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海燕

作品数:28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警总医院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11篇心脏
  • 9篇体外循环
  • 9篇外循环
  • 7篇手术
  • 6篇瓣膜
  • 5篇术后
  • 5篇瓣膜置换
  • 4篇对心
  • 4篇心肌
  • 4篇心脏瓣膜
  • 4篇外科
  • 3篇动脉
  • 3篇心肌保护
  • 3篇心内直视
  • 3篇心脏手术
  • 3篇鱼精蛋白
  • 3篇鱼精蛋白毒性...
  • 3篇预后
  • 3篇直视
  • 3篇置换术

机构

  • 22篇武警总医院
  • 6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28篇石海燕
  • 25篇王奇
  • 23篇王立新
  • 22篇邱立成
  • 18篇薛炎
  • 9篇马浩
  • 5篇张晓
  • 3篇周小英
  • 3篇罗建
  • 2篇崔晓征
  • 2篇高彩虹
  • 2篇高建华
  • 2篇王玲
  • 2篇马腾
  • 1篇苗齐
  • 1篇任群
  • 1篇李泽坚
  • 1篇刘和平
  • 1篇李玉峰
  • 1篇卢荣梅

传媒

  • 8篇武警医学
  • 5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制备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的组织结构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理想的脱细胞方法要求既能完全去除供体细胞,降低免疫原性,又能保留天然瓣膜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等细胞外基质成分,以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目的:采用不同洗剂制备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对比其组织结构,探讨最为有效的脱细胞瓣膜支架制备方法。方法:20个新鲜猪主动脉瓣膜随机分为新鲜对照组、去污剂组、酶消化组和去污剂-酶消化组,后3组分别使用TritonX-100、胰蛋白酶以及二者联合的方法制备脱细胞瓣膜支架,对比支架大体形态、苏木精-伊红染色、Mallory-Heidenhain染色和电镜下超微结构的不同。结果与结论:经脱细胞处理后,去污剂组瓣叶柔软、光滑,苏木精-伊红染色少量核物质存留、纤维排列规整,Mallory-Heidenhain染色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相交错,电镜下呈波浪状排列、原纤维横纹清楚;酶消化组瓣叶局部塌陷,苏木精伊红染色细胞完全去除、纤维排列较紊乱,Mallory-Heidenhain染色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呈网状排列,电镜下纤维部分断裂、原纤维横纹存在;去污剂-酶消化组瓣叶柔软、光滑,苏木精伊红染色细胞完全去除、纤维完整,Mallory-Heidenhain染色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平行排列,电镜下纤维完好,但排列稀疏,原纤维横纹清晰。说明3种方法均可有效去除供体细胞,保持纤维结构相对完整,在完全清除供体细胞并保持纤维支架完整性方面,TritonX-100联合胰蛋白酶的方法更为有效。
马浩王奇石海燕王立新张晓李泽坚苗齐
关键词:猪主动脉瓣脱细胞支架TRITON胰蛋白酶纤维结构生物材料
术前留置胃管对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防治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留置胃管是否有利于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342例体外循环(Cordiopulmonary bycass,CPB)心内直视术的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术前留置胃管组177例)和B组(非术前留置胃管组165例),患儿均常规给予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留置胃管后即刻及每间隔6 h进行胃液镜检和潜血试验至拔除气管插管正常进食为止,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胃肠道并发症如腹胀、恶心、呕吐、胃肠黏膜损伤和大出血的发生率。术后重度低心排、肾功能衰竭、呼吸辅助时间≥72 h的患儿除外。结果纳入统计学处理的患儿317例,A组(162例),B组(155例)。A组16例患儿术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为9.8%;B组118例患儿术后出现上述症状,发生率为75.8%。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42.48,P<0.001)。A组发现胃肠黏膜损伤29例,胃肠道大出血3例;B组术后因胃肠道并发症留置胃管95例,发现胃肠黏膜损伤28例,胃肠道大出血7例。结论术前留置胃管可降低心内直视术后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时发现胃肠黏膜损伤和消化道大出血,有利于胃肠道并发症的防治。因此,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前应常规留置胃管。
卢荣梅王奇石海燕马浩薛炎邱立成王立新
关键词:留置胃管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胃肠道并发症
小儿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因子的研究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小儿体外循环术中、术后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麻醉后(T1)、体外循环开始后10 min(T2)、升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3)、停机后10 min(T4)、术后2 h(T5)、术后24 h(T6)6个时间点采动脉血。酶标免疫放射法分别测定IL-6、IL-8、TNF-α。结果TNF-α于升主动脉阻断后开始升高,停机时达峰值,术后24 h恢复至正常水平;IL-6于停机后升高,术后2 h达峰值,术后24 h仍高于正常;IL-8停机后达峰值,术后24 h恢复正常(P<0.01)。结论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可诱发全身炎性反应,表现为细胞因子IL-6、IL-8、TNT-α的升高。
王奇石海燕王立新邱立成刘和平李玉峰
关键词:体外循环小儿炎性因子
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防治
成年人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8%-6%,儿童约为2.88%.尽管如此,鱼精蛋白仍是现在临床上中和肝素的主要试剂.尽管它有严重毒性反应,鱼精蛋白仍是体外循环后中和肝素的唯一选择.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对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及...
邱立成王奇石海燕
关键词:鱼精蛋白体外循环
文献传递
晚期主动脉-左室通道1例被引量:1
2006年
王奇邱立成石海燕王立新
关键词:收缩期杂音晚期四肢水肿不能平卧锁骨中线泡沫样
右侧并列心耳合并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一例
2007年
患儿女.10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入院。患儿足月须产,产后无外伤、窒息史、生长发育可,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右胸锁乳突肌缩短,头转向患侧,双眼斜视,眼睑下垂。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第5肋间可闻及线外15.0mm,
王奇王立新邱立成薛炎石海燕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右侧眼睑下垂心尖搏动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对比心脏不停跳与传统的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为心脏不停跳手术的临床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同期收治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肺动脉狭窄(PS)70例。随机分为体外循环(CPB)跳动下直视手术(实验组)和阻断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冷晶体停搏液(对照组)行心内直视手术,每组35例。术前及术后1、2、61、2、244、8 h检测TNF-α、IL-6、IL-8和IL-10、CK、cTnI含量。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多巴胺用量较少。患者血浆IL-6、IL-8、IL-10、TNF-α。含量在相同时点,实验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1、2 h,对照组CK、cTnI较实验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浅低温CPB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优于停跳组,是安全有效的。
邱立成王奇石海燕王立新薛炎罗建
关键词: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心脏手术
造血干细胞动员对移植静脉近期通畅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动员对移植静脉近期通畅率和吻合口内膜增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每只兔建立双侧颈动-静脉移植模型,其中一侧移植静脉于移植前采用0.25%胰蛋白酶去内皮细胞处理。实验组兔静脉移植后24h开始皮下注射分泌型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00μg/kg),连续10d;对照组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观察造血干细胞动员情况,包括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单个核细胞比率,移植静脉的近期通畅和吻合口内膜增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5d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t=8.406,P=0.000)和单个核细胞比率(t=31.267,P=0.000)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内皮完整移植静脉均有较高的通畅率;去内皮移植静脉的通畅率明显降低,实验组通畅率高于对照组(67%vs.30%)。实验结束实验组去内皮移植静脉吻合口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t=2.958,P=0.009)。术后4周病理检查显示,两组移植静脉吻合口内膜均有不同程度地增生,去内皮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程度较重,实验组去内皮移植静脉再内皮化完全,吻合口内膜增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t=3.413,P=0.004)。结论造血干细胞动员对移植静脉有保护作用,可促进移植静脉的再内皮化,提高近期通畅率,预防吻合口内膜增生引起的再狭窄。
王立新王奇石海燕邱立成薛炎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内膜增生
搏动指数与吻合口内膜增生程度的关系
2007年
目的研究搏动指数能否间接反映吻合口内膜增生程度。方法新西兰兔48只,全身麻醉下颈部正中切口,依次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并沿中点垂直剪断,1~1.5 mm金属探条对血管内膜进行不同程度损伤,8-0无创带针棉纶线间断缝合颈总动脉两断端,术毕测定吻合口搏动指数。6周后全身麻醉下再次手术解剖双侧颈总动脉,监测吻合口搏动指数,过量麻醉处死实验动物,病理染色(HE,×40)检查吻合口内膜增生情况。结果本实验共完成颈总动脉吻合口86个,实验结束时72个吻合口保持通畅,对通畅吻合口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术后早期吻合口搏动指数为1.96±0.37,术后6周吻合口搏动指数为3.26±0.93,两者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示所有颈总动脉吻合口内膜均有不同程度增生,其增生程度与吻合口搏动指数存在明显正性相关(r=0.89,p〈0.05)。结论术后晚期搏动指数能间接反映吻合口内膜增生程度。
王立新石海燕薛炎邱立成王奇
关键词:搏动指数内膜增生
改良超滤对心瓣膜置换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以改善术后心肺功能。方法67例成人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超滤组(超滤组,n=33)和无超滤对照组(对照组,n=34),动态观察体外循环(CPB)前、CPB停机及改良超滤结束时(对照组在CPB停机20min)氧分压(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的PO2CPB前与CPB停机时相比均明显下降;超滤组在改良超滤结束时PO2明显回升,接近CPB前水平,而对照组PO2仅轻度回升,但仍明显低于CPB前;CPB停机20min时超滤组PO2高于对照组(P=0.044)。CPB停机后两组PCO2轻度升高,改良超滤后PCO2轻度下降,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超滤组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0.001,0.012)。术后1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两组LVEF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367)。结论改良超滤有利于改善成人心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肺功能。
王立新石海燕王奇薛炎邱立成
关键词:改良超滤心功能心瓣膜置换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