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受体
  • 2篇天冬氨酸
  • 2篇突触
  • 2篇硫化氢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2篇氨酸
  • 2篇N-甲基-D...
  • 2篇N-甲基-D...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管
  • 1篇异丙酚
  • 1篇预注
  • 1篇镇痛

机构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市肿瘤医...

作者

  • 5篇胡婷婷
  • 3篇徐建国
  • 3篇段满林
  • 2篇苗晓蕾
  • 2篇孙晓迪
  • 1篇姚泽明
  • 1篇徐苗苗
  • 1篇朱珊珊
  • 1篇周玉弟
  • 1篇惠康丽
  • 1篇沈江
  • 1篇杨春
  • 1篇洪涛
  • 1篇谭珊珊
  • 1篇张海涛

传媒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硫化氢复合浅低温可选择性激活突触内NMDARs及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硫化氢(H_2S)复合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s)的亚单位NR2A、NR2B、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 3β)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发挥脑复苏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浅低温组(Ⅲ组)、硫氢化钠(NaHS)组(Ⅳ组)、浅低温+NaHS组(Ⅴ组)。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5 min再灌注即刻Ⅳ组和Ⅴ组腹腔注射14μmol/kg NaHS,Ⅲ组和Ⅴ组行体表降温至肛温32~33℃。6 h后断头取海马,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H_2S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NR2A、NR2B、p-Akt及p-GSK 3β的表达,每组分别取4只于再灌注24 h取脑行Tunel染色观察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海马组织H_2S含量均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Ⅳ和Ⅴ组H_2S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NR2A、NR2B的表达、凋亡指数(AI)均增高(P<0.05),且Ⅱ和Ⅲ组NR2A/NR2B<1,Ⅰ、Ⅳ和Ⅴ组NR2A/NR2B>1;与Ⅰ组相比,Ⅱ、Ⅲ、Ⅳ、Ⅴ组海马p-Akt及p-GSK 3β的表达均上调(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海马p-Akt及p-GSK 3β的表达均上调,AI降低(P<0.05);与Ⅲ和Ⅳ组相比,Ⅴ组海马p-GSK 3β的表达上调(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CA1区锥体细胞凋亡程度均明显减轻,尤以Ⅴ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H_2S复合浅低温可能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突触内的NMDARs,进而激活其下游促存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锥体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脑复苏的作用。
苗晓蕾徐苗苗胡婷婷孙晓迪周玉弟惠康丽段满林徐建国
关键词:硫化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硫化氢复合浅低温可选择性激活突触内NMDARs及其下游CREB信号通路
2010年
目的:观察硫化氢复合浅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s)的亚单位NR2A、NR2B及其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旨在探讨其是否存在脑复苏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以下五组(n=20):假手术组(Ⅰ)、模型维(Ⅱ)、浅低温组(Ⅲ)、NaHS组(Ⅳ),浅低温+NaHS组(Ⅴ)。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5min,再灌注即刻Ⅳ组和Ⅴ组腹腔注射14μmol/kgNaHS。Ⅲ组和Ⅴ组行体表降温至肛温32~33℃。6h后断头取海马,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H2S的含量.westernblot法测NR2A、NR2B以及p-CREB的表达.RT-PCR法测BDNFmRNA的水平.每组分别职4只于再灌注72h取脑行HE染色观察CA1区锥体细胞病理改变。结果:①与Ⅰ组相比,各组海马组织H2S含量均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组含量略升高(P〉0.05),Ⅳ和Ⅴ组显著升高(P〈0.05);②与Ⅰ组相比.各组NR2A、NR2B的灰度值均增高(P〈0.05).且Ⅱ和Ⅲ组NR2A/NR2B〈1,Ⅳ和Ⅴ组NR2A/NR2B〉1;③与Ⅱ组相比。Ⅲ-Ⅴ组p-CREB及BDNF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④与Ⅱ组相比.Ⅲ-Ⅴ组CA1区锥体细胞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尤以Ⅴ组效果昂佳。结论:硫化氢复合浅低温可通过选择性作用于突触内的NMDARs.进而激活其下游促存活CREB信号通路.从而发挥脑复苏的作用。
胡婷婷段满林徐建国
关键词:硫化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再灌注损伤
静脉预注小剂量氯胺酮对异丙酚引起注射痛的影响
杨春胡婷婷张海涛沈江洪涛
关键词:氯胺酮异丙酚注射痛利多卡因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A2B腺苷受体介导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改良明胶,MFG)对A2B腺苷受体(A2BAR)介导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不结扎,不穿孔,不复苏;生理盐水组(NS组,30ml/kg);输注MFG7.5ml/kg组(MFG1组);15ml/kg组(MFG2组);30ml/kg组(MFG3组)。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后4h开始液体复苏2h,6h内持续监测HR和MAP,6h后处死动物取相应组织进行检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A2BAR含量、cAMP及PKA表达水平、TNF-α、IL-6和IL-10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NS、MFG1、MFG2、MFG3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A2BAR表达、cAMP及PKA、TNF-α、IL-6和IL-10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与NS组比较,MFG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均降低(P<0.05);A2BAR表达,cAMP及PKA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TNF-α,IL-6和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FG可通过增强内皮细胞上A2BAR的表达及其信号通路的传导来发挥其肺血毛细血管保护作用。
胡婷婷孙晓迪苗晓蕾段满林徐建国
关键词:琥珀酰明胶CAMPPKA脓毒症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腔内雾化及切口注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腹腔内雾化及切口注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行LC手术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Ⅰ、Ⅱ、Ⅲ组及C组,每组20例。各组均于术毕前将15 ml药液雾化喷洒术野周围腹腔,9 ml药液行切口注射;C组药液含0.3%罗哌卡因,Ⅰ组药液含0.5μg/kg右美托咪定+0.3%罗哌卡因,Ⅱ组含1.0μg/kg右美托咪定+0.3%罗哌卡因,Ⅲ组含1.5μg/kg右美托咪定+0.3%罗哌卡因。观察各组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拔管时间;术后1、4、8、12和24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术后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拔管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拔管时间较C组延迟(P<0.05)。各组患者术后24 h 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术后1 h HR较其他三组降低(P<0.05);C组患者术后4、8、12 h VAS评分高于术后1 h,Ⅰ、Ⅱ、Ⅲ组患者术后4、8、12 h VAS评分低于同时间C组患者(P<0.05);Ⅱ、Ⅲ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同时间C组患者(P<0.05);C组患者术后4、8、12 h的Ramsay评分低于术后1 h(P<0.05),Ⅲ组患者术后12、24 h的Ramsay评分低于术后1 h(P<0.05),Ⅱ、Ⅲ组患者术后1、4、8、12 h的Ramsay评分高于同时间C组患者(P<0.05)。Ⅰ、Ⅱ、Ⅲ组患者首次使用镇痛药物时间较C组延长(P<0.05);Ⅰ、Ⅱ、Ⅲ组患者术后24 h内镇痛药物使用总量少于C组(P<0.05)。C、Ⅰ、Ⅱ、Ⅲ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5%(5/20)、10%(2/20)、5%(1/20)、5%(1/20),Ⅰ、Ⅱ、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Ⅰ、Ⅱ、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
谭珊珊胡婷婷姚泽明朱珊珊
关键词:罗哌卡因胆囊切除术后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