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保维
- 作品数:44 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腔镜电切术后球囊放置术联合宫内IUD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球囊放置术联合宫内IUD放置术,对预防宫腔再次粘连及子宫内膜生长的效果评价。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46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宫腔镜粘连电切及宫腔重建后,宫内节育器放置组术中放置金属圆环1枚,观察组:术中宫腔留置球囊3天后取出球囊同时放置金属网环1枚。两组均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雌孕激素,放置1个月后均行宫腔镜检查+换环术,3个月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取环术。结果23例观察组组术后恢复月经量21例,1个月后行宫腔镜检查宫腔再次粘连6例,3个月后宫腔镜检查再次粘连3例。23例观察术后恢复月经量15例,1个月后行宫腔镜检查宫腔再次粘连13例,3个月后宫腔镜检查再次粘连8例。两组比较术后月经恢复率,术后再次宫腔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粘连电切术后联合放置球囊术及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术后给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能有效改善及恢复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并能较好预防宫腔再次粘连。
- 文斌范保维李洁明雷蕾
- 关键词:宫腔镜宫腔粘连
- 多囊卵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危险因素并找出独立危险因子,更好地加强该病的诊治与预防。[方法]Logistic回归分析,对40例PCOS及同期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独立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是主要危险因素(P<0.05,OR=3.96)。[结论]肥胖是PCOS的主要危险因子。
- 张碧云范保维毛玲芝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LOGISTIC回归分析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7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6例重度OHSS患者(OHSS组)和68例未发生OHSS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非OHSS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OHSS组与非OHS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PCOS发生率、卵泡数目和取卵数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的不孕年限和身高因素差异无显著性。OHSS组患者的多胎妊娠率较非OHSS组患者高(P<0.05),而流产、异位妊娠、早产、分娩率差异无显著性。患者的平均年龄、注射HCG当日卵泡数目、PCOS和多胎妊娠率与重度OHSS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明确重度OHSS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的影响,对于OHSS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殷文静范保维毛玲芝蔡倩芳廖碧翎邓群娣
- 关键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 17例子宫肉瘤临床病例分析
- 熊文雯曾俪琴孙小丽毛玲芝范保维薛素华罗喜平
-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浅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发生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近期诊治的2例LPD患者病历资料并复习LPD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LPD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源于性激素、医源性因素、遗传学因素或者腹膜化生;患者多无症状,多数发现盆腹腔包块而就诊,多在术时发现;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为首选.结论 LPD为良性平滑肌瘤,但具有恶性肿瘤的播散性生物学行为,治疗方案应考虑患者有无生育要求以及病变严重程度等因素.同时,应避免发生医源性LPD.
- 金文艳曾俐琴黄晓晖范保维
- 关键词: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 子宫颈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的网络管理
- 罗喜平张小庄郜红艺毛玲芝曾俐琴吴坤河彭秀红张佳立李荔张江宇江雪芳谢芳薛素华范保维潘小英
- “子宫颈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的网络管理”课题组历经4年,对子宫颈癌筛查、早诊早治及其网络管理系统进行了系列研究和开发,在国内率先完成了以三级医院为中心,通过妇幼网络平台,以二级医院及基层医院为网络医院的宫颈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网...
- 关键词:
- 关键词:子宫颈癌网络管理系统网络信息化管理
- 二氧化碳气腹合并头低臀高位对孕妇子宫动脉血流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二氧化碳(CO2)气腹合并头低臀高位对妊娠期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评估妊娠期腹腔镜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行妊娠期腹腔镜手术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开始即进行CO2气腹合并头低臀高位,手术结束后去除CO2气腹及头低臀高位。分别测量术前10 min、手术中及术后15 min双侧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p 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母体心率(MHR)以及胎心率(FHR),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中CO2气腹合并头低臀高位后双侧子宫动脉PI、RI及S/D与术前比较均有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3,P〈0.05;t=2.63,P〈0.05;t=10.52,P〈0.05);双侧子宫动脉PSV与术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侧:t=93.29,P〈0.05;右侧:t=76.99,P〈0.05);母体血p H值降低、Pa CO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5;t=4.39,P〈0.05)。术后15 min子宫动脉PI、RI、S/D及PSV与术前10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侧:t=1.72,P〉0.05;t=1.05,P〉0.05;t=1.68,P〉0.05;t=1.84,P〉0.05;右侧:t=1.70,P〉0.05;t=0.89,P〉0.05;t=1.66,P〉0.05;t=1.91,P〉0.05);母体血p H值和Pa CO2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7,P〉0.05;t=1.23,P〉0.05)。手术中MHR及FHR较术前10 min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9,P〈0.05;t=5.51,P〈0.05),术后15 min MHR及FHR仍低于术前10 min MHR及F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8,P〈0.05;t=7.08,P〈0.05)。结论:妊娠期腹腔镜术中CO2气腹合并头低臀高位可引起双侧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加、血供减少、母体血p H值降低、Pa CO2升高,但CO2气腹合并头低臀高位去除后母体双侧子宫动脉血流、母体血p H值和Pa CO2均能迅速恢�
- 范保维黄晓晖文斌罗喜平曾俐琴陈丹
- 关键词: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体位妊娠子宫动脉血流
- 海洛因依赖中孕并胎盘早剥血栓致母胎死亡1例
- 2001年
- 范保维
- 关键词:胎盘早剥胎盘早期剥离中孕二乙酰吗啡母胎血栓
- 电视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392例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技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电视腹腔镜技术对 392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术中对不同妊娠部位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结果 :392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全部在腹腔镜下得到诊断和治疗 ,无中转开腹。结论 :电视腹腔镜技术为治疗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方法 ,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 ,输卵管妊娠部位及破裂程度等决定不同手术方式 ,它具有损伤小 ,恢复快 ,用药少 。
- 胡克范保维毛玲芝彭秀红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电视腹腔镜手术方法病例分析
- D-二聚体在预测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D-二聚体在预测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盆腔手术后出现下肢DVT的42例病人(DVT组),收集同期进行全子宫切除未发生下肢DVT的3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非DVT组),检测两组病人术前7 d内,术后第1天和DVT组病人发现血栓当天的D-二聚体值。分析两组病人发生下肢DVT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后第1天,DVT组D-二聚体值(5.21 mg/L±4.28 mg/L)较非DVT组(1.6 9 mg/L±1.0 5 mg/L)明显升高(t=4.67,P<0.05)。DVT组术后第1天的D-二聚体值较术前明显升高,DVT发现当天的D-二聚体值较术后第1天下降,但仍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下肢DVT的时间,最早术后第1天,最晚术后52 d,术后3 d^5 d是发现血栓的高峰期。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是下肢DVT形成的高危因素。结论 D-二聚体检测具有快速、经济、无创等优点,盆腔手术后第1天D一二聚体值对预测下肢DVT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黄晓晖曾俐琴范保维金文艳董艳娜彭雪红罗喜平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D-二聚体盆腔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