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建祥

作品数:26 被引量:130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甘肃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病毒
  • 7篇抗体
  • 7篇病毒性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脑炎
  • 5篇血清
  • 5篇肝炎
  • 4篇毒性
  • 4篇血清流行病学
  • 4篇乙型
  • 4篇肾综合征
  • 4篇肾综合征出血...
  • 4篇综合征
  • 4篇综合征出血热
  • 3篇毒性肝炎
  • 3篇血清流行病学...
  • 3篇乙型脑炎
  • 3篇流感
  • 3篇流行病学研究

机构

  • 26篇甘肃省疾病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大理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传染病预防控...
  • 1篇平凉市疾病预...
  • 1篇兰州生物制品...

作者

  • 26篇蒋建祥
  • 22篇于德山
  • 9篇李红育
  • 7篇刘学珍
  • 5篇王旭霞
  • 5篇李慧
  • 5篇张晓曙
  • 4篇张广业
  • 4篇梁国栋
  • 4篇赵海
  • 4篇付士红
  • 4篇汪鹏
  • 4篇邸宏杰
  • 3篇许亚宁
  • 3篇李国太
  • 3篇冯淑梅
  • 2篇何英
  • 2篇王芳
  • 2篇贾玉新
  • 2篇付鸿

传媒

  • 6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华医学会2...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2011年甘肃省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及主要临床症状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临床症状。方法于2009--2011年,以甘肃省各监测哨点医院中监测到的32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并采集其血液标本和脑脊液标本。其中,296例患者采集到合格标本,纳入研究。结合患者疾病流行特征和临床特征,确定进行检测的病毒种类(均至少检测1种病毒)。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JEV)、肠道病毒(EV;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等的IgM抗体。对各病毒检测阳性率之间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段患者各病毒检测阳性率的差异,以及乙脑患者和其他病毒性脑炎患者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296例患者病毒检测阳性率27.03%(80/296)。JEV、EV、腮腺炎病毒、HSV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3%(22/292)、8.75%(23/263)、13.84%(22/159)、15.09%(40/265),各病毒检测阳性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49,P〈0.05)。90.91%(20/22)的JEV检测阳性患者分布于天水、陇南、平凉市,且主要于7-9月发病,占95.45%(21/22)。23例EV检测阳性患者均于4-12月发病,且年龄分布为1~44岁。腮腺炎病毒、HSV检测阳性患者各月均有发病。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现意识障碍(OR=15.487,95%CI:2.266—105.852)、嗜睡(OR=11.659,95%CI:1.783~76.242)、抽搐(OR=11.062,95%CI:1.687—72.530)等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感染JEV的可能性较大。结论HSV是甘肃省病毒性脑炎的最主要病原;JEV感染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有明显集中趋势,且乙脑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
王旭霞蒋建祥王芳张晓曙于德山汪鹏赵海李慧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流行病学
甘肃省分离的版纳病毒具有显著地域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对2007年在甘肃省平凉地区农村人房、猪舍和牛棚采集的蚊虫中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鉴定并对病毒基因组第12片段进行测序和分析。方法2007年8月在平凉市采集蚊虫标本,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物进行系统鉴定,测定分离到的版纳病毒第12片段序列,以软件进行病毒的序列比对、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采集到蚊虫标本2926只,从中分离到11株致C6/36细胞产生规律病变的分离物,其中3株能引起BHK-21细胞病变。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到9株版纳病毒。RNA-PAGE结果显示9株版纳病毒基因组带型与对照株BJ95-75的一致,但第6片段与对照相比稍小。新分离版纳病毒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5%~100%之间,与其他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8.6%~97.6%(核苷酸)和85.5%~97.1%(氨基酸)。基于版纳病毒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显示,甘肃省分离株处于中国株进化支中的一个独立分支,与其它地区分离株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再次从甘肃省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多株版纳病毒,基因序列和系统发生分析显示甘肃省分离株在进化上相对独立,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可能属于版纳病毒中的一个新亚型。
翟友刚王焕琴于德山李国太蒋建祥贾玉新阎峻何英付士红梁国栋
关键词:版纳病毒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2011年蚊虫种类及虫媒病毒调查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调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蚊虫种类及所携带虫媒病毒分布状况。方法使用诱蚊灯于18:00至次日06:00进行蚊虫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后液氮保存并运送至实验室备检;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新分离病毒的序列进行分析,完成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2011年8月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7个县(市)共采集到蚊虫标本3属6种24028只,其中刺扰伊蚊最多,占采集总数的32.80%(7880/24028),淡色库蚊占30.26%(7272/24028);通过细胞培养分离到1株可以引起两种细胞(BHK-21和C6/36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株(GS11-155);此外在32批蚊虫标本中检测到病毒(库蚊黄病毒、盖塔病毒、辽宁病毒)基因阳性,对其中11批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1批为蚊传黄病毒,3批为盖塔病毒,7批为辽宁病毒。结论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且蚊虫携带多种虫媒病毒,包括蚊传黄病毒、盖塔病毒和辽宁病毒。
查冰于德山付士红李国太吕志蒋建祥唐承军贾玉新董茂星赵海梁国栋
关键词:蚊虫盖塔病毒
甘肃省部分地区病毒性脑炎标本的实验室检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初步了解甘肃省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种类及其分布特征。方法:用ELISA方法对2006年-2009年甘肃省5个地、州、市送检的209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然后对乙脑IgM抗体阴性的所有血清、脑脊液标本检测其它6种常见病毒IgM抗体。结果:经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测,209例患者中的154例(73.7%)检测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构成顺序为乙脑病毒(16.7%)、呼吸道合胞病毒(15.8%)、腮腺炎病毒(13.4%)柯萨奇病毒(9.6%)、埃可病毒(9.1%)、单纯疱疹病毒(8.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0%)。结论:乙脑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是甘肃省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腮腺炎病毒次之,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也是重要的抗原。
蒋建祥高续明于德山
关键词:脑炎病毒性病原
甘肃省流感监测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掌握我省每年流感活动的规律。方法 采用全球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通用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为流感样病例的监测、病毒分离、对正常人群抗体水平及疫苗免疫后血清学效果的考核。结果 20012005年儿科门诊流感样病例占儿科门诊就诊总数的比例为14.81%,内科门诊占2.97%。儿童2003年度较高为33.27%。成年人流感样病例占总就诊人数的比例在0.64%.8.38%之间波动。暴发多发生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以集体居住,宿舍拥挤,取暖、通风条件极差的学校为主。从采集的1798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流感病毒240株,分离率为13.35%;其中甲3型(H3N2)162株、占67.50%,甲1型(H1N1)52株、占21.67%,乙型(B)26株、占10.83%。不同年份流行不同血清型流感病毒,其人群抗体水平也不同,H3N2和H1N1抗体水平较乙型流感病毒高。疫苗接种30天后,疫苗接种者H1N1、H3N2流感病毒抗体的GMT分则为1:221.76、1:189.58.保护性抗体(HI滴度≥1:40)均达91.72%;乙型Victorian系毒株为1:43.04和59.38%,乙型Yamagata系毒株为1:71.04和71.03%。结论 每年都有程度不等的流感流行,不同年份流感流行的病毒亚型不同,流感病毒血清型有交替活动的规律或称周期性,人群流感抗体水平与上一年度流感流行的病毒亚型及强度密切相关,疫苗免疫效果好。
于德山李红育刘学珍邸宏杰蒋建祥冯淑梅张广业
关键词:流感监测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抗体滴度
西北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 了解西北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及分布特征.方法 于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在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医疗机构,选择569例具有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相关临床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15例采集到标本,共计1514份.检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乙型脑炎病毒(JEV)、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等的IgM抗体;同时,检测患者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Nm)、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猪链球菌、大肠杆菌、隐球菌等.分析各类病原在不同地区、时间、年龄段的检出情况.结果 在报告的患者中有16例检出病原细菌,检出率为3.65%,其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7例,占43.75%);有132例检出病毒,检出率为27.05%,以肠道病毒和HSV为主,分别为44例(33.33%)、42例(31.82%);病毒检出率呈季节趋势,均在每年6-11月为高峰,肠道病毒检出集中在7-9月,检出24例;HSV集中在6-8月,检出11例;腮腺炎病毒集中在7-12月,检出25例;未发现检出细菌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肠道病毒和HSV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检出70例;腮腺炎病毒主要分布在甘肃,检出24例;JEV仅在甘肃有分布,检出20例;病毒病原在各年龄阶段均有检出,其中肠道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均以0 ~14岁人群检出为主,分别检出42和17例;JEV主要在15岁以上人群中检出,在20例中检出13例.结论 我国西北地区急性脑炎及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15岁以下儿童脑炎脑膜炎患者的主要病原为HSV、腮腺炎病毒.
张晓曙王旭霞于德山蒋建祥张广业王芳李慧
关键词:脑炎脑膜炎病原谱
河西走廊地区夏秋季病毒性脑炎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目前已知有130余种病毒可引起该病[1].乙型脑炎(乙脑)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病毒之一,其引起的流行性乙脑病死率高,并易留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历史资料显示,甘肃省是乙脑的流行地区[2],但由于其地形南北扁平、东西狭长,气候差异很大,乙脑主要的高发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3],而西北部的河西走廊则一直被认为是非乙脑疫区.为进一步明确河西走廊地区是否存在乙脑,本研究选择该地区的病毒性脑炎患者,分析其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制订脑炎,尤其是乙脑的监测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金娜王旭霞张晓曙蒋建祥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监测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夏秋季流行性乙脑乙型脑炎
甘肃省部分人群甲、乙、丙和戊型肝炎感染的血清学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肝炎病毒感染现状。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人群血清中抗甲(HAV-IgG)、乙(HBsAg和HBsAb)、丙(HCV.IgG)和戊型肝炎病毒抗体(HEV.IgG)。1977份人群血清收集于2008年5—10月。结果人群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HAV—IgG为84.57%(1672/1977),HBsAg和HBsAb为4.81%(95/1977)和28.73%(568/1977),HCV—IgG为0.46%(9/1977),HEV—IgG为13.10%(259/1977)。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布,HAV—IgG阳性率,在≤9岁组至≥60岁组为43.21%-95.56%。HBsAg和HBsAb阳性率为2.09%-36.43%。HCV.IgG阳性总数9份,分布在30~59岁年龄组阳性为0.59%-1.79%。HEV-IgG阳性率,≤9岁组至≥3岁组分别为3.48%~21.67%。结论低年龄组人群HAV和HBsAb抗体明显低于人群总体水平,应及时加强免疫预防。HBsAg携带和HCV戚染下隆.HEV臆染晡年龄增长而升高.汉和同旗人群HEV感染室存存明显善别.
鲁健李红育田瑞光江永珍许亚宁于德山蒋建祥毕胜利
关键词:病毒血清学
2002年甘肃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2003年
目的 :了解甘肃省 2 0 0 2年 HFRS疫情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重点疫区庄浪、岷县、华亭、临潭和徽县采用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构成 ,采集鼠肺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 HFRS抗原和抗体。结果 :2 0 0 2年甘肃省有 3个地区 6县共报告 HFRS病例 6 4人 ,死亡 2人 ,发病率为 0 .2 5 / 10万 ,病例主要集中在庄浪县 ,占 5 9.38%( 38/ 6 4) ;与 2 0 0 1年相比 ,发病率持平 ( 6 4/ 6 2 ) ,发病县下降 2 5 %。鼠间监测 ,共布放鼠夹 4740夹次 ,捕鼠 11种5 44只 ,捕获率为 11.48% ,野外鼠密度为 14.74% ,以灰仓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 ,分别占 2 1.5 2 % ( 6 0 / 2 79) ;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 5 0 .94% ;总带病毒率为 4.0 2 % ( 2 1/ 5 2 3) ,黑线姬鼠带毒率最高 ,为 12 .31% ( 8/ 6 5 ) ,其次是褐家鼠和小家鼠。结论 :甘肃省 HFRS疫区及疫情趋于平稳 ,高寒阴湿山区疫区由于坚持多年的大面积灭鼠 ,使鼠密度下降 ,鼠种构成已发生了变化 ,疫情连续 3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鼠带病毒指数与人间疫情密切相关 ,可用于作 HFRS疫情的预测指标。
蒋建祥于德山党清辉刘学珍盖永智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鼠密度灭鼠带病毒率
2004年甘肃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被引量:8
2006年
于德山周科清蒋建祥杨俊克党清辉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家鼠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