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斌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 4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翻译
  • 3篇自我
  • 2篇叙事
  • 2篇伍尔夫
  • 2篇救赎
  • 2篇翻译教学
  • 2篇翻译理论
  • 2篇《拉维尔斯坦...
  • 2篇《兔子归来》
  • 2篇达洛
  • 2篇达洛卫夫人
  • 1篇大学科
  • 1篇大学科技
  • 1篇颠覆
  • 1篇多义
  • 1篇多义性
  • 1篇新历
  • 1篇新历史主义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机构

  • 19篇河海大学

作者

  • 19篇蔡斌
  • 2篇李小娟
  • 1篇陈红娟
  • 1篇顾琳芳
  • 1篇许昌余
  • 1篇孙宁宁
  • 1篇郭静
  • 1篇李莹
  • 1篇朱英
  • 1篇王剑

传媒

  • 6篇外语研究
  • 4篇当代外国文学
  • 4篇江苏外语教学...
  • 2篇外国语文
  • 1篇译林
  • 1篇南京邮电学院...
  • 1篇上海翻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性的救赎——从犯罪心理学角度解读《另一个世界》被引量:1
2016年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人或有犯罪倾向的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学科。在美国作家玛丽·盖茨基尔的短篇小说《另一个世界》中,暴力血腥的犯罪心理贯穿了主人公的童年时期。不仅如此,主人公儿子的心理发展与主人公儿时的状况惊人相似。这种看似与生俱来的犯罪心理在主人公创造的"另一个世界"里得以形成与发展。本文借助犯罪学家切萨雷·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论"及犯罪心理学相关理论探究小说主人公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以及最终的抑制,认为盖茨基尔传达了一种人文关怀,指导人们深入了解人性本身,直面人性的阴暗面,并依靠内外的力量阻止阴暗心理支配下的行动。
蔡斌钱益瑞
关键词:犯罪心理人性
论《拉维尔斯坦》的主体性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拟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分析索尔·贝娄的小说《拉维尔斯坦》。小说中犹太裔主人公艾贝·拉维尔斯坦展现出了丰富的人格魅力。他生活奢侈,放荡不羁,且一味推崇希腊文化多于希伯来文化,俨然成为一个异化主体。行为上虽多有违背,但他的说话主体通过言语表达了对生命、犹太精神等的敬畏。并且,他扮演父亲角色的习惯以及对美国主流社会认可的追求是其欲望主体的体现。通过对艾贝各主体的分析,本文认为贝娄小说表达了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思考,作者也借艾贝之口倡导了共同体意识。
蔡斌陈红娟
关键词:《拉维尔斯坦》欲望主体共同体意识
基于图式加工理论的大学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设计被引量:7
2016年
翻译是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两者都涉及译者的先知识,而先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存储在人的记忆中,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图式加工过程。本文将图式加工理论运用到河海大学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实践,考查图式加工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课堂上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统计等方法,指出运用图式加工理论,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输入,促进形成自上而下的理解模式,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解和表达能力。
朱英蔡斌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
解构视域下《纸镇》之迷解析
2017年
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思想,其目的是颠覆逻各斯中心主义,即那些被推崇的唯一性阐释和传统的二元对立。本文以美国作家约翰·格林的小说《纸镇》为对象,探究在寻找女主人公玛戈的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迷"之意义。在解构视域下,该小说通过颠覆构建身份、认知他人以及维系与他人关系上的传统思维,揭示身份构建和认知他人的不完全性,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不对称性,为认知和理解自我与他人提供敞开式的思维,也是对"认知"和"理解"发起的挑战。
蔡斌潘亦欣
关键词:解构身份构建
论《恐怖分子》中的身份认同危机产生机制、症状和应对策略被引量:4
2014年
《恐怖分子》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一部关注"9·11"恐怖袭击主题的重要作品。作者一改往日聚焦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着力于描绘美国社会全景的写作风格,将身处美国社会边缘的少数族裔少年的成长之路作为写作与描述的对象,揭示和阐述了身份认同危机这一恐怖主义形成的动因。本文深入剖析《恐怖分子》中主人公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机制、症状和应对策略及其与恐怖主义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身份认同危机和恐怖主义等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富有建设性的思路。
蔡斌郭静
关键词:《恐怖分子》身份认同危机症状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圣洁百合》
2015年
新历史主义主要探讨历史和文本的互动关系,强调文本对历史的阐释和改写,主张叙述小写复数的历史。作为厄普代克作品中的历史类小说,《圣洁百合》可谓是一本涵盖了几乎美国一个世纪历史的百科全书。本文旨在分析这部小说中历史与文本的互动,探讨小说文本对20世纪美国历史的能动反映,作者对这段历史的主观建构,以及大写历史的小写化,从而进一步阐述美国中产阶级宗教道德变化的缘由以及新历史主义观念在具体小说中的体现。
蔡斌李莹
关键词:《圣洁百合》颠覆
正确认识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2011年
翻译理论分为纯理论和应用理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要讲述应用翻译理论并以此指导学生进行翻译实践。但翻译教师通过学习翻译理论可以更好地实施翻译教学。
蔡斌
关键词:翻译理论应用翻译理论翻译教学
中产阶级的自我救赎与生存策略——论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归来》的主题意蕴被引量:7
2009年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与语境重构,揭示约翰.厄普代克四部曲中的第二部《兔子归来》的主题意蕴,认为此作品不仅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困惑人生和悲惨心境,而且通过新现实主义精妙细致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哈利与三位女性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哈利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反省,蕴含了作为弦外之音的主题意蕴——中产阶级的自我救赎和生存策略。
蔡斌
关键词:《兔子归来》中产阶级自我救赎
冯内古特人道主义宗教观探析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选取了冯内古特不同创作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部小说《猫的摇篮》(1963)、《五号屠场》(1969)和《囚鸟》(1979),分析了作家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现冯内古特对基督教体系和基督教思想的态度迥然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恰恰体现了冯内古特独特的人道主义宗教观。
蔡斌顾琳芳
关键词:冯内古特《猫的摇篮》宗教
色彩语码运用中的文化差异与融合被引量:5
2002年
心理学侧重研究人类行为,语言学侧重研究与人类行为有关的语言部分,两者的研究对象均与人类的行为有关,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更是将意义。
孙宁宁蔡斌
关键词:色彩语码文化差异颜色词语言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