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学申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髓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文献复习
  • 5篇骨髓瘤
  • 5篇复习
  • 4篇预后
  • 4篇增生
  • 3篇地西他滨
  • 3篇异常综合征
  • 3篇增生异常综合...
  • 3篇髓系
  • 3篇综合征
  • 3篇免疫
  • 3篇基因
  • 3篇急性
  • 3篇急性髓系

机构

  • 13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16篇颜学申
  • 10篇李田兰
  • 9篇孟繁军
  • 8篇黄俊霞
  • 8篇刘珊珊
  • 7篇冯献启
  • 7篇毛春霞
  • 6篇高燕
  • 5篇聂淑敏
  • 3篇孟繁军
  • 3篇肖淑欣
  • 3篇杨倩
  • 2篇崔中光
  • 2篇张园园
  • 2篇王伟
  • 2篇高燕
  • 1篇杜娟
  • 1篇徐涛
  • 1篇辛颖
  • 1篇李晓娟

传媒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高危因素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以地西他滨为主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高危M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化为AML的高危因素。结果:以地西他滨为主治疗的中高危MDS患者总有效率(ORR)为65.0%(39/60),其中达完全缓解(CR)患者17例(28.3%),骨髓缓解(m CR)患者5例(8.3%);部分缓解(PR)患者4例(6.7%);血液学缓解(HI)患者13例(21.7%)。60例以地西他滨为主治疗的中高危MDS患者转化为AML 21例(35.0%),中位转化时间为10.0(1.5月-32.0)个月。χ^2或Fisher精确检验显示,中高危MDS转化为AML与2016年WHO诊断分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地西他滨用药间隔延长相关(χ^2=9.878,P=0.031;χ^2=4.319,P=0.038;χ^2=6.406,P=0.011);Kaplan-Meier检验单因素分析显示,中高危MDS转化为AML与2016年WHO诊断分型、骨髓原始细胞数、骨髓病态造血系数、地西他滨疗程间隔延长相关(P=0.015,P=0.008,P=0.012,P=0.03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骨髓原始细胞数、骨髓病态造血系数为中高危MDS患者转化为AM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2,P=0.018)。结论:骨髓原始细胞数、骨髓病态造血系数是以地西他滨为主治疗中高危MDS患者转化为AML的独立危险因素;地西他滨用药间隔规律有利于维持病情稳定。
杨倩聂淑敏李田兰黄俊霞刘珊珊高燕颜学申毛春霞孟繁军冯献启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方法观察27例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MDS患者,分析治疗有效率并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年龄、性别、初发病时有无重度贫血(Hb<60 g/L)、有无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有无血小板(PLT)减少(PLT<30×109/L)、有无多细胞系减少(≥2系)对患者最佳疗效的影响有无差别;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并应用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OS的预后因素;观察化疗后不良反应。结果应用地西他滨治疗的27例MDS患者,其中仅20例可评估其最佳疗效,其有效率为55%,完全缓解(CR)患者3例(15%),骨髓完全缓解(m CR)患者3例(15%),血液学改善(HI)患者5例(25%),达最佳疗效中位疗程数为第3(2~5)疗程,对可能影响最佳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未发现相关影响因素;患者的OS为8(1~44)个月,对不同组别患者的OS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男性患者OS较女性患者长,初发病时无粒细胞缺乏患者OS较有粒细胞缺乏者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26);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初发病时粒细胞缺乏、重度贫血是影响OS的预后因素[P=0.037,Exp(B)0.219;P=0.044,Exp(B)18.308]。化疗后不良反应以感染为主,其中以肺部感染(33.3%)最常见。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轻,大部分患者可以安全度过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男性MDS患者OS较女性患者长,初发病时无粒细胞缺乏患者OS较有粒细胞缺乏者长;患者初发病时粒细胞缺乏、重度贫血是影响M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地西他滨的不同用法及单药或联合用药怎样才能提高缓解率和反应持续时间仍未得到统一标准,需继续探索。
陈祥云冯献启聂淑敏李田兰毛春霞肖淑欣高燕颜学申黄俊霞刘珊珊孟繁军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疗效
胎盘生长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检测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MM的临床分期、分型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3例MM患者(初治16例,进展期6例,稳定期11例)与20例健康对照者骨髓液和外周血中PLGF的表达水平。结果:MM初治组和进展期组骨髓液及外周血的PL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LGF水平在稳定期组中明显减低,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骨髓液及外周血中PLGF的水平均随着ISS分期增高而升高,但各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型之间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骨髓与外周血的PLGF表达具有相关性,且外周血显著高于骨髓。结论:PLGF异常表达与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因此检测MM患者PLGF的表达水平可能对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张彦孟繁军颜学申黄俊霞
关键词:胎盘生长因子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MN1基因和PTEN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MN1基因和PTEN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从而探讨两者之间及两者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情发展及疾病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8例...
颜学申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PTEN基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预后判断
文献传递
胎盘生长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活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研究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在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0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者骨髓活检组织PLGF及MVD的表达情况,电脑采集图像并使用Image Pro Plus6.0软件分析结果。结果:与正常者骨髓活检组织比较,MM患者骨髓活检组织的PLGF及MVD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在MM患者中低血红蛋白者的MVD表达较高血红蛋白者显著升高(P<0.05),但在MM分期、分型、溶骨性损害、年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LGF及MVD在骨髓瘤较正常骨髓组织表达明显增多,骨髓血管增多在MM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王丽彬孟繁军刘珊珊李田兰颜学申毛春霞肖淑欣高燕冯献启
关键词:胎盘生长因子骨髓瘤免疫组织化学
NPM1和FLT3基因突变的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核仁磷酸蛋白1(NPM1)、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突变的发生频率,并探讨基因突变伴随的临床特征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4例初治的正常核型AML病人(M3除外),行NPM1、FLT3基因突变检测。结果94例正常核型AML病人,NPMl基因突变阳性率为40.43%}FLT3内部串联重复突变(FLT3-ITD)阳性率为28.72%;NPM1并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率为14.89%;FLT3点突变(FLT3-TKD)阳性率为7.45%。与无突变组相比,NPM1+/FLT3组发病年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t=2.048~2.072,P〈0.05)。NPM1/FLT3-ITD+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较无突变组高(f=2.549、2.784,P〈0.05)。NPM1+/FLT3~组1疗程化疗诱导完全缓解率为87.50%,高于无突变组的63.89%(χ2=4.205,P〈0.05);NPM1/FLT3-ITD+。组完全缓解率为53.85%,与无突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M1、FLT3基因突变是正常核型AML病人中常见的分子学异常,此两种基因突变检测对AML病人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张园园李田兰颜学申毛春霞刘珊珊孟繁军
关键词:白血病FLT3基因突变
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淋巴浆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5年
报道1例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病例,以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为以后对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的诊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张园园颜学申李田兰肖淑欣孟繁军
关键词:骨痛首发症状
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第二肿瘤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提高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合并第二肿瘤的认识。方法报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例给予伊布替尼治疗的CLL患者,分别合并腹腔消化道来源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CLL患者在确诊后,在给予伊布替尼过程中合并第二肿瘤。结论应积极评估CLL病情,严格遵守CLL治疗指征标准,早期发现治疗第二肿瘤。
杨倩黄俊霞聂淑敏李田兰高燕颜学申刘珊珊毛春霞周静静徐玉洁孟繁军冯献启
关键词:第二肿瘤
间变型多发性骨髓瘤伴广泛髓外浸润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9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病,发病率占所有人类肿瘤的1%,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3%,在过去的20年其中位生存期已从3年增长至6年〔1〕。而间变型多发性骨髓瘤(anaplastic multiple myeloma,AMM)是MM中非常少见的一个类型,表现为细胞形态的间变性改变,侵袭性强,常常伴有髓外浸润,对治疗反应差,预后极差。本文报告1例AMM,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疗经过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临床和病理特征的认识及其诊治水平。
黄俊霞冯献启王伟李晓娟高燕李田兰刘珊珊毛春霞颜学申孟繁军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间变型免疫组织化学髓外浸润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异常增生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目前仍不可治愈,其发病率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1]。目前,随着对MM认识的加深及MM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高度异质性,R-ISS分期作为广泛应用的预后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MM危险度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临床需要。由于MM的克隆演变、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以及肿瘤微环境对MM发病和预后的影响,近年的研究发现,一些免疫标志物对MM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如CD56、CD117、CD200^[2-5]。
胡娟娟聂淑敏高燕颜学申黄俊霞李田兰刘珊珊毛春霞周静静徐玉洁王伟孟繁军冯献启
关键词:免疫标志物异常增生免疫表型危险度分层CD117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