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光 作品数:48 被引量:380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分析(三个肿瘤中心的报告) 目的:回顾性分析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资料,寻找内分泌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的预测因子,以指导临床实践,同时为进一步建立中国人群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生存预后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1.在三个肿瘤中心筛选出510... 马春光 叶定伟 李长岭 周芳坚 戴波 姚旭东 张世林 张海梁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施国海文献传递 尿液中Zimp7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潜在价值 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与目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辅助因子失调将激活AR并直接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Zimp7(human zinc finger—containing,MiZl,PIAS-1ike protein on chromosome7)是一新发现的AR辅助因子,本研究的前期工作证实,其在中国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高表达,预示着其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一种特异性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尿液中Zimp7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7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其中42例前列腺癌患者,50例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e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eR)检测Zimp7mRNA的表达。结果:当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为4-10ng/mL时Zimp7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P=0.002),Zimp7阂值设定为53.00时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84.6%、63.6%和91.7%;当不进行PSA分层时,Zimp7的AUC值为0.684(P=-0.004);当阈值设定为17.26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63.0%、60.5%和69.0%。另外,未发现Zimp7与年龄、pSA值和Gleason值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检测尿液中Zimp7mRNA是一种无创的、可行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方法。 曹达龙 孙自捷 万方宁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施国海 马春光 肖文军 秦晓健 林国文 叶定伟关键词:前列腺癌 尿液 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 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1年9月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115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年龄49~81岁,中位数为65岁.确诊时PSA值2.9~4000.0μg/L,中位数为100.0μg/L.Gleason评分≤7分26例,≥8分89例.化疗时年龄51~82岁,中位数为68岁.化疗前基线PSA值0.8~4066.4μg/L,中位数为90.5μg/L.基线血红蛋白(Hb)浓度68~150 g/L,中位数为121 g/L.基线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浓度为33~1083 U/L,中位数为110 U/L.激素敏感时间2~114个月,中位数为23个月.115例均有骨转移,其中16例伴有内脏器官转移.接受多西他赛化疗1~16个周期,平均6个周期.患者均进行随访,对可能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生存函数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结果 本组115例随访2~74个月,中位时间为45个月.87例死亡,28例生存.中位OS为(17.0±1.9)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PSA值、基线Hb浓度、ALP浓度、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浓度、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浓度、ECOG评分、激素敏感时间及化疗周期数与OS相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ALP≥110 U/L、Hb<110 g/L、激素敏感时间<23个月及化疗周期数<6个是较短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 化疗前基线ALP浓度、Hb浓度、激素敏感时间及化疗周期数是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瞿元元 戴波 孔蕴毅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张海梁 马春光关键词:多西他赛 预后 碱性磷酸酶 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寻找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47例,均接受最大程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其中失效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237例,接受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90例.对90例患者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2009年9月30日.将内分泌治疗前基线血清PSA、Gleason评分(GS)、临床分期、去势方案、抗雄激素药物方案、内分泌治疗过程中血清PSA最低值、达到PSA最低值时间、进展为AIPC时PSA速率(PSAV)、进展为AIPC时PSA倍增时间(PSADT)、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进展为AIPC时年龄、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前PSA作为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是否有效的预测因素,行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具有完整随访资料87例,其中有效17例(19.5%),无效70例(80.5%).至末次随访时,失效14例,仍有效3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中位有效时间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展为AIPC时PSAV(P=0.033)、进展为AIPC时PSADT(P=0.009)和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前PSA(P=0.002)为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预测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展为AIPC时PSAV(P=0.042)和PSADT(P=0.036)为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进展为AIPC时PSAV和PSADT为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独立预测因素. 马春光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朱耀 沈益君 朱一平 施国海 秦晓健 林国文 肖文军 杨立峰 杨柏帅 曹达龙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类 Partin表对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特征预测价值的验证性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验证基于西方人样本资料的Partin表预测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病理特征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到2010年2月所有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资料,筛选出术前未接受内分泌治疗且影像学检查未见盆腔淋巴结增大及远处转移的病例,收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值、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及术后病理分期等数据.根据术前临床指标按照Partin表分别预测四种术后病理情况的发生概率,再与实际结果 进行对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Partin表的准确性.结果 与构建Partin表的基础样本人群相比,本研究组人群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Gleason评分偏高,临床分期偏晚.器官局限、包膜侵犯、精囊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这四种术后病理情况的发生率分别为62.3%、16.7%、12.3%及8.8%.利用Partin表预测上述术后病理特征的4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0.653、0.601及0.845.结论 对于我国前列腺癌患者,Partin表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很高,预测器官局限性疾病的准确性尚可接受,而预测包膜侵犯及精囊侵犯的准确性则较差. 肖文军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王朝夫 王坚 张海梁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施国海 马春光 秦晓健 林国文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肿瘤分期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增加索拉非尼剂量治疗常规剂量无效的晚期肾癌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常规剂量治疗晚期肾癌失败后,增加药物剂量继续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索拉非尼常规剂量(400 mg 2次/d)治疗4~22个月后出现进展的晚期肾癌患者24例,中位年龄52(27~72)岁。索拉非尼增加剂量至600mg,2次/d10例;增加剂量至800mg,2次/d 14例。计算治疗的客观反应率,疾病控制率,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统计不同剂量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在进行索拉非尼增量治疗1个月后,疾病进展(PD)4例,终止治疗。继续治疗20例,其中1例肾透明细胞癌术后肺转移者增量治疗后肿瘤最大径较增量前缩小42.5%,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19例,其中2例转移灶分别位于脑、肺和腹膜后淋巴结的患者增量治疗后肿瘤最大径之和分别缩小24.3%和11.6%。10例患者于增量治疗3~14个月后出现疾病进展,PFS为7个月。本组24例索拉非尼增量治疗后PR1例(4.2%),SD19例(79.2%),总体疾病控制率83.3%(20/24),中位PFS为5(0~14)个月。索拉非尼增量后常见不良反应与常规剂量相似,但增量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剂量有所增加,如手足皮肤反应分别为21例和13例、腹泻分别为14例和4例、乏力分别为15例和7例、中性粒细胞下降分别为3例和。例,本组未出现4级不良反应。结论索拉非尼常规剂量治疗失败后可增加索拉非尼剂量进一步治疗,仍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且不良反应增加并不显著,多数患者可耐受。 张海梁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施国海 马春光 肖文军 秦晓健 林国文关键词:肾细胞 肿瘤转移 索拉非尼 再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总结再次经尿道电切术(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4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男性350例,女性112例,年龄35~83岁。在初次经尿道电切术后根据肿瘤分期和分级,以及标本有无肌层组织进行评估,有125例患者在术后4~6周行Re—TUR,其中Ta期49例,T1期76例;低级别癌58例,高级别癌67例;T1期肿瘤标本内未见肌层组织30例。结果12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Re—TUR,34.4%(43/125)发现有肿瘤残留,其中35例肿瘤未侵犯肌层,Ta期15例,T1期20例;8例肿瘤侵犯肌层。高级别癌的肿瘤残留率较低级别癌高(P〈0.05);初次电切标本中无肌层的肿瘤残留率较有肌层的高(P〈0.05)。12例(9.6%)患者在初次电切术时肿瘤分期被低估。Re—TUR术中发生膀胱穿孔6例,膀胱出血7例。随访3~56个月;Re-TUR发现肿瘤残留的患者,37.2%(16/43)复发,高于Re—TUR未发现肿瘤残留的患者(12.2%,P〈0.05)。结论T1期、高级别或初次电切标本无肌层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4~6周应行Re—TUR。Re—TUR能提高分期的准确性。 沈益君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朱一平 张海梁 朱耀 施国海 马春光关键词: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手术中并发症 阴囊皮瓣在阴茎阴囊部Paget病局部广切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阴囊皮瓣在阴茎阴囊部Paget病局部广切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1月至12月,我科对12例阴茎阴囊部Paget病患者行局部广切及一期阴囊皮瓣覆盖。详细记录评估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手术切缘情况及临床转归。广切术后皮肤缺损范围48~96(中位72)cm2,中位随访时间为30(27~39)个月。结果所有皮瓣愈合满意,随访期间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局部广切手术可以治愈浅表阴茎阴囊部Paget病。对于术后较大的皮肤缺损,阴囊皮瓣覆盖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秦晓健 张世林 张海梁 沈益君 朱耀 戴波 施国海 朱一平 肖文军 马春光 林国文 叶定伟关键词:乳房外PAGET病 阴囊皮瓣 低剂量酮康唑治疗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 观察低剂量酮康唑治疗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关预测因子.方法 收集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71例CRPC患者采用低剂量酮康唑治疗的资料.酮康唑口服200 mg/次,3次/d,同时口服泼尼松5 mg/次,2次/d.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下降超过基线水平50%定义为治疗有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有效治疗的预测因子及其准确性.结果 22例(31.0%) CRPC患者低剂量酮康唑治疗有效,PSA倍增时间和基线血清睾酮与疗效正相关.PSA倍增时间≥3个月和<3个月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3%和22.8%,风险比(HR)=0.149 (95% CI 0.029~0.766),P=0.023,曲线下面积(AUC)=0.707;基线血清睾酮≥0.1和<0.1 μg/L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5.6%和5.7%,HR=0.068(95% CI 0.012~0.380),P=0.002,AUC=0.749.低剂量酮康唑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12例(17.9%)、肾功能异常11例(16.4%)、乏力8例(11.9%)等.结论 低剂量酮康唑是CRPC患者一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的内分泌治疗选项,PSA倍增时间≥3个月和基线睾酮水平≥0.1μg/L是患者取得理想疗效的预测因子. 林国文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沈益君 朱耀 朱一平 施国海 马春光 肖文军 秦晓健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酮康唑 影响多西他赛化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2年 背景与目的:影响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预后的因素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多西他赛化疗的mCRPC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2011年9月在本院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115例mCRPC患者资料。115例患者均有骨和(或)内脏转移,接受多西他赛化疗1~16个疗程,平均6个疗程,中位随访时间45(2~74)个月。对可能影响OS的因素:确诊年龄、PSA值、Gleason评分,化疗时年龄、基线PSA值、基线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基线白蛋白浓度、基线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基线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骨和(或)内脏转移情况、ECOG评分、化疗周期数及激素敏感时间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生存函数分析运用Kapian-Meier法,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至随访截止日期,115例患者中87例死亡,28例生存。全组患者中位OS为(17.0±1.9)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中,化疗前基线PSA值、基线Hb浓度、ECOG评分、化疗周期数及激素敏感时间与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OS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Hb<110 g/L和Hb≥110 g/L的患者OS分别为(12.0±2.2)个月和(20.0±2.3)个月,化疗周期数<6和化疗周期数≥6的患者OS分别为(12.0±1.2)个月和(24.0±5.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mCRPC患者,化疗前基线Hb浓度及化疗周期数是影响化疗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瞿元元 戴波 孔蕴毅 叶定伟 姚旭东 张世林 张海梁 马春光关键词:预后 多西他赛 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