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锋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护理
  • 4篇护理干预
  • 4篇干预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临床疗效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途径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毒性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炎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护理干预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衰
  • 1篇药物

机构

  • 7篇安阳地区医院

作者

  • 7篇高锋
  • 3篇徐利娜
  • 1篇王东梅
  • 1篇高毅
  • 1篇曹中华
  • 1篇张俊丽
  • 1篇曹中华
  • 1篇刘岩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不良情绪的心理护理干预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将该院诊治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对照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闷、气短、乏力、胸痛等)、心脏超声检查左心房和右心室增大程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30例对照组患者中,8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心脏超声显示12例存在左心房和右心室的增大;30例观察组患者中,21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心脏超声显示5例存在左心房和右心室的增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明显升高,左心房和右心室增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负面情绪,针对性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高锋徐利娜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不良情绪心理护理
MSCT用于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疗效评估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MSCT用于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确诊的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患者60例,给予单一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年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SCA)及MSCT检查,评价动脉血管狭窄情况。MSCT检查同时评价斑块所在位置管腔狭窄度(SE)及截面积(S)、斑块性质及面积、斑块CT密度值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以SCA为金标准,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治疗前SCA检出114个,诊断符合率89.76%(114/127);治疗1年后MSCT检出93个,诊断符合率91.18%(93/102)。SCA检查冠状动脉狭窄节段的诊断符合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显示治疗前114个非钙化斑块,治疗1年后斑块数下降至93个,下降率为22.84%,治疗后冠状动脉管腔SE、S、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斑块密度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疗效肯定。MSCT可清晰显示斑块治疗前后变化,同时可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估,是一种可行的监测方法。
曹中华高锋高毅康陈波刘岩
关键词:他汀类
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干预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溶栓血管再通率、30d心肌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没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10.0%),观察组30d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3.3%),P<0.05;与对照组相比(29.0±8.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8.0±7.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高锋王东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舒张性心衰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
2012年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的护理干预。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期间在基础护理、早期症状护理、提高睡眠质量、加强运动,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4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39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没有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7.5%,另外的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急性左心衰,经过抢救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基础上,对于急性发作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针对性给予相应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高锋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护理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疗效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经动脉途径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A组经桡动脉途径,B组经股动脉途径,对比经不同动脉途径穿刺的效果。结果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及造影剂用量等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股动脉途径的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经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有着更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徐利娜高锋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诊治股动脉桡动脉
SWI对脑淋巴瘤及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淋巴瘤及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脑淋巴瘤患者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常规MRI及SWI表现并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经秩合检验可知,脑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TSS)分级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SWI的上,脑内淋巴瘤和高级别胶质瘤出血检出率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淋巴瘤患者共有17个病灶,其中,血管评分为0分的病灶有6个,血管评分为1分的病灶有9个,血管评分为2分的病灶有1个,血管评分为3分的病灶有1个;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共有24个病灶,其中,血管评分为2分的病灶有4个,血管评分为3分的病灶有20个。经对比分析,脑淋巴瘤组与高级别胶质瘤组血管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SWI能够直观显示肿瘤内的磁敏感信号,有助于脑淋巴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
曹中华谭得力高锋张俊丽康陈波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脑淋巴瘤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价值
华法林治疗房颤中的护理干预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房颤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房颤患者,给予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华法林起始剂量为2.5mg,根据INR水平,调整华法林剂量,维持剂量为1.25-3.25mg,INR的达标时间为7-14d,INR水平稳定在1.5-2.5之间,维持时间为12-28d,INR的最高水平为6.92,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并发出血等情况。结论华法林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水平,随时调整华法林的给药剂量,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及出血情况,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达到较好的抗凝效果。
高锋徐利娜
关键词:华法林房颤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