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莹莹
- 作品数:48 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HIV暴露未感染者及HIV/AIDS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X3CR1表达研究
-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早期研究发现病毒表面的gp120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后,使gp120发生构象改变,其内部的疏水区即V3环暴露出来,V1或V2环则深藏内部。V3环...
- 刁莹莹
- 关键词:细胞毒性淋巴细胞HIV艾滋病趋化因子
- 文献传递
- HIV感染者β2微球蛋白及其他临床免疫指标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AIDS是由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也无有效疫苗可预防。白1985年我国发现第1例AIDS患者以来,截至2005年底,我国HIV感染者MDS的报告例数已达106990例,估计实际感染例数已达84万。随着HIV感染者和MDS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已势在必行。因此正确运用临床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对判断病情、疾病进展程度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中国HIV感染者和MDS患者相关血清学检测指标报道少见。本研究对中国HIV感染者和MDS患者进行了B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转铁蛋白(TRF)、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以了解各种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 范霞赵彬刁莹莹尚红
- 关键词:HIV感染者免疫指标AIDS患者免疫缺陷性疾病
- 中国部分地区HIV患者B′和B′/C亚型毒株tat第一外显子基因变异与HIV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了解中国B′和B′/C亚型HIV/AIDS患者tat第一外显子的基因序列及其二级结构的特征和变异特点,探讨其与HIV-1感染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辽宁、吉林和云南省HIV-1感染者中选取病情呈缓慢进展的B′亚型感染者8例和B′/C亚型感染者5例,选择年龄、性别感染时间与前二者匹配的病情呈典型进展的B′亚型感染者26例和B′/C亚型感染者9例。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前病毒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的tat基因,纯化后直接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序列编辑后翻译成氨基酸序列,进行氨基酸变异情况分析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B′和B′/C亚型缓慢进展者、典型进展者Tat第一外显子中发现多种氨基酸替换,但除A58T外均未显示出与病毒载量以及疾病进展的明确相关性。23N、31S、32Y、46F变异均显示出亚型特异性;Tat蛋白的二级结构未发现规律性变化。结论中国HIV/AIDS患者tat第一外显子某些位点的基因变异,如A58T可能与病毒载量以及疾病进展有关,Tat蛋白的二级结构可能与HIV感染后的疾病进展无明显关系。
- 韩晓旭代娣张岩张旻张子宁刁莹莹耿文清尚红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TAT基因
- 趋化因子受体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与HCV、HI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及配体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艾滋病病毒(H IV)感染和HCV/H IV合并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组、H IV感染组、HCV/H IV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XCR3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IP-10浓度。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血清IP-10水平均明显升高,以合并感染升高最为明显;H IV组及合并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升高(P<0.01);HCV感染组CD4+和CD8+T细胞表面CX-CR3表达轻度升高。结论:趋化因子IP-10及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XCR3与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 康辉代娣范霞刁莹莹姜拥军尚红
-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干扰素诱导蛋白10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
- 我国部分地区抗HIV治疗效果实验室评估和耐药变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研究中国HIV/AIDS患者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其病毒学、免疫学疗效以及对耐药变异的影响。方法对辽宁、吉林、河南三省HIV/AIDS患者采用三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进行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数、耐药变异基因型监测。结果经HAART治疗6个月,辽宁病例病毒载量下降5.7log10拷贝/ml,有8/11的病例病毒载量达到最低检测限(LDL)以下,病毒抑制率为72.7%。吉林病例病毒载量下降幅度3.8log10拷贝/ml,有11/24的病例病毒载量达到LDL以下,病毒抑制率为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辽宁HIV/AIDS患者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淋巴细胞平均增加164个/mm3,吉林患者平均增加24个/mm3,个体差异很大。在应用逆转录酶抑制剂后有耐药变异发生,且交叉耐药、多药耐药常见。结论在应用逆转录酶抑制剂时一定要加强监测,规范化管理,及时调整用药以节省有限的药物资源并防止耐药株的传播。
- 韩晓旭张旻崔为国刘宝贵王亚男张子宁刘静耿文清刁莹莹代娣姜拥军尚红
- 关键词:病毒载量HIV/AIDS患者逆转录酶抑制剂抗HIVLDL
- HIV感染症状长期不进展者NK细胞变化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HIV长期不进展者NK细胞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HIV长期不进展者、典型进展者和HIV抗体阴性正常对照外周血NK细胞、NKT细胞及NK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等进行研究。结果长期不进展者NKT细胞绝对计数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1),高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0.01,P=0.002);长期不进展者NK细胞绝对计数低于正常对照(P=0.03),高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0.005,P<0.0001);长期不进展者NK细胞与CD4+T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0.393,P=0.001);NKT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0.372,P=0.002)。长期不进展者NK细胞表达的CCR5受体低于典型进展者和正常对照(P<0.01)。结论NK细胞的变化与HIV疾病进展相关,值得深入研究。
- 姜拥军尚红刁莹莹耿文清代娣张子宁张旻韩晓旭刘静王亚男王树祥苏艳丽王琪
- 关键词:感染症状CD8^+T淋巴细胞细胞绝对计数外周血NK细胞CCR5受体
- 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DNA和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分析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DNA和血清EBV抗体(VCA-IgG、EBNA-IgG、EBV-IgM和EA-IgG)检测在儿童EBV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 363名儿童的PBMC EBV-DNA和EBV抗体检测结果.采用ROC曲线评价DNA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对EBV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EBV-DNA阳性率和载量在原发感染组、复发感染组、隐性感染组和相关临床疾病组间的差异.分析隐性感染患儿发病后,不同的抗体谱模式与病毒载量增长之间的关联.结果 (1) EBV-DNA诊断EBV现症感染效果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0.682,0.777);VCA-IgG检测EBV隐性感染的效果最佳,ROC曲线下面积是0.862(0.839,0.885).(2)现症感染组的PBMC EB-DNA检测阳性率(75.89%)高于隐性感染组(48.14%),有统计学差异(x2=30.75,P<0.001);现症感染组的PBMC EB-DNA病毒载量高于隐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8,P<0.001).临床诊断为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嗜血细胞增多症的患儿的EBV-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3,P=0.035).(3)隐性感染患儿发病后,不同抗体谱模式之间,病毒载量增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6,P=0.106).结论 PBMC EBV-DNA和EBV抗体检测可为儿童EB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诊断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
- 赵岩杨紫伟刁莹莹郑军郭晓临
- 关键词:儿童EB病毒现症感染
- 沈阳地区2273例健康人PT、APTT、Fg参考值范围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8年
- 调查分析PT、APTT、Fg检测值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建立本室PT、APTT、Fg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对227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PT、APTT、Fg检测。2273例健康人参考值范围:PT:11.4~14.9s、PTR:80.9%~116.1%、INR:0.8~1.22;APTT:29~40s,Fg:2.19~4.34g/L。
- 于素云吉阳涛刁莹莹吴晓芝张丽霞周秀珍
-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参考值
- 基于就业导向的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2
- 2020年
- 通过对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2019年四届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和大三、大四年级在校生的就业意愿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培养方式由医学检验到医学检验技术转换后毕业生就业特点的变化。探讨基于就业导向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及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
- 栾虹郑军刁莹莹郭晓临
- 关键词:就业
- 临床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 2024年
- 探讨临床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以保证检验前质量控制。2019年和2020年我院临床基础检验室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采样问题、送检问题和医嘱问题。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临床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保证检验前质量控制,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 赵明褚云卓郭丽洁刁莹莹
- 关键词:不合格标本临床沟通检验前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