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乃嘉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肥胖与KCNJ11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确认在中国汉族人群中KCNJ11基因多态性是否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其与肥胖的交互作用对DR的影响。方法以580名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475名非DR患者和105名DR患者),利用iPLEX技术进行KCNJ11 rs5219的基因型测定,DR的确诊由经验丰富的眼科医师根据非散瞳眼底数码成像的图像分析来判断。通过构建单因素、多因素回归模型来研究肥胖或KCNJ11基因多态性与DR的关系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KCNJ11基因多态性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而KCNJ11 rs5219等位基因为G的肥胖患者(BMI≥28.0kg/m2),发生DR的风险更高(等位基因分析:P<0.05,基因型分析:P<0.01)。结论在中国汉族糖尿病患者中,KCNJ11基因多态性与DR显著相关,并与肥胖有交互作用。
- 吴慧慧刘乃嘉李燕良杨震陶晓明杜艳萍王宣春张朝云胡仁明鹿斌闻杰
- 关键词:肥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国汉族人群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对照组单用长春新碱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FAB疗效标准,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体有效率75%,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rhlL-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慢性难治性ITP临床疗效满意,无严重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王琰刘乃嘉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长春新碱
- 低剂量雷帕霉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雷帕霉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和雷帕霉素组(C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采用RT-PCR法检测3组大鼠肾脏组织中VEGF 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同时测定大鼠尿白蛋白/肌酐、平均肾小球体积、肾质量指数等。结果 B组和C组大鼠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均较A组升高(P<0.05),而C组VEGF的表达水平低于B组(P<0.05);VEGF的表达水平与尿白蛋白/肌酐、平均肾小球体积呈正相关(P<0.05)。结论 VEGF参与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发生,雷帕霉素可以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 胡晓舟王少亭刘乃嘉张燕张瑾王燕卢永申杨晓煜宋春歌王琰杨宏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雷帕霉素糖尿病肾病
- 10-羟基喜树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10-羟基喜树碱(HCPT)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3组(HCPT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选取2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采集各组患者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HCPT和阳性对照组分别加入HCPT和甲氨蝶呤(MTX)进行培养,余2组不加药。加药前和加药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h17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结果:RA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和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47.021、12.507,P均<0.001)。培养后,HCPT组和阳性对照组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和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较阴性对照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F=418.743、142.112,P<0.001),HCPT组和阳性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PT可抑制RA患者Th17细胞的功能,在RA治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王燕孟令杰王建平张俊峰刘乃嘉
- 关键词:10-羟基喜树碱类风湿关节炎TH17细胞IL-17
- β细胞功能相关2型糖尿病易患基因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2型糖尿病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紊乱,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作用障碍引起高血糖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此前,大多数关联分析和候选基因研究只发现了少量的2型糖尿病相关疾病易患基因位点,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格局,发现了大量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较强的基因位点,其中大多与β细胞功能下降相关。2型糖尿病易患基因的发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并制订相应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该文就2型糖尿病易患基因与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 刘乃嘉闻杰
- 关键词:Β细胞
-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CLL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治疗组予以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对照组予以CHOP方案化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2组合并感染率、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组治疗CLL具有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晓煜王琰刘乃嘉
- 关键词:氟达拉滨环磷酰胺
- CAG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比较CAG预激方案与常规化疗治疗老年初治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32例老年初治AM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以CAG预激方案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或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等方案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评估预后,比较两组治疗后3年无病生存率(DFS)。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3%、50.0%(P<0.05)。治疗组中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预后良好及预后中等者CR例数、3年DFS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中预后差者3年DFS均为0。结论 C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初治AML患者较传统常规治疗具有疾病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 杨晓煜王琰刘乃嘉
- 关键词:CAG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