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礼
- 作品数:12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与产β-内酰胺酶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4
- 2009年
-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产β-内酰胺酶的关系。方法对分离出的细菌采用API2 0NE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菌株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筛选金属酶。结果在150株鲍氏不动杆菌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4.0%),其次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从20.0%~55.0%),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和阿米卡星,均〉60.0%;在所有菌株中有37株(24.7%)产ESBLS,66株(44.0%)产AmpC酶,16株(10.7%)产碳青酶烯酶,其中12株(8.0%)为金属酶。结论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外,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产ESBLs、AmpC酶和金属酶是其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的主要原因。
- 曹伟姚冬梅郑荣刘礼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Β-内酰胺酶
- 某院2006~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率变迁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某院2006~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率变化。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观察其耐药率变化,并分析其科室分布特征和标本来源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比例从2006~2010年逐年升高,2010年的分离比例达19.3%,显著高于2006年(8.0%)。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呼吸内科和ICU,其次为老年病科和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伤口和腹腔感染。2006~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除氨基糖苷类药(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外,鲍曼不动杆菌2010年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2006年。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其分离比例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 曹伟刘礼姚冬梅郑荣王敏周晓岚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 临床常见细菌对紫外线敏感性试验分析
- 目的:观察临床几种常见病原菌对紫外线照射的敏感性,为临床使用紫外线消毒及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用无菌生理盐水将各种细菌配制成0.5麦氏浓度,...
- 刘礼王振丹
- 关键词:细菌紫外线敏感性杀菌效果
- 文献传递
- 淋球菌、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了解淋球菌、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用培养法对淋球菌和支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用头孢硝噻吩法对淋球菌进行 β 内酰胺酶检测 ,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法测定沙眼衣原体。结果 :在 2 90 0份前列腺液标本中 ,淋球菌、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分离率分别为3.3 %,12 .8%和 0 .9%。淋球菌 β 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 12 .6 %,淋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 73.7%,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 91.6 %,对壮观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敏感性均较高。支原体对四环素、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达到或超过 5 0 .0 %,而罗红霉素、强力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敏感率均达 70 .0 %~ 80 .0 %。结论 :支原体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分离率高于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监测淋球菌和支原体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 曹伟刘礼童明华
- 关键词:淋球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慢性前列腺炎耐药性
- “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可诱导的克林霉素耐药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我院分离的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方法K-B法检测我院223株葡萄珠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D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56.5%(26/46)和35%(55/157)。金黄色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率73.3%(11/1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D试验阳性率45%(45/100),203株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率27.6%(56/203)。结论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帮助临床医生合理选用MLSb类抗生素。
- 姚冬梅陈珊珊曹伟刘礼卿之驹
- 关键词:葡萄球菌药敏D试验
- 冷光紫外线杀菌效果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冷光紫外线对不同细菌的杀菌效果及不同细菌对紫外线照射的敏感性,为临床学科应用紫外线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细菌悬液接种,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混合菌接种到琼脂培养基后,随机分为6组,再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冷光紫外线照射——“O”(对照组),3"、5"、8"、10"及15"(照射组)。照射后立即置入恒温箱中孵育,48h后观察细菌生长状况。结果对照组细菌均匀生长,照射组有少许或无细菌生长,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剂量紫外线照射对同一类细菌的杀菌效果,以及相同剂量紫外线照射对不同细菌的杀菌敏感性之间亦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冷光紫外线对常见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杀菌作用。
- 李香云刘礼张长杰孔瑛
- 关键词:冷光紫外线细菌杀菌效果微生物理疗
- 新生儿科产NDM-1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主动外排泵基因acrA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主动外排泵基因arcA在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中抗生素转录水平,探讨主动外排机制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新生儿科患者的痰及血液标本分离的7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株作为实验组,10株同一新生儿科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株作为对照组,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采用K-B法和Etest进行表型确认,采用改良Hodge确证试验确定细菌耐药表型,采用RAPD技术检测细菌基因型,采用PCR扩增NDM-1、acrA基因,采用RT-PCR检测acrA mRNA表达。结果7株试验菌均产碳青霉烯酶。PCR扩增显示其染色体和质粒上均携带NDM-1基因;RAPD显示7株试验菌为同一ST17型;5株试验菌和8株敏感菌株检出外排泵基因acrA;RT-PCR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acrA mRNA表达水平平均值分别为0.545和1.899,两组arcA mRNA扩增产物电泳条带与16SrRNA扩增产物电泳条带的灰度比值分别为0.13和0.317,结果进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31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rA的表达可能不是产NDM-1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必要原因。
- 李碰玲王敏赵志丹李先平张晓煜岳贺佳吕少刚曹伟刘礼周晓岚谢益欣唐爱国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NDM-1
- 创伤性骨科患者创口分泌物标本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 目的:分析某医院创伤性骨科患者创口分泌物培养标本各种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方法:患者的骨伤创口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洗后,用无菌棉拭子拈取伤口深部的脓液或分泌物立即送检,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初次药敏采用琼...
- 刘礼刘翔
- 关键词:细菌学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抗体与白血病抗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采用细胞芯片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抗体与白血病患者血细胞上的表面抗原发生免疫组织化学来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本试验分为白血病组、SLE组及正常血细胞对照组。以白血病细胞悬浮液点样液为抗原,分别和SLE患者血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为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比较SLE和白血病患者组与正常血细胞对照组血清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比较白血病组与正常血细胞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及比较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的阳性率。结果白血病组与SLE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组和白血病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健康人细胞比,白血病患者细胞表面存在更多与SLE患者血清抗体发生免疫组织化学的抗原。SLE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体与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有相关性。SLE患者血清内含有的抗体可以与多种白血病抗原发生免疫组织化学。
- 汪更胜龙斌周光华易丹殷丹盛斌刘礼
- 关键词:自身抗体芯片分析技术白血病
- 2010年和2006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率比较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和2006年的感染分布和耐药率变化。方法对2006年和2010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率变化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科室分布和标本来源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的分离比例达19.3%,显著高于2006年(8.0%)。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呼吸内科和ICU,其次为老年病科和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伤口和腹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24.7%)和米诺环素(18.1%)耐药率较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且除氨基糖苷类药(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2006年。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比例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且其感染有向不同科室和患者不同部位扩散的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 曹伟姚冬梅刘礼王敏郑荣周晓岚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