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强
- 作品数:18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一种麻醉期间气道内采样管套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期间气道内采样管套件,包括:连接管、采样头、支撑部及气管导管;所述连接管第一端与所述采样头相连接,若干所述支撑部倾斜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第二端的外圆周面上,用于支撑所述连接管第二端位于所述气管导管中心...
- 曲丕盛汪审波李亚楠刘胜强王玲周蓉
- Venturi管低压吹氧装置用于单肺通气的临床观察
- 目的利用Venturi管自制低压吹氧装置模拟CPAP,用于萎陷肺吹氧,观察对PaO2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需行肺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非通气侧管空置,通大气;观察组(B组):单肺通气...
- 温小红刘胜强
- 关键词:单肺通气VENTURI双肺通气
- 文献传递
- 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与椎旁阻滞用于胸腔镜镇痛的比较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竖脊肌平面(ESP)阻滞与连续椎旁阻滞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ESP阻滞置管术后镇痛组(E组)和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置管术后镇痛组(P组).记录两组患者区域阻滞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5min(T2)、切皮后30min(T3)和术毕(T4)五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术毕(T5)、术后2h(T6)、术后6h(T7)、术后12h(T8)、术后24h(T9)和术后48h(T10)各观察时点的静息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观察并记录两组操作时间,患者术后补救镇痛例数、镇痛泵按压次数、患者镇痛满意度.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包括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安静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各时点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评分均<4分.两组患者补救镇痛例数、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镇痛操作时间明显短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椎旁阻滞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ESP阻滞技术操作快捷,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可作为一种更理想的围术期镇痛方法.
- 杨勤勤万政佐刘胜强徐珂李兴旺周蓉
- 关键词:椎旁阻滞超声引导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
-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及效果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肺癌根治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及效果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择期行肺癌根治开胸手术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治疗,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治疗。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不同时刻MAP和HR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T1和T2时刻MAP、HR显著低于T0时刻和同期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3、24、48小时血清炎症因子IL-6和IL-10水平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术后3、24、48小时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24、48小时应激反应指标Cor和NE水平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术后3、24、48小时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肺癌根治开胸手术,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 刘胜强徐珂
-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开胸手术应激反应炎性反应
- 单肺通气的研究进展
- 自上世纪50年代将单肺通气技术用于化脓性肺病变患者手术获得成功后,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DLT)迅速推广,由于该技术可以确保气道通畅和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保证术野安静,为术者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
- 刘胜强温小红
- 文献传递
- 一种通用型甲状腺手术体位垫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通用型甲状腺手术体位垫,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软垫,所述防护软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套枕,所述防护套枕的内部填充有调节气囊。该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套枕的内部...
- 刘胜强
- 文献传递
- 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PKP术中的临床应用
- 2010年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是目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新型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效果好等优点。该术一般采用全麻,骨科要求缩短麻醉恢复期以早期判断有无神经损伤。但由于此类病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术前合并症多,术后恢复缓慢。如何使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并迅速恢复.是麻醉医生和骨科医生共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的重点:对比观察三种麻醉方案在PKP术中的应用。
- 刘胜强倪卫国张蔚青
- 关键词:老年患者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PKP椎体后凸成型术经皮球囊扩张
-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腰丛一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70例拟行下肢手术患者临床麻醉情况,其中35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者为对照组,另35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者为观察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10、30、60min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完善及持续时间;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量表测试两组麻醉前30min、麻醉后12、24、72h认知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于麻醉后5、10min心率较麻醉前明显加快(P〈0.05),观察组各时点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于麻醉后5、10、30min时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明显下降,且对照组变化程度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245.6±92.8)min]明显长于对照组[(200.3±82.7)min],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157.6±87.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10.1±9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老年下肢手术中应用腰丛一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同时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具有一定安全性。
- 刘胜强阙彬张蔚青
- 关键词:坐骨神经腰骶丛神经传导阻滞血流动力学
- 罗哌卡因腰麻对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对比腰麻和局部麻醉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围手术期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BS)的变化。方法:将实施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40例按病因配对分为腰麻组(SA组)和局部麻醉组(LA组),SA组和LA组患者分别在腰麻和局部麻醉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分别于术前、术毕和术后6h采血测IL-6、TNF-α、hs-CRP、BS,记录患者切皮时、进腹后和术毕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毕血清IL-6、TNF-α、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LA组术后6h血清IL-6、TNF-α、hs-CRP升高(P<0.05)。与LA组比较,SA组术后6h血清IL-6、TNF-α、hs-CRP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毕、术后6hB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A组患者比较,SA组患者手术切皮时、进腹后、手术结束时VAS评分低,手术时间短(P<0.01)。结论:与局部麻醉比较,腰麻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可明显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IL-6、TNF-α、hs-CRP的产生。
- 张蔚青杨榕阙彬倪卫国徐珂刘胜强梁志鹏
- 关键词:腹膜透析置管术脊髓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筋膜间隙阻滞是一种外周神经阻滞方法,近年来由于其对胸腹部手术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而得到了广泛关注[1-2]。竖脊肌平面(ESP)阻滞是2016年出现的一种新颖的筋膜间隙阻滞技术,而且对急慢性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3-5]。超声引导ESP阻滞在可视化操作下具有损伤小和阻滞精准的优点,但其在胸腔镜术后镇痛中的应用研究尚少,并且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均是单次ESP阻滞[6-7]。
- 杨勤勤万政佐刘胜强唐世怡周蓉
-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罗哌卡因胸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