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福东

作品数:69 被引量:376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病理
  • 26篇细胞
  • 17篇临床病理
  • 14篇蛋白
  • 14篇肿瘤
  • 13篇细胞癌
  • 11篇肝细胞
  • 10篇肝细胞癌
  • 10篇病理分析
  • 9篇临床病理分析
  • 9篇病理学
  • 8篇预后
  • 8篇病毒
  • 7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组织化学
  • 6篇心肌
  • 6篇心肌缺血
  • 6篇缺血
  • 6篇慢性

机构

  • 4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北京市结核病...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69篇吕福东
  • 20篇刘晖
  • 14篇王欣欣
  • 10篇张海青
  • 9篇孙琳
  • 8篇冯骥良
  • 7篇张世杰
  • 7篇常静
  • 6篇祖可佳
  • 6篇宋晨朝
  • 6篇丁惠国
  • 5篇戴洁
  • 5篇温祥云
  • 4篇孔贺利
  • 4篇严红
  • 4篇段雪晶
  • 4篇岳竹君
  • 4篇王珏
  • 4篇李宁
  • 3篇王泰龄

传媒

  • 10篇中国医药导报
  • 6篇北京医学
  • 5篇结核病与胸部...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首都医学院学...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癌症进展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5篇2000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脏Burkitt淋巴瘤合并肝细胞癌患者组织病理学特点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脾脏Burkitt淋巴瘤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接收临床诊断为脾脏淋巴瘤合并肝癌患者脾、肝活检组织标本一例,采用HE、免疫组化染色(EliVision法)技术,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脾脏组织大部分被肿瘤组织取代,肿瘤细胞呈弥漫分布、实性片状浸润,呈中等大小,形态较一致,核染色质疏松,可见核仁;肿瘤细胞间见"星空"现象,伴坏死。免疫组化染色CD20(+)、CD10(+)、Bcl-6(+)、Mum-1(+)、CD79α(+)、Ki-67(阳性指数约100%),而GPC-3、Hepatocyte、CD3、CD30、CD68、Bcl-2、CD4、CD8、CD45RO、AE1/AE3均阴性(-)。肝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一,高分化区域肿瘤细胞轻度异型,细胞密集,胞浆嗜酸丰富,核染色质细颗粒状,核仁不多见;低分化区域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大小不等,胞浆宽广、部分透明,核大,染色质粗,核仁易见,并见瘤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GPC-3(+)、Hepatocyte(+)、CD34(+,肝窦毛细血管化)。结论:本例送检样本符合脾脏Burkitt淋巴瘤伴肝细胞癌组织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
常静宗哲祖可佳刘晖王欣欣吕福东
关键词:脾脏BURKITT淋巴瘤肝细胞癌形态学免疫表型
5050例肺结核病患者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4
1999年
目的总结肺结核病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其与联合化疗方案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5050例肺结核患者的病理学改变,并对HSP、HRS和HRZS三种不同联合化疗方案与各型肺结核病理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经HRS和HRZS治疗的病例中,干酪空洞和纤维空洞手术切除率明显下降,与HSP联合化疗方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HSP、HRS和HRSP化疗方案治疗后,结核球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26.82%(897/3345)、41.24%(464/1125)和47.8%(277/580),呈现上升趋势(P<0.01)。并发现42例净化性空洞患者。结论并用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的联合化疗对肺结核病理类型有一定影响,导致结核球比例上升,干酪和纤维空洞比例下降。
黄志英周冕吕福东
关键词:肺结核病理学药物疗法
HBV相关肝癌组织HBsAg和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中HBsAg和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HCC组织25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sAg、HNF4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结果在256例HCC癌组织中,发现HBsAg阳性12例(4.7%);在39例高分化、119例中分化和98例低分化肿瘤组织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20.5%、1.7%和2.0%,前组显著高于后两组(P〈0.05);HNF4α阳性百分比在高分化癌患者中为65.6%(21/32),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患者18.8%(3/16,P〈0.001);在12例HBsAg阳性癌组织中,HNF4α阳性11例(91.7%),而在选择的36例HBsAg阴性癌组织中,HNF4α阳性13例(36.1%, P〈0.05);在4例HBsAg阳性中分化和低分化HCC组织中,免疫组化显示GPC-3呈补丁样分布。结论 HBsAg在HBV相关HCC患者肿瘤细胞中的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低表达HNF4α有关。
朱云萌冯骥良宋晨朝张世杰孙琳孟令佳刘巨超薛冉赵苗苗吕福东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细胞核因子4Α
细胞角蛋白19/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表达模式与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复发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细胞角蛋白19/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CK19/GPC3)的表达模式与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了佑安医院2007年11月至2016年5月接受介入治疗的符合条件的251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K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CK19/GPC3表达模式、甲胎蛋白水平及Hep Par1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K19/GPC3表达模式(HR=1.634,95%CI为1.041~2.564,P=0.033)、组织学分级(HR=1.445,95%CI为1.037~2.014,P=0.030)、甲胎蛋白水平(HR=1.410,95%CI为1.042~1.908,P=0.026)、Hep Par1(HR=0.570,95%CI为0.349~0.930,P=0.025)4个因素为介入治疗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符合米兰标准的具有CK19^+/GPC3^+与CK19^-/GPC3^+表型的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治疗后较CK19-/GPC3-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
郑秀袁春旺崔雄伟吕福东赵大伟刘红刚冯骥良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角蛋白19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米兰标准
AIDS合并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2022年
目的总结AIDS合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7例AIDS合并H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并与同期HIV阴性的HCC患者(n=33)做对比分析。结果7例AIDS合并HCC中,3例共感染HBV,3例共感染HCV,1例合并脂肪性肝病。与HIV阴性HCC患者比较,HIV阳性组共感染HCV多见(P=0.022),肿瘤灶多发(P=0.003),门脉分支侵犯多见(P=0.011);另外,HIV阳性HCC肿瘤低分化,免疫组化高表达GPC3、Ki-67和P53(P=0.024、0.016、<0.001)。结论AIDS合并HCC患者多共感染HBV或HCV,病理分级高,肿瘤多灶和门脉侵犯常见。对于共感染患者应同时重视基础肝病和抗HIV治疗,规范复查、定期监测。
常静孙琳吕莉萍吕福东刘晖王欣欣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临床病理
HBV相关的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组织CK19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CK19)在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PCCCL)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1月一2014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术后病理活检证实为PCCCL的住院患者7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CK19、P53、CD34、GPC-3和HepPar-1表达。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Wilcoxon检验分析CK19阳性与阴性的PCCCL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在76例PCCCL组织中,CK19阳性9例(11.84%);在肿瘤直径大于3cm患者,CK19阳性患者发生肿瘤远端转移为60.0%(3/5),显著高于CK19阴性患者的8.7%(2/23,P〈0.05);经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K19阴性的PCCCL患者生存期为60W,显著长于CK19阳性的PCCCL患者(31W,P〈0.05)。结论PCCCL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可以起源于CK19阳性的肝前体细胞,也可能转化自趋于分化成熟的肝细胞。PCCCL组织CK19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车睿雯冯帅冯骥良刘巨超吕福东诸国华张士杰宋晨朝董昆廖孟涵
关键词:肝透明细胞癌细胞角蛋白19预后
GPC3对AFP阴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评价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血清甲胎蛋白(AFP)阴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linoma,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26例手术及179例肝穿刺活检的HBV相关HCC患者肝组织GPC3(GPC3L)的表达,并检测其血清AFP及血清GPC3(GPC3S)水平。结果 GPC3L可特异地表达于HCC细胞,而癌旁组织及肝硬化结节中无表达。手术切除的HCC组织中80.0%(341/426)为GPC3L阳性,且不同HCC分化程度之间GPC3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活检的HCC组织中74.9%(134/179)为GPC3L阳性。AFP≥400μg/L对诊断HCC的敏感度为25.4%。AFP阴性和AFP≥400μg/L的HCC患者GPC3L阳性率分别为77.4%(328/424)和81.2%(147/181)。GPC3L和AFP无相关性。在AFP<400μg/L组GPC3S为(12.63±1.63)μg/L,在AFP≥400μg/L组为(20.20±2.11)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2±0.32)μg/L,P<0.01。以GPC3Scut-off值为3.5μg/L,其在全部患者、AFP≥400μg/L和AFP阴性的HCC患者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4.6%和75.0%、54.6%和80.0%、80.0%和76.0%。结论 GPC3L可作为鉴别诊断AFP阴性HCC与肝硬化良性结节标志物,血清AFP与GPC3S的联合检测可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
武永乐李冰刘晖李鹏吕福东丁惠国
关键词:肝细胞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甲胎蛋白
围生儿死亡10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围生儿的死亡原因及其与胎盘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12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及佑安医院围生期死亡的尸检标本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胎死宫内76例及新生儿死亡32例,分析各器官及胎盘脐带的HE切片,观察胎盘脐带的病理改变。结果先天性宫内缺氧窒息和先天畸形均为胎死宫内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在胎死宫内及新生儿死亡中先天性宫内缺氧窒息分别占63.2%和78.1%,先天畸形分别占36.8%和21.9%。绒毛间质纤维化、细胞滋养细胞明显、干绒毛血管硬化、干绒毛闭塞性动脉内膜炎、绒毛膜羊膜炎及羊膜胎粪污染多见于胎死宫内的胎盘,与新生儿死亡胎盘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死宫内的胎盘中,绒毛合体细胞结节增多、细胞滋养细胞明显、干绒毛血管硬化及干绒毛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在因宫内缺氧窒息死亡胎盘和因畸形死亡胎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多见于因畸形死亡胎盘中,镜下可见到脐血管病变。结论围生儿尸检对于明确死因有重要价值,胎盘脐带的病理检查可为寻找死因提供证据。
刘晖李洪利徐妙生岳竹君宋晨朝王欣欣吕福东
关键词:围生儿尸检死因胎盘病理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胆管炎1例报告
2017年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合并自身免疫性胆管炎(AIC)临床上较罕见。本文中报道的患者以口干、转氨酶升高为首发表现,经实验室检查及肝穿刺活检诊断为AIC。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未提示肝外胆管病变,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见肝内外胆管节段样狭窄,最终确诊为PSC合并AIC,现将此病例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黄红赵鸿王艳李俊吕福东王贵强霍娜
关键词: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硬化性原发性
自身抗体阳性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阳性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临床及肝脏病理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临床确诊并经肝穿刺病理证实的DILI患者130例,统计临床资料、肝脏生化结果 、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观察光镜下病理改变,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自身抗体阳性患者53例,阴性患者77例。其中,伴自身抗体产生者女性占88.7%,明显高于自身抗体阴性者的61.0%(P=0.001);自身抗体阳性者的发病年龄明显年长于阴性者(P=0.001);患者病程、用药种类、临床表现(包括皮疹、发热、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肝脏生化指标(包括ALT,AST,TBi L,GGT,ALP)以及所表现的病理类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身抗体阳性者小叶炎症坏死的程度及汇管区炎症程度均较阴性者重(P〈0.01),其凋亡小体的数量亦明显增多(P=0.012),且浆细胞浸润更多见(P=0.000)。结论 与无自身抗体产生的患者比较,伴自身抗体产生的DILI患者女性更多见,更为年长,在病理上,其小叶内炎症坏死程度、汇管区炎症均较重,凋亡小体和浆细胞更为丰富。
刘晖孔贺利张世杰孙琳吕福东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自身抗体病理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