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代锋

作品数:87 被引量:285H指数:9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海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1篇基因
  • 42篇多态性
  • 37篇多态
  • 23篇基因多态性
  • 22篇酶链反应
  • 22篇聚合酶
  • 2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2篇合酶
  • 19篇黎族
  • 19篇汉族
  • 18篇血管
  • 18篇血管紧张
  • 18篇血管紧张素
  • 18篇紧张素
  • 17篇血压
  • 17篇高血压
  • 16篇海南黎族
  • 13篇突变
  • 12篇血管紧张素转...
  • 12篇血管紧张素转...

机构

  • 79篇海南医学院
  • 26篇海南老年病医...
  • 25篇海南医学院附...
  • 8篇海南省人民医...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华南热带农业...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海南省边防医...

作者

  • 83篇周代锋
  • 63篇蔡望伟
  • 31篇张勇
  • 27篇云美玲
  • 25篇王镇
  • 20篇金水晶
  • 18篇王政
  • 16篇刘裕芬
  • 14篇王小英
  • 13篇张云霞
  • 13篇钟江华
  • 12篇习隽丽
  • 11篇蔡兰洁
  • 11篇周玉英
  • 10篇王红霞
  • 9篇郑茵
  • 8篇吴恳
  • 8篇王青松
  • 7篇邝宇
  • 7篇黎海文

传媒

  • 19篇海南医学院学...
  • 9篇中国热带医学
  • 6篇海南大学学报...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华医学遗传...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大学教育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新校园(上旬...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14篇2009
  • 3篇2008
  • 1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黎族、汉族扩张型心肌病与ACE基因多态性研究
云美玲李天发郑茵周代锋徐波欧阳鹏飞
扩张型心肌病是家系常见多发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点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导致死亡和心脏移植的主要基础疾病,其基本特点是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室扩大和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合...
关键词:
关键词:心肌疾病基因标志
NPPB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脑钠肽基因(NPPB)的RS3753581突变位点与海南黎族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特异性等位基因PCR方法对海南626例黎族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及616例黎族健康人(对照组)的NPPB基因RS3753581突变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基因型频率以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观察组突变位点RS3753581的CC、CA、AA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分别为89.7%(562/626)、7.5%(47/626)、2.8%(17/626),对照组分别为98.0%(604/616)、1.0%(6/616)、1.0%(6/6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6,P=0.027<0.05)。观察组C、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3.5%(1 170/1 252)、6.5%(82/1 252),对照组分别为98.5%(1214/1 232)、1.5%(18/1 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5,P=0.009<0.05)。结论脑钠肽基因突变位点RS3753581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高血压病具有相关性。
范美竹云美玲周代锋李天发黄珊李继科欧阳鹏飞
关键词:黎族原发性高血压病基因多态性
海南汉族高血压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海南汉族106例高血压患者和97例汉族正常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检测,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结果显示:高血压组DD,DI,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0%,28.3%,55.7%;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2%,69.8%.正常对照组DD,DI,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5%,44.3%,40.2%;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7.1%,62.8%.两组之间的DD,DI,II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D等位基因频率都比I等位基因频率低;ACE基因I/D多态性与汉族高血压的发病有相关性,是汉族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基因.
云美玲钟江华金水晶张勇周代锋王红霞蔡望伟
关键词:ACE基因多态性
海南汉族、黎族人类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4533G/A多态性比较研究
2007年
采用盐提取法提取汉族、黎族人群中白细胞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检测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 1)-4533 G/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用χ2检验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185例汉族和190例黎族人群中,ERCC 1-4533 G/A多态性位点有GG,GA,AA 3种基因型,汉族、黎族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027),178(0.962),2(0.010)和6(0.031),182(0.958),2(0.011),汉族、黎族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08,0.492和0.511,0.489.ERCC 1是人类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水平与卵巢肿瘤、消化道肿瘤的耐药性有关.海南汉族、黎族人群中ERCC 1-4533 G/A多态性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郑小桃蓝永洪蔡望伟周代锋林琼莲钟南田
关键词: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多态性核苷酸切除修复
海南黎族高血压ACE基因多态性研究
云美玲钟江华金水晶张勇周代锋王红霞蔡望伟刘裕芬黎海文李宗奇王镇
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探讨海南黎、汉族高血压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②采用PCR检测高血压患者经典危险因素,探讨海南地区黎族、汉族高血压人群ACE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③采用...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超声心动图ACE基因黎族
CETP基因I405V多态性与海南百岁人群长寿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海南人群CETP基因I405V突变位点多态性与长寿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海南省276例百岁老人及301例健康对照人群全血DNA,利用AS-PCR的方法检测CETP基因I405V突变位点的多态性,并利用SPSS13.0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405V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χ2=31.954,P<0.001;χ2=29.395,P<0.001)。结论 CETP基因I405V突变位点多态性与海南长寿有着显著关联,等位基因I可能与长寿密切相关,而突变型等位基因V可能对机体的衰老有促进作用。
张云霞周代锋王颖耿秋月杨文明李美英焦解歌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6个多态位点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了解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qIB等6种突变的多态性与海南汉族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针对CETP基因TaqIB、I405V、D442G、R451Q、A373P和I14A多态位点设计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301例海南汉族正常对照组、334例海南汉族CHD患者中CETP基因多态位点进行了检测,统计各基因型频率,计算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和CHD组中,TaqIB多态位点均可检测出B1B1、B1B2、B2B23种基因型。正常对照组B1B1、B1B2、B2B2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为45.18%、39.87%、14.95%,B1和B2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65.12%、34.88%;CHD组B1B1、B1B2、B2B2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为51.50%、31.74%、16.77%,B1和B2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67.37%、32.63%。②I405V突变位点可检测出Ⅱ、Ⅳ、VV3种基因型。正常对照组Ⅱ、Ⅳ、VV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为15.95%、48.50%、35.55%,Ⅰ和Ⅴ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40.20%、59.80%;CHD组Ⅱ、Ⅳ、VV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为15.27%、35.33%、49.40%,Ⅰ和Ⅴ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32.93%、67.07%。③D442G突变位点可检测出DD、DG2种基因型。正常对照组DD、DG2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为95.35%、4.65%,D和G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97.67%、2.33%;CHD组DD、DG2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为63.47%、36.53%,D和G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81.74%、18.26%。④正常对照组和CHD组中均未检测到R451Q、A373P和I14A3种突变类型。⑤正常对照组与CHD组I405V和D442G2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多态位点在正常对照组与CHD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405V和D442G的多态性与海南汉族CHD显著相关。I405V多态位点V等位基因、D442G多态位点G等位基因是海南汉族CHD的易感基因,而I405V多态位点I等位基因对其有保护作用。D442G多态位点DG基因型可使海南汉族人群CHD的发病危险性显著增加。
周代锋云美玲蔡望伟张勇习隽丽王镇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DNA多态性汉族
CETP基因I405V突变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再探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以百岁老人为健康对照对CETP基因I405V突变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进行再探讨。方法: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334例海南汉族CHD患者及276名百岁健康老人CETP基因I405V突变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利用SPSS13.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I405V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5.923和28.885,P均<0.001)。结论:CETP基因I405V突变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有着显著关联性,等位基因I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而突变型等位基因V可能是冠心病易感基因。
周代锋张勇蔡苗麦明晓张云霞
关键词: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海南省黎、汉族人群体内SOD和GSH-PX活力测定结果分析
1994年
本文分别测定了141例黎族和52例汉族健康成人红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全血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进行了比较,结果经u检验,黎族人群SOD和GSH-PX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汉族人群.
周玉英周代锋葛琦
关键词:过氧化脂质黎族汉族
海南黎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海南黎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60例海南黎族动脉硬化患者组及276例黎族健康人对照组的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分别检测DD、DI、II3个亚组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MIMT)。结果(1)动脉硬化组DD、DI、II基因型频率为15.0%、37.3%、47.7%;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3.7%及66.3%。对照组DD、DI、II基因型频率17.8%、40.6%、41.7%,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8.0%及62.0%。两组间DD、DI、II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脉硬化组在年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OR=2.14)、apoA(OR=360.39)、收缩压(OR=1.21)、舒张压(OR=1.08)、ACEDD基因型(OR=0.30)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相关(P〈0.05)。ACEDD型亚组的MIMT比DI和II型亚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ACEDD基因型增加了颈动脉硬化易感性,是海南黎族高血压并动脉硬化患者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早期预测因子.
郑茵云美玲曾渝张勇金水晶王镇周代锋王利蔡望伟刘裕芬吴恳徐波
关键词:肽基二肽酶A基因表达高血压动脉硬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