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镇 作品数:39 被引量:91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海南省干部疗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海南黎族冠心病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海南黎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海南黎族150例CHD患者(CHD组)和15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进行检测,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结果:CHD组DD、DI、II基因的频率分别是24.7%、32.7%、42.6%;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0%、59.6%;正常对照组DD、DI、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0%、44.0%、42.0%,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0%、64.0%;2组之间的DD、DI、II基因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I/D多态性与黎族CHD有显著关联,是海南黎族CHD的主要致病基因。早期应用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防治,有十分重要意义。 云美玲 郑茵 钟江华 曾渝 李天发 张勇 金水晶 王镇 刘裕芬 孔月琼 刘先霞 顾申红 王红霞 周代锋 蔡望伟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ET-1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基因K198N、G8002A、+138A/-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引物特异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SSP)方法分别检测98名海南籍黎族EH患者及244名海南籍黎族血压正常者组的ET1基因的+138A/-,K198N,G8002A位点多态性,基因频率采用基因计数法计算。研究对象与Hardy-Weinberg平衡的符合程度及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用χ2检验。以上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籍黎族EH组+138A/-位点的4A3A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3.1 vs37.3)(P<0.001),高血压组中4A(+138/-)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8.6 vs 15.78)(P=0.003)。海南籍黎族EH组K198N位点的GT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在正常对照组(53.1%vs37.3%)(χ2=6.595,P<0.05)。EH组G8002A位点的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4.7%vs 25.0%)(P<0.05)。结论 ET-1基因+138A/-、K198N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EH相关,ET-1基因+138A/-位点的4A3A基因型和4A等位基因、K198N位点的GT基因型、G8002A位点的A等位基因与海南黎族人EH相关,4A3A基因型、GT基因型、A等位基因可能是黎族EH发生的危险因素。 王镇 张勇 吴恳 金水晶 苏娅 周代峰 邱逸敏 黄玲 晏辉芳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内皮素-1 基因多态性 黎族 海南省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危险因素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海南省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对海南省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非糖尿病脑卒中组及糖尿病无卒中组的临床病历资料(患者的基本资料、体重指数、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脂质代谢水平和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并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67%)高于非糖尿病脑卒中组及糖尿病无卒中组(P<0.05)。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以缺血性脑梗死多见(83%),更容易出现肢体偏瘫(P<0.01)和失语(P<0.05)。血脂、血糖、尿酸、纤维蛋白原的水平高于糖尿病无卒中组和非糖尿病脑卒中组(P<0.05)。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和餐后血糖水平与脑梗死显著相关(OR分别为0.59、2.29、0.78、2.31和0.06)。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时有特征性临床表现模式,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纤维蛋白原是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影响预后。 张勇 吴恳 金水晶 周代锋 张云霞 陈少华 李林江 王镇 习隽丽 陈照清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 脑卒中 海南汉族人群AG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AGT基因T174M和M235T多态性与海南汉族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334例海南地区汉族CHD患者和193例海南汉族正常对照组中AGT基因T174M、M235T多态位点进行了检测,分析两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M235T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在海南汉族正常对照组和CHD患者组之间存在差异(χ2=4.314,P=0.038);T174M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在汉族正常对照组和CHD患者组之间也存在差异(P=0.047,Fisher确切概率法)。结论:AGT基因T174M、M235T多态性与海南汉族人群CHD均相关,M235T多态位点235M等位基因是海南汉族人群CHD的易感基因,T174M多态位点174TT和174MM基因型可使海南汉族人群CHD的患病危险性增加。 周代锋 张勇 陈少华 李林江 王镇 习隽丽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DNA多态性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ACE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ACE基因插入/缺失(D/I)多态性在海南汉族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PCR方法对ACE基因D/I多态性进行检测,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其等位D、I基因频率,同时检测其血脂、载脂蛋白、血压及颈动脉硬化状况等指标,分析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DD、DI、II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高血压、ApoA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无关。 张勇 王镇 吴恳 云美玲 郑茵 钟江华 金水晶 刘裕芬 孔月琼 刘先霞 顾申红 周代锋 蔡望伟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ACE基因 多态性 海南汉族冠心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海南汉族冠心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海南汉族150例冠心病患者和150例汉族正常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检测。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结果冠心病DD,DI,II基因的频率分别是23.3%,45.4%,31.3%;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6.0%,54.0%。正常对照组DD、DI、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3%,42.0%,44.7%,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3%,65.7%;两组之间的DD、DI、II基因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年龄、血压、体重指数(BMI),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汉族CHD组性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汉族CHD组、甘油三酯(TG)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汉族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多态性与汉族冠心病有显著关联,是汉族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基因,ACE缺失多态性是汉族的独立危险因素。 云美玲 钟江华 郑茵 张勇 金水晶 王镇 刘裕芬 孔月琼 刘先霞 顾申红 周代锋 蔡望伟关键词:冠心病 ACE基因 多态性 高血压并动脉硬化ACE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危险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60例海南黎族高血压并动脉硬化患者及276例黎族正常人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分别检测DD、DI、II3个亚组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MIMT)。结果(1)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组DD、DI、II基因型频率为15.0%、37.3%、47.7%;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3.7%、66.3%。正常对照组DD、DI、II基因型频率17.8%、40.6%、41.6%,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8.0%、62.0%。两组之间DD、DI、II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组在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OR=2.14)、ApoA(OR=360.39)、SBP(OR=1.21)、DBP(OR=1.08)、ACEDD基因型(OR=0.30)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病存在联系(P<0.05)。ACEDD型亚组的MIMT比DI和II型亚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ACE基因型缺失型具有颈动脉硬化易感性,可能是海南黎族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早期预测因子。 徐波 云美玲 郑茵 曾渝 张勇 金水晶 王镇 周代锋 王利 蔡望伟 刘裕芬 吴恳 王小虹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黎族 高血压 动脉硬化 广州市某大型医院ICU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大型医院ICU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提高ICU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强ICU护理的整体管理水平。方法:通过自制评价量表,对广州市某医院ICU病房的500例次患者进行评价,比较分析患者满意度、ICU滞留时间和护士满意度等。结果:患者满意率由2009年1-3月的83%提升到4-6月的92%;患者ICU滞留时间由4.4±3.6天缩减到3.8±2.3天;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查中,认为工作时过于疲劳者由38%减少到11%。结论:通合理排班、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可保证护理质量,缩短患者ICU滞留时间。 苏娅 张勇 金水晶 吴恳 李光杰 王镇关键词:护理管理 海南黎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海南黎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60例海南黎族动脉硬化患者组及276例黎族健康人对照组的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分别检测DD、DI、II3个亚组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MIMT)。结果(1)动脉硬化组DD、DI、II基因型频率为15.0%、37.3%、47.7%;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3.7%及66.3%。对照组DD、DI、II基因型频率17.8%、40.6%、41.7%,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8.0%及62.0%。两组间DD、DI、II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脉硬化组在年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OR=2.14)、apoA(OR=360.39)、收缩压(OR=1.21)、舒张压(OR=1.08)、ACEDD基因型(OR=0.30)与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相关(P〈0.05)。ACEDD型亚组的MIMT比DI和II型亚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ACEDD基因型增加了颈动脉硬化易感性,是海南黎族高血压并动脉硬化患者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早期预测因子. 郑茵 云美玲 曾渝 张勇 金水晶 王镇 周代锋 王利 蔡望伟 刘裕芬 吴恳 徐波关键词:肽基二肽酶A 基因表达 高血压 动脉硬化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突变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建立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6种常见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方法:应用针对CETP基因TaqIB(G→A)、I405V(A→G)、D442G(A→G)、R451Q(G→A)、A373P(G→C)和I14A(G→A)这6种常见的突变位点设计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海南汉、黎族人群中CETP基因突变类型进行了检测,同时对经上述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的样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在海南汉、黎族人群中,TaqIB(G→A)突变位点可检测出GG、GA、AA3种基因型,I405V(A→G)突变位点可检测出AA、AG、GG3种基因型,D442G(A→G)突变位点可检测出AA、AG2种基因型,但在海南汉、黎族人群中未检测到R451Q(G→A)、A373P(G→C)和I14A(G→A)3种突变类型,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鉴定的CETP基因突变的基因分型结果与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符合。结论: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操作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作为鉴定CETP基因突变类型的可行方法。 周代锋 蔡望伟 云美玲 张勇 习隽丽 王镇关键词: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 等位基因特异性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