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善
- 作品数:21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 2003年
- 张理周德善左朝晖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术后并发症
-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方法的探讨
- 1994年
- 对93例恶性黑色素瘤的追踪观察以及对其生存率的分析,3年生存率61.01%,5年生存率36.35%,10年生存率12.80%。局部扩大切除术组明显优于未手术组,局部扩大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组明显优于局部扩大切除术组(p=0.0000)。而在同种术式下行免疫、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与单纯手术对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主张对病灶厚度大于lmm的恶性黑色素瘤,宜作局部扩大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可辅以免疫及化疗,对已清除区域淋巴结的术野辅助放疗,可减少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 阳永忠陈韵周德善虞仁和
- 关键词:外科手术免疫疗法放射疗法药物疗法黑色素瘤
- 中段胰腺切除治疗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中段胰腺切除治疗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4例行中段胰腺切除术的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圆满成功,无手术死亡案例出现,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1例胰瘘,2例消化道出血,1例腹腔积液,2例新发糖尿病。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健在,且身体状况显示良好。结论中段胰腺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黄波吴飞跃周德善康忠诚
- 关键词:胰腺良性肿瘤
-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0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03年
- 周德善罗建红
- 关键词:乳腺癌
- 肝内胆管癌的治疗和预后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的诊治方法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86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肝切除加肝十二脂肠韧带淋巴结常规清扫组(A组)42例,单纯肝切除组(B组)44例,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A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1%、35.21%和20.93%;B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9.82%、2.31%和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切除加淋巴结清扫与预后显著相关,47例淋巴结阴性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9.21%、26.21%和20.11%;39例淋巴结阳性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21%、11.21%和0%,2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切除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对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转移预防性清扫和积极治疗,可延长肝内胆管癌病人的生存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 罗建红左朝晖莫胜川吴飞跃欧阳永忠周德善周征宇
- 关键词:胆管肝内预后
- 外科治疗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120例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B超、CT或MRI检查,并行DSA 8例,IVP 28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88例,姑息性切除18例,未切除14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1例,切口感染9例,腹腔感染6例,切口裂开5例,术后出血4例,肠梗阻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7%(38/120)。88例肿瘤根治性切除者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91.2%和25.1%,姑息性肿瘤切除者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4.1%、27.7%和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超、CT、MRI和血管造影对判断肿瘤周围器官是否受累和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提高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生存率的最重要的手段,联合脏器切除能提高肿瘤的完整切除率,良好的手术技能是提高手术切除率的关键。
- 汤明左朝晖莫胜川江勃年周征宇周德善陈菊英欧阳永忠
-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附8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8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处理。 结果 辅助检查中CT诊断率为 93.9% ,肿瘤完全切除率为 5 0 % ( 4 1/ 82 )。完全切除的 4 1例中 ,术后复发 2 1例 ,再手术的 2 0例中 ,12例肿瘤完全切除。 结论 腹部无症状肿块是本病主要特征。CT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
- 周德善张理莫胜川
-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影像学特点手术治疗
- 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症行肝脾联合切除术后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肝脾联合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HCC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2组:肝脾联合切除58例(A组),单纯肝癌切除68例(B组)。比较两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及免疫功能状况。结果术后7 d血清总胆红素A,B组分别为(25±6)μmol/L和(38±12)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7 d,A组和B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分别为(49.8±35.8)U/L和(71.8±57.4)U/L,(45.6±39.3)U/L和(61.4±41.2)U/L,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B组两个月后CD4和CD4/CD8分别为(41.7±4.2)和(32.6±3.5),(1.9±0.21)和(1.1±0.1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24%(10/58)和16.18%(11/68),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3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0%(14/28)和32.26%(10/31),37.50%(3/8)和20.0%(2/1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脾联合切除治疗HCC伴脾功能亢进可促进机体T细胞亚群恢复平衡,改善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并可减轻术后肝脏胆红素代谢的负担,促进肝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不增加,3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提高。
- 左朝晖张柏和姜小清谭春祁莫胜川欧阳永忠周德善
-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
- 胰头癌治疗的分析
- 探讨胰头癌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6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8例,扩大胰十二指切除术30例,胆肠Roux-Y吻合术18例。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
- 左朝晖欧阳永忠周德善莫胜川谭春祁江勃年王心见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诊治
- 目的手术治疗是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复发性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发展转归与原发性肝癌无异。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4例复发肝癌的临床资
- 左朝晖谭春祁莫胜川周德善欧阳永忠梁赵玉古善智柴小立许若才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复发性肝癌术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