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钰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综合客运枢纽机动车流量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在综合客运枢纽规划中,机动车交通流量预测是枢纽对外交通组织的核心部分,是有效控制枢纽对城市交通影响的前提基础,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枢纽机动车交通流量预测的系统方法。鉴于此,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特征,充分考虑枢纽内交通换乘、商业及办公后,提出一种较为系统的预测方法。首先分析综合客运枢纽的基本功能和换乘类型,并以此为基础解析了枢纽内机动车交通需求的构成和特征;接着给出了机动车交通流量预测的基本流程,并系统地提出预测模型;最后针对模型中的参数给出了保障模型适用性和准确性的建议与措施。
- 周本钰
- 关键词:综合客运枢纽客运量预测交通换乘
- 实时定点停靠公交站通行能力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按照停靠组织方式的不同,将现有多泊位公交站划分为:独立停车位定点停靠公交站、顺序进出站依次停靠公交站以及交叉进出站自由停靠公交站。以上述3种公交站各自停靠特征的对比分析为基础,以改善公交站内交通组织秩序、减少车辆站内延误、提高公交站通行能力为目标,提出以站台实时智能引导、乘客实时定点排队与车辆实时定点停靠为核心的实时定点停靠公交站。通过分析实时定点停靠公交站内车辆停靠特征,定义了平均泊位延误,进而给出了系统下车队队长概率分布的模型以及不同队长对应的车队延误计算方法,最后提出实时排队诱导系统下多泊位公交站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车队通过数法。文章的最后利用成都常规公交站实测数据,标定了实时排队诱导系统下多泊位公交站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中的参数,分析了实时排队诱导系统在提升多泊位公交站通行能力上的效果。
- 刘昱岗范天文张擎周本钰
- 关键词:智能公交公交站通行能力
- 公交站即时排队诱导系统被引量:2
- 2013年
- 针对公交停靠站对车流与客流排队诱导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无线射频定位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以车辆即时-定点停靠与公交站牌智能指示为核心的公交站即时排队诱导系统;分析公交站现行停靠方式的种类及其优缺点、公交站引导设施的现状及问题,介绍了公交站即时排队系统的设计功能、主体结构及功能实现流程;依据专业基础及实践经验,从管理制度和控制技术两个方面提出了保证该系统有效运行的措施。
- 刘昱岗周本钰
-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交停靠站
- 多泊位公交站实时排队诱导系统设计与通行能力研究
- 公交优先是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优选措施。城市地面常规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具有投资节约、运行灵活、覆盖广泛、适用性强等特点。公交站作为公交运行的控制性节点,是最基本的交通瓶颈,是公交设施供给能...
- 周本钰
- 关键词:公共交通通行能力
- 文献传递
- 公路货运需求灰色-组合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现行公路货运需求的预测方法[1]是在现有公路货运量(或周转量)的基础上,通过公路运输需求曲线的趋势外延来描述其发展变化,本文称之为直接预测法。上述方法对公路货运需求的派生性以及不同货运方式之间的协同与竞争作用考虑不足。货运需求是由社会发展派生而来,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人口等的影响;同时货运需求是公路还与其他货运方式(如铁路和水运等)共同承担的,它们是相互联合又彼此竞争的关系。考虑到以上不足,本文在灰色关联度的理论基础上,综合考虑公路货运需求外部因素,提出一种间接预测方法--灰色-组合预测法。文章首先给出了灰色关联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灰色-组合关联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相对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接着分析了公路货运需求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然后利用该方法对现有数据进行了实例演算,最后通过演算结果分析,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 刘昱岗周本钰
- 关键词:公路运输公路货运量
- 基于平均出行时间最小化的环线地铁隔站停靠模型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现行地铁"站站停"停靠方式在节约乘客平均出行时间上的不足,对于站点布局已经确定的地铁环线,提出了基于环形地铁线路上乘客平均行程站点数概率分布,以缩短乘客平均出行时间为目标的隔站停靠的组织方法。通过解析地铁出行过程,在分析地铁环线运营组织及客流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给出地铁环线上乘客平均行程站点数概率分布,并建立了以乘客平均出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地铁隔站数优化模型。通过示例演算,得到了乘客平均出行时间与最优隔站数的基本关系,分析了相关参数的灵敏度,验证了地铁环线隔站停靠的可行性。
- 刘昱岗周本钰
- 关键词:地铁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