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珩

作品数:17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镇痛
  • 5篇术后
  • 5篇术后镇痛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2篇疼痛
  • 2篇剖宫产
  • 2篇自控镇痛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患者自控镇痛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腹横肌
  • 2篇腹横肌平面阻...
  • 1篇单剂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机构

  • 14篇中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5篇周珩
  • 9篇邓娜
  • 7篇刘炜炜
  • 6篇梁佐迪
  • 6篇蔡大升
  • 3篇吴云飞
  • 2篇徐惠绵
  • 2篇孙文冲
  • 1篇许崇安
  • 1篇冯俊
  • 1篇宋英杰
  • 1篇裴凌
  • 1篇樊华
  • 1篇金锋
  • 1篇王超奇
  • 1篇王晓鸥
  • 1篇于一冰
  • 1篇于灏

传媒

  • 8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循证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应用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患者132例,均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均采用0.75%布比卡因2 mL和10%葡萄糖注射液1 mL重比重液。其中,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加入吗啡200μg行术后镇痛者45例(蛛网膜下腔组),术毕于硬膜外腔推注吗啡2 mg行术后镇痛者48例(硬膜外组),术前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和腰—硬联合麻醉同时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者39例(TAP+PCIA组),镇痛效果不佳时可静脉注射吗啡。结果各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均>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TAP+PCIA组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各组术后24 h内首次静脉追加吗啡时间以及静脉追加吗啡的使用量比较,P均<0.05。各组术后2、4、8 h疼痛评分比较,P均>0.05;各组术后12、16、20、24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TAP+PCIA镇痛可大幅减少静脉吗啡使用量,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可更加有效控制术后疼痛。
周珩梁佐迪刘炜炜蔡大升
关键词:术后镇痛剖宫产术腹横肌平面阻滞
静脉单剂量氯胺酮对剖宫产单次腰麻后镇痛有效性的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氯胺酮用于剖宫产术后临床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PubMed、Springer、EBSCO、CNKI 和CBM 等数据库,查找关于单次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予静脉单剂量氯胺酮注射、术后镇痛效果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1990 年1 月1 日至2018 年3 月17 日。按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3 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435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静脉单剂量注射氯胺酮可显著降低产妇术后2 h[均数差=-1.26,95%可信区间(-1.88,-0.63),P<0.000 1]和12 h[均数差=-2.22,95%可信区间(-3.74,-0.70),P=0.004]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但1 h[均数差=-3.21,95%可信区间(-9.27,2.84),P=0.30]和3 h[均数差=-1.41,95%可信区间(-3.52,0.69),P=0.19]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剂量静注氯胺酮能显著减少术后第一天[均数差=-86.48,95%可信区间(-128.52,-44.43),P < 0.000 1]及第二天[均数差=-12.23,95%可信区间(-22.80,-1.67),P=0.02]静脉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双氯芬酸的累计使用量。氯胺酮组术后首次要求使用镇痛药物时间明显延长[均数差=59.68,95%可信区间(43.98,75.38),P<0.000 01]。氯胺酮组术后瘙痒[均数差=0.55,95%可信区间(0.32,0.95),P=0.03]及寒战[均数差=0.07,95%可信区间(0.01,0.71),P=0.02]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但产妇术后幻觉发生率明显增高[均数差=2.65,95%可信区间(1.23,5.69),P=0.01]。在术后恶心[均数差=0.70,95%可信区间(0.49,1.01),P=0.06]、呕吐[均数差=-0.77,95%可信区间(0.54,1.11),P=0.17]、头痛[均数差=1.29,95%可信区间(0.27,6.14),P=0.75]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静脉单次注射氯胺酮可显著增强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减少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并
孙文冲周珩裴凌
关键词:氯胺酮剖宫产腰麻META
EGFR和VEGF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表皮生长因子(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EGFR和VEGF蛋白在40例SCC皮肤和20例正常皮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在SCC组和正常皮肤组的标本中,EGFR和VEGF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7.5%、85.0%和15.0%、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和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SCC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相关,也可能作为SCC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理论依据。
邓娜周珩许崇安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表皮生长因子
腹横肌平面阻滞在乳房再造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壁皮瓣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横肌平面阻滞置管间断注射局部麻醉药术后镇痛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48h镇痛效果、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及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腹横肌平面阻滞组术后镇痛效果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相当,但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和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却远低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结论腹壁皮瓣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术后应用腹横肌平面阻滞置管镇痛可提供与传统术后镇痛方法相当的镇痛效果,同时又具有传统术后镇痛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周珩邓娜梁佐迪刘炜炜蔡大升
关键词:术后镇痛乳房再造腹横肌平面阻滞
大肠癌组织MMP-7表达与淋巴结和肝转移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大肠癌(其中淋巴结转移33例,肝转移30例)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发现MMP-7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关。认为MMP-7的过度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促进效应,MMP-7的检测对评估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有重要意义。
周珩吴云飞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金属蛋白酶类
两种患者自控无痛分娩方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产科患者自控无痛分娩方法的选择及其效果和安全性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的无痛分娩镇痛前和镇痛后5 min、10 min,30 min、1 h及宫口开全的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比两组镇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以及新生儿1 min和10 min Apgar评分。结果两组均可缓解宫缩痛,但PCEA组优于PCIA组(P<0.05)。PCEA组未发生呼吸抑制、镇静和低血压,PCIA组仅有1例发生呼吸抑制(P>0.05)。两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1 min和10 min的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PCEA组催产素使用率高于PCIA组(P<0.05)。结论无痛分娩过程中PCEA效果优于PCIA,且不提高产妇镇痛相关并发症,但对于硬膜外穿刺困难和禁忌证的患者,PCIA可作为另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周珩邓娜梁佐迪刘炜炜蔡大升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科患者自控镇痛
FANCD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FANCD2蛋白的表达,探讨AML的发病机制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15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四医院血液科收治的AML患者10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FANCD2蛋白的表达。结果本组108例AML患者骨髓标本中,FANCD2蛋白在AML初诊组、完全缓解组、复发组及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3.0%、5.0%和71.4%;初诊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与复发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NCD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可作为AML诊断或预后评估的检测指标,与AML的发生、复发相关。
邓娜娄晔于一冰周珩樊华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组化范可尼贫血
头皮神经阻滞在颅脑外科术后镇痛中应用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头皮神经阻滞(SNB)在颅脑外科术后镇痛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开颅手术的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SNB术后镇痛者31例(SNB组),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者40例(PCIA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NB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与PCIA组相当,但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和术后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PCIA组(P<0.05)。结论颅脑外科术后SNB镇痛可以提供与传统镇痛方法相当的镇痛效果,同时,也具备传统镇痛方法不具备的优势。
周珩邓娜梁佐迪刘炜炜蔡大升
关键词:术后镇痛颅脑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双膦酸盐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相关并发症中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骨转移患者应用双膦酸盐治疗的疗效,以及比较应用和未应用双膦酸盐患者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及骨痛的发生率。结果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均可以有效的降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骨并发症的发生率。唑来膦酸较帕米膦酸二钠可以为骨转移患者提供更多的益处。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发生骨转移,引起骨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双膦酸盐可以有效降低骨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邓娜周珩于灏
关键词:双膦酸盐恶性肿瘤骨转移
患者自控皮下镇痛在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中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在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四医院收治的121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分为PCSA镇痛(PCSA组)31例,口服吗啡缓释片镇痛(吗啡组)50例,芬太尼透皮贴镇痛(芬太尼组)40例。对比分析各组患者镇痛效果和镇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CSA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爆发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及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SA组患者镇痛后1周VAS评分与吗啡组及芬太尼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SA尽管便携度略逊一筹,但其可为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提供恒定满意的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邓娜周珩王晓鸥
关键词:癌性疼痛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