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彤

作品数:58 被引量:337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7篇机械工程
  • 5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6篇角膜
  • 26篇激光
  • 17篇准分子
  • 17篇准分子激光
  • 17篇近视
  • 17篇分子
  • 14篇手术
  • 13篇屈光
  • 11篇飞秒
  • 10篇散光
  • 10篇像差
  • 8篇术后
  • 8篇磨镶术
  • 8篇LASIK
  • 7篇飞秒激光
  • 6篇原位
  • 6篇屈光手术
  • 6篇近视眼
  • 6篇角膜磨镶术
  • 5篇术前

机构

  • 49篇天津市眼科医...
  • 13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南开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光电信息技术...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天津市眼科研...

作者

  • 58篇左彤
  • 55篇王雁
  • 31篇耿维莉
  • 30篇金颖
  • 11篇赵堪兴
  • 9篇侯杰
  • 9篇杨晓艳
  • 8篇张琳
  • 7篇王静
  • 7篇李晶
  • 7篇王璐
  • 7篇于金玲
  • 7篇王肇圻
  • 6篇谢丽丽
  • 6篇郭中梅
  • 5篇李智敏
  • 4篇薛超
  • 4篇祖培培
  • 4篇魏升升
  • 4篇刘丽清

传媒

  • 8篇中华眼视光学...
  • 6篇中华眼科杂志
  • 6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眼视光学杂志
  • 4篇眼科研究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光子学报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视眼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非球面性及其与角膜球差的关系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非球面性(Q值)及其与角膜球差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16例(116眼),年龄18—45岁,球镜度-1.25-10.75D,柱镜度0.00-3.50D。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对角膜前、后表面6、7、8、9mm直径下的Q值及角膜球差进行测量。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角膜前、后表面Q值与球差及其他参数的相关性,以及角膜前、后表面Q值的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建立角膜前、后表面相应范围Q值与球差的回归方程。结果在6~9mm取值范围下,角膜前表面Q值分别为-0.24±0.09、-0.29±0.09、-0.33±0.09和-0.39±0.10;后表面Q值分别为-0.12±0.12、-0.21±0.11、-0.30±0.10和-0.38±0.10。前表面Q值较后表面Q值偏向负值方向,6—8mm前后表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6.68、-3.46,P〈0.01)。6~9mm取值范围下,角膜前、后表面Q值均呈正相关(r=0.30、0.37、0.40、0.42,P〈0.01)。Q值与球差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6mm角膜直径下,前表面回归方程为SA=0.663Q+0.415,后表面回归方程为SA=0.159Q-0.177,前表面Q值为-0.60时,球差接近零。6-9mill取值范围下.前表面Q值与与柱镜度均呈正相关(r=-0.28、0.27、0.25、0.22,P〈0.05)。后表面7—9mm范围内的Q值与角膜厚度呈负相关(r=-0.18、-0.21、-0.24,P〈0.05)。Q值与年龄、性别、眼别无相关。结论近视眼角膜前、后表面均呈长椭圆形,前表面较后表面的长椭圆形特点更显著。Q值与球差存在正相关关系,Q值越负,球差越小。
侯杰王雁耿维莉金颖左彤
关键词:角膜近视Q值球差
折射/衍射球柱有晶体眼人工晶体的设计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提高白光下人眼的视觉质量,设计了一款折射/衍射球柱有晶体眼人工晶体(PIOL)。根据实际人眼的角膜地形图、眼内各组分的轴向间距和波前像差,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构建了个性化眼模型;然后,运用该模型,设计了球柱PIOL和折射/衍射球柱PIOL。研究表明:与球柱PIOL相比,折射/衍射球柱PIOL能够全面提高人眼的白光调制传递函数(MTF)和非中心波长下的MTF,有利于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研究还表明:折射/衍射球柱PIOL只需要在4 mm区域设计二元面就能够满足要求。最后,分析了加工工艺问题。折射/衍射球柱PIOL在先进视觉矫正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王肇圻饶丰王雁左彤赵堪兴
关键词:色差调制传递函数
飞秒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手术前后散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近年来新兴的屈光手术方式,其术后的视觉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散射光是一项评价视觉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不同屈光手术前后散射光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研究飞秒LASIK手术后散射光的变化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飞秒LASIK手术前后散射光的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飞秒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55例109眼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和6个月应用C—Quant散射光计量仪测量的散射光计量值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各时间点散射光计量值变化与术前年龄、等效球镜度、瞳孔大小和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关系,分析术后各时间点散射光计量值变化与残余角膜植床厚度(RBT)、RBT/CCT、切削深度、切削比、设定瓣厚度、角膜瓣直径、蒂宽、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飞秒LASIK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和6个月测得的散射光计量值分别为0.90_+0.19、1.10-+0.19、1.02_+0.18、0.96±0.16和0.94±0.15,各时间点间所测散射光计量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99,P=0.000),术后1周的散射光计量值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2,P=0.017),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术眼的散射光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9,P=0.437),术前和术后6个月散射光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7,P=0.062)。术前散射光计量值与年龄、等效球镜度、瞳孔大小和CCT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散射光计量值变化与切削深度均呈负相关(r=0.226、-0.228、-0.241,P〈O.05),与切削比均呈负相关(,=-0.149、-0.219、-0.255,P〈0.05)。结论飞�
刘洋辰王雁李晶左彤王璐鲍锡柳魏升升
关键词: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散射光
飞秒激光LASIK术后早期不同部位角膜敏感性变化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评估飞秒激光LASIK术后早期角膜中央和周边区敏感性的恢复情况。方法观察飞秒激光LASIK手术的患者40例(71只眼),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月、3月使用Cohet—Bonnet角膜知觉计检查角膜中央、上方、下方、鼻侧和颞侧五个部位的敏感性,统计方法采用Kruskal WallisH秩和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飞秒激光LASIK手术后早期,在五个测量部位,术后1周、1月、3月角膜敏感性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3月各个时间段,角膜上方敏感性均高于其他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中央区角膜敏感性小于其他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角膜敏感性与角膜中央切削深度、中央角膜厚度、术前等效球镜度无相关性(r=0.005;-0.105;0.03,P=0.97;0.38;0.80)。结论飞秒激光LASIK术后早期角膜敏感性明显下降,角膜瓣蒂所在位置的敏感性较其他位置下降程度低,中央区角膜敏感性的恢复慢于其他位置,角膜中央敏感性与中央切削深度、角膜中央厚度、术前等效球镜度无相关。
魏升升王雁耿维莉金颖左彤刘洋辰薛超
关键词:飞秒激光LASIK角膜敏感性角膜
显然验光与不同瞳孔直径下波前像差验光的比较
2012年
目的采用波前像差仪进行客观验光,比较分析显然验光与不同瞳孔直径下含有不同高阶成分的波前像差验光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1例(62眼),利用基于Hartmann.Shack原理的波前传感系统进行波前像差测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不同瞳孔直径下仅有离焦的屈光度,包含离焦及球差的屈光度和含有离焦、球差及二级球差的屈光度.并应用Friedman检验分析临床显然验光与这些波前像差验光屈光度的关系。结果2、3、4、5、6mm直径瞳孔下的波前客观屈光度分别与临床显然验光屈光度比较,仅含有离焦时的屈光度差异最小,球镜度差异的中位数分别为-0.540、-0.473、-0.422、-0.407、-0.29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9.29,P〈0.01);柱镜度差异的中位数分别为0.193、0.142、0.119、0.078、0.06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25,P〈0.01);平均散光轴差异的中位数分别为-2.41、-2.89、-3.03、-1.94、-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4.42,P〉0.05)。含有高阶成分的屈光度与临床显然验光差异较大。结论由波前像差计算得到的屈光度与瞳孔直径和高阶像差参与的多少有关。纳入较高阶球差后等效屈光度降低,较大瞳孔直径下无高阶像差参与的波前屈光度与临床显然验光较接近。波前验光散光轴向与主觉验光较接近。
左彤杨晓艳方利华耿维莉金颖
关键词:瞳孔验光波前像差屈光散光
角膜手术后眼模型的构建和人工晶状体设计被引量:3
2009年
根据角膜屈光手术前的角膜地形图、眼内各组分的轴向间距和波前像差,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构建了术前的个性化眼模型.结合角膜屈光手术后实际测量的波前像差,建立了术后个性化眼模型.运用该模型,为角膜屈光手术眼设计了双球面人工晶状体.研究表明:对于角膜屈光手术后人眼,用术后个性化眼模型计算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可靠.该模型还能够为术后眼设计矫正像散和其他高阶像差的人工晶状体,同时可以用来评估角膜手术联合白内障术后人眼的光学性能,以及手术中各类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饶丰王肇圻王雁左彤赵堪兴李博研
关键词: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眼视光学人工晶状体角膜屈光手术
基于波前像差的视网膜空间像调制度测定被引量:8
2007年
提出了一种计算复色光下人眼视网膜空间像调制度的方法.利用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测量的波前像差数据,求得眼睛光学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利用CSV-1000测试仪和VAF-1000视锐度测试仪分别测量同一只眼睛的全眼对比敏感度函数以及视锐度,由调制传递函数、对比敏感度函数以及视锐度之间的关联获得复色光下人眼视网膜空间像调制度曲线.结果表明:视网膜空间像调制度曲线与眼光学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无关,并且正常人眼(无视网膜疾病)的视网膜空间像调制度值相近.因此多眼的空间像调制度曲线的统计平均值可以作为标准,用来评判人眼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
王伟王肇圻王雁左彤
关键词:调制传递函数
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前弹力层下磨镶术前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研究
2011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前弹力层下磨镶术(SBK)前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变化的特点。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高度近视患者36例(65眼),年龄19~34岁,平均(22.9±3.6)岁,等效球镜度-6.375—12.50D,平均(-8.35±1.21)D,所有患者均行SBK。术前和术后1个月,应用眼反应分析仪(ORA)对患者的模拟Goldmann眼压(IOPg)、角膜补偿眼压(IOPcc)、角膜阻力因子(CRF)、角膜滞后量(CH)及内向压平时间(Timeln)和外向压平时间(TimeOut)进行测量和分析。应用配对t检验对手术前后IOPg、IOPcc、CRF、CH、Timeln、TimeOut和TimeOut—Timeln变化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多重回归和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变化的因素。结果术前IOPg、IOPcc、CRF、CH和TimeIn、TimeOut及TimeOut.Timeln分别为(17.5±3.0)mmHg、(17.6±2.9)mmHg、(11.1±1.4)mmHg、(10.5±1.3)mmHg、(8.0±0.4)ms、(18.6±0.2)ms和(10.7±0.4)ms,术后1个月分别为(12.4±3.5)mmHg、(16.4±3.3)mmHg、(7.0±1.2)mmHg、(7.5±1.0)mmHg、(7.2±O.5)ms、(18.4±0.2)ms和(11.2±0.5)ms。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4.2、3.5、28.1、24.9、17.4、16.2、-10.7,P均〈0.01)。aIOPg、aCRF与切削量(AD)呈正相关(r=0.247,P=0.047;r=0.298,P=0.016),而aIOPcc、aCH和/XTimeln、ATimeOut及a(TimeOut-Timeln)与AD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BK矫正高度近视会对角膜生物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术后角膜生物力学信号发生一系列变化,与激光切削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谢丽丽王雁左彤耿维莉金颖张琳
关键词:近视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角膜生物力学
LASIK手术对角膜前后表面非球面性的早期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患者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内非球面性的早期影响。方法对54例(107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行常规LASIK,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患者角膜前后表面6、7、8、9mm等不同直径的平均Q值进行测量,研究术前术后Q值的变化规律及各相应范围内Q值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前角膜前后表面形态随着角膜直径取值范围的增大,Q值负向增大,呈椭球形的特点,前后表面Q值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越近周边越显著,Q值与屈光度间无相关性,角膜后表面7、8、9mm直径下的Q值与角膜厚度呈负相关。术后1个月,4个直径范围内角膜前后表面的Q值均往正向变化,除后表面9mm区域Q值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1.495,P=0.138),其余前后表面各范围Q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削区内增加最显著。术后角膜前表面△Q与切削深度及剩余基质床厚度均呈正相关(P<0.05),而后表面△Q则与两参数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角膜前后表面越靠近周边区域Q值越负,呈椭球形特点;LASIK不仅改变了角膜前表面的非球面特性,对角膜后表面的形态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后表面发生了扁球形改变。
侯杰王雁左彤耿维莉金颖杨晓艳刘丽清
关键词:近视准分子激光Q值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特点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为研究有关视残(低视力)儿童视功能特点,对年龄7—14岁85名低视力儿童的各项视功能进行检测和分析。其中包括视力、视野、对比度、双眼视、色觉等。结果:85例低视力儿童中,一级低视力与二级低视力之比为3∶1。戴用助视器后远、近视力达0.3及以上分别为67.06%和近100%。视野、对比度、双眼视和色觉异常分别是41.17%、54.12%、28.23%和30.58%。并显示了各自发生的特点。此外,同时存在2种或两种以上视功能改变者占55.29%。
王雁王思慧左彤朱燕柱刘金敏
关键词:视力残疾低视力儿童视功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