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州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钢板结合钛缆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 2023年
- 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科采用新型钢板结合钛缆固定治疗1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5~78岁。均为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伤后至手术时间3~5 d。
- 李冰袁亚兵张兴州袁延红李云峰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
- 中药熏洗结合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结合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在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参照组术后给予功能锻炼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踝关节功能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分别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主动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8周后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背伸角度、跖屈角度、AOFA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优良率为77.78%,研究组优良率为95.56%,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结合功能锻炼可减轻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踝关节主动活动度,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
- 钱志鹏袁亚兵徐鹏张兴州李冰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中药熏洗功能锻炼疼痛踝关节功能
- 不同内固定术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应用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抽样法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3例)。对照组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行膝关节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内翻角(TPA)、后倾角(PA),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3.25±2.78)d短于对照组的(15.86±5.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SS评分、PA分别为(85.33±9.47)分、(8.46±2.03)°,均高于对照组的(80.07±7.62)分、(6.98±2.48)°;TPA为(3.14±0.13)°,小于对照组的(3.6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膝关节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复位内固定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均显著,但前者疗效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张兴州徐鹏李冰吴俊琪
-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病因与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0年
-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但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术后其相邻椎体出现了新发骨折,并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但两者之间究竟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可能原因有椎体机械力学、椎体填充剂及临床等因素,主要与相邻椎体刚度和强度的改变、骨水泥的外渗、椎体自身骨质疏松等因素相关。本文针对上述原因,从相邻椎体预防性应用骨水泥、同一骨折椎体再次PVP治疗及开发新型填充剂等方面探讨其预防的策略并对此作一综述。
- 张兴州张曦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并发症
- 新型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评价新型钢板结合钛缆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资料。采用新型钢板结合钛缆固定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术前与术后喙锁间距、肩锁关节间隙,观察术后1、3、6个月复位丢失情况。术后6个月参照肩关节Karlsson评定标准进行患者肩关节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个月,肩锁关节功能按Karlsson标准评定优8例、良2例。术前喙锁间距与肩锁关节间隙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的喙锁间距与肩锁关节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3、6个月比较,患者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钢板结合钛缆能有效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对肩峰及肩关节干扰较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指引了新的方向。
- 李冰袁亚兵袁延红徐鹏张兴州李云峰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
- 肘关节置换术后定制假体翻修1例
- 2024年
- 患者,男,65岁,15年前因右肘创伤性关节炎在当地医院行肘关节置换术治疗,2023年9月27日再次摔伤右肘部,于10月6日至我院就诊。X线片显示:右肘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骨折移位明显伴假体松动。予3D打印定制假体,在颈丛+吸入复合麻醉下行翻修术治疗。
- 张兴州徐鹏李冰何樟宁朱文杰刘怡振袁亚兵
- 关键词:肘关节置换假体周围骨折骨缺损
- 锁定接骨板与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对比研究
- 目的: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的老年病人,骨折后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给临床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
- 张兴州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接骨板人工肩关节置换
-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被引量:7
- 2011年
- 回顾性研究近年来大量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研究文献,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特点和治疗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总结各种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特征。肱骨近端骨折类型复杂,预后较差,一直是创伤骨科治疗中的难点。经皮微创技术及新型锁定板的出现是值得研究的方向;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张兴州张曦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锁定钢板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 强骨合剂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康复疗效观察
- 2023年
- 目的观察强骨合剂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临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予围手术期对症处理及常规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开始服用强骨合剂,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手术前后骨代谢指标[血清骨γ-羧基谷氨酸蛋白(BGP)、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rris评分及疗效。结果术后1、3个月,2组BGP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GP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2组骨密度较术前升高(P<0.05),且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2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2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骨合剂能够促进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缓解疼痛,且能一定程度上改善骨质疏松症状,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 朱文科徐鹏袁亚兵王雨辰张兴州李冰何樟宁包俊峰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质疏松
- 支撑钢板结合双头加压螺钉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支撑钢板结合双头加压螺钉治疗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38例采用1~2枚双头加压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对内踝骨折块进行内固定。术后复查X射线片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记录患者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估疗效。观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4例患者获得10~38个月术后随访。AOFAS评分为(85.3±9.0)分。术后完全负重时间为(11.3±1.8)周。X射线片复查显示,34例患者全部获得解剖复位并骨性愈合,3例(8.3%)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无翻修病例。结论采用支撑钢板结合双头加压螺钉行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内固定可有效对抗内踝骨折块的垂直剪切力,提高踝关节稳定性,利于术后早期负重锻炼。
- 张兴州徐鹏李冰何樟宁袁亚兵钱志鹏刘延辉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支撑钢板双头加压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