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娜

作品数:58 被引量:355H指数:13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滴灌
  • 20篇大豆
  • 14篇复播
  • 14篇复播大豆
  • 12篇冬小麦
  • 12篇施氮
  • 12篇土壤
  • 12篇小麦
  • 9篇光合特性
  • 8篇氮量
  • 8篇施氮量
  • 7篇夏大豆
  • 7篇干物质
  • 6篇棉花
  • 5篇氮素
  • 5篇种植密度
  • 5篇机采
  • 5篇机采棉
  • 5篇干物质积累
  • 5篇采棉

机构

  • 57篇新疆农业大学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新疆农业科学...
  • 5篇塔里木大学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新疆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阿克苏地区农...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58篇张娜
  • 44篇徐文修
  • 16篇张永强
  • 14篇唐江华
  • 11篇苏丽丽
  • 11篇李亚杰
  • 8篇王芳
  • 7篇郝维维
  • 6篇李鹏程
  • 6篇符小文
  • 6篇张永杰
  • 5篇彭姜龙
  • 5篇万素梅
  • 5篇胡春辉
  • 4篇董合林
  • 4篇吴培杰
  • 4篇程雪峰
  • 3篇田立文
  • 3篇牛海生
  • 3篇张龙

传媒

  • 8篇新疆农业科学
  • 5篇核农学报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大豆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环境保护科学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9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5篇201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耕作方式对夏大豆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16年
为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夏大豆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复播大豆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和免耕(NT)_4种不同耕作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复播大豆测定期间的植株性状、单株绿叶面积、净光合势(LAD)、光合特性、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显著影响,且两年各处理的各项指标基本表现为TP>T>RT>NT。其中,TP处理的株高、茎粗、最大单株绿叶面积两年平均值均显著高于NT处理的平均值,分别高出19.87%、36.36%和34.83%;开花期-鼓粒期的光合特性表现为:TP使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而胞间CO_2浓度降低;各处理两年的LAD均表现为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并于结荚期-鼓粒期内达到最大值。产量也以TP处理的最高,两年平均达到2082.69 kg hm^(-2),分别比T、RT、NT处理高出11.32%、24.84%、23.99%,并均达显著差异水平。两年平均经济效益以TP处理的纯收益最高,达1448.74元hm^(-2),较最低的免耕处理高出164.10%。
苏丽丽唐江华徐文修郝维维张娜李亚杰王娜
关键词:耕作方式夏大豆光合特性
环塔里木盆地发展特色果树微灌的几点对策
2011年
本文针对自治区推广果树微灌技术模式、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环塔里木盆地发展特色果树微灌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与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应用对策和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龙张娜马英杰
关键词:特色果树微灌
机采棉种植方式对不同株型棉花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为探究不同株型棉花适宜的机采种植方式,以中棉所96A(株型较松散)和B9(株型紧凑)为材料,研究一膜三行(R3)、一膜四行(R4)、一膜六行(R6)机采种植方式下棉花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棉所96A在R3处理下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表现较优,与其他2种种植方式相比,中棉所96A在R3处理下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持续期延长5 d,籽棉产量分别提高了4.76%、6.73%。B9在R6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水平较高,与其他2种种植方式相比,B9在R6处理下的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持续期延长2 d,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8.52%、4.23%,产量分别增加9.00%、12.16%。不同株型棉花的适宜机采种植方式不一致,较松散型中棉所96A适合一膜三行种植方式,紧凑型棉花B9适合一膜六行种植方式。
李玲董合林李鹏程田立文李春梅马云珍张娜王芳徐文修
关键词:机采棉株型干物质
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和棉田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为探讨连续定位试验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棉花产量和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8—2020年连续3年在阿拉尔开展田间试验,设置6个纯氮处理:0(N0)、90(N1)、180(N2)、270(N3)、360(N4)、450 kg·hm^(-2)(N5),研究了定点定量施氮对棉花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植株干物重及含氮量、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收获期棉田0~6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无显著差异,全氮、碱解氮含量整体表现为N0、N1和N2处理低于N3、N4和N5处理,速效磷含量变化则反之;不同年限处理间速效钾含量基本以N3处理最低,至2020年N3处理0~60 cm土层速效钾平均含量较其他处理低23.49%~51.13%。棉花地上部单株干物重和单株含氮量均以棉铃占比最高,不同处理分别为59.04%~62.91%和56.48%~65.16%。各处理地上部单株干物重、单株含氮量、皮棉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均在N3处理达到最大,试验年内N3处理平均单株干物重和单株含氮量分别为117.25和1.96 g,皮棉产量2 419.39 kg·hm^(-2),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29.75%、14.32%、8.18%、8.54%和10.21%,氮肥表观利用率也最高,为47.26%。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推荐南疆阿拉尔地区棉花氮肥适宜用量为270 kg·hm^(-2)。在此施用量下可获得棉花高产,并减少收获期土壤养分残留。本研究结果为棉花精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春梅马云珍徐文修王芳李鹏程李玲房彦飞张娜
关键词:棉花土壤养分
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研究初探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为了探明遗传及环境等因素对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的影响,进而为准确预测预报该虫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亲本组合、温度、幼虫密度以及寄主质量等条件下饲养幼虫至蛹,并对其翅型分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亲本组合对苜蓿叶象甲F1代翅型分化影响差异显著,尤以亲本均为长翅型(N♀×N♂)组合中,F1代中短翅型蛹高达94.1%;温度、密度对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均有一定影响,随着温度、密度的升高,长翅型蛹分化率呈上升趋势,短翅型蛹分化率呈下降趋势;寄主质量对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影响极显著,苜蓿茎秆处理组中长翅型蛹显著高于苜蓿茎叶处理。【结论】苜蓿叶象甲翅型分化受多个因子调控。
张娜赵莉张婷
关键词:苜蓿叶象甲翅型亲本温度寄主
周年施氮对冬小麦-夏大豆轮作产量及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讨周年不同施氮组合对冬小麦-夏大豆轮作体系土壤氮素及产量影响规律,于2017—2018年,在伊宁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开展大田试验,以冬小麦-夏大豆轮作为研究对象,在前茬麦季设置4个施氮水平:0(N0)、104(N1)、173(N2)、242 kg·hm^(-2)(N3);后茬大豆设置3个施氮水平:0(S0)、69(S1)、138 kg·hm^(-2)(S2),研究周年不同施氮组合对两季作物收获后农田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含量、无机氮残留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不同施氮水平土壤NO3^(-)-N及NH4^(+)-N含量均在20~40 cm土层达到最大值,且N3的土壤NO3^(-)-N和NH4^(+)-N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4.65 mg·kg^(-1)和4.26 mg·kg^(-1),土壤NO3^(-)-N含量平均分别较N0、N1、N2增加了92.86%、44.69%和17.03%,土壤NH4^(+)-N平均依次增加了69.95%、26.10%和8.46%;而冬小麦施氮量越高,其土壤无机氮残留量越大,以麦季N3平均最高,为200.62 kg·hm^(-2)。此外,前茬麦季施氮还能影响后茬大豆土壤中NO3^(-)-N、NH4^(+)-N含量及无机氮残留量;夏大豆的土壤NO3^(-)-N和NH4^(+)-N含量也在20~40 cm土层达到最大值,且N3S2的土壤NO3^(-)-N、NH4^(+)-N含量及无机氮残留量最大,平均分别为18.61 mg·kg^(-1)、5.10 mg·kg^(-1)、258.36 kg·hm^(-2)。在麦季施氮173 kg·hm^(-2)时(N2),冬小麦产量最高,平均为7828.64 kg·hm^(-2),平均分别较N0、N1、N3增加35.45%、16.77%、6.26%;且在此基础上夏大豆当季再施氮69 kg·hm^(-2)时(S1),夏大豆获得产量最高,平均为2988.93 kg·hm^(-2),其周年总产量也达到最高平均,为10817.5 kg·hm^(-2)。综上所述,麦季施氮173 kg·hm^(-2),豆季施氮69 kg·hm^(-2)既有利于提高麦豆周年产量,又能减少土壤氮素的残留量,可为当地一年两熟制高效施氮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
房彦飞符小文徐文修刘文黄红梅张娜杜孝敬张永杰
关键词:土壤氮素
地奥司明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Ⅲ_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并评估地奥司明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Ⅲ_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方法:将162例Ⅲ_B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奥司明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包括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NIH-CPSI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总体显效率及总体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Ⅲ_B型前列腺炎较坦索罗辛单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张永强张娜李亚杰彭姜龙苏丽丽徐文修黄智超赵晓昆王荫槐易路钟朝晖张磊蒋宏毅徐冉朱梁朱斌
关键词:地奥司明片临床疗效安全性
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对麦-豆轮作体系周年施氮量的响应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揭示周年施氮对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后效及叠加效应,于2017—2019年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麦–豆周年轮作体系下,设置不同施氮组合(麦季施氮0、104、173、242 kg/hm^(2),分别标记为N0、N1、N2、N3;复播大豆施氮0、69、138 kg/hm^(2),分别标记为S0、S1、S2),探究豆茬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土壤菌群结构和氮素生理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前茬麦季施氮对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显著的后效;复播大豆不施氮条件下,麦季N2~N3施氮范围有利于增加豆茬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氮素生理群数量。在冬小麦不施氮条件下,当季豆茬施氮较不施氮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3大类微生物和氮素生理群数量,但豆茬施氮量较高反而显著降低氨化细菌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麦季各施氮处理与豆茬S1处理组合下土壤3大类微生物数量,细菌与真菌比值(B/F)及放线菌与真菌比值(A/F),氨化细菌、固氮菌和硝化细菌数量基本均高于与S2处理组合,其中N1S1施氮组合下豆茬土壤放线菌数量、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B/F和A/F值达到最高,N2S1施氮组合下土壤细菌、真菌和氨化细菌数量基本达到顶峰,当季施氮或周年施氮量过高则增加了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显著降低B/F、A/F值,对土壤3大类群微生物及其他氮素生理群数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前茬小麦和后茬大豆适量施氮是维持土壤优势菌群的重要措施,周年氮肥的优化施用要充分考虑前、后茬氮肥的叠加效应。在本研究条件下,麦季施氮104~173 kg/hm^(2)(N1~N2),大豆季增施氮肥69 kg/hm^(2)(S1)的周年施氮量组合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良化土壤质量,对提高土壤肥力及维持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房彦飞徐文修唐江华符小文张永杰杜孝敬张娜安崇霄
关键词: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
氮肥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双因素裂区大田试验设计,探究适宜于东疆哈密地区棉花高产低投的氮肥施用量,以品种为主区,选用‘新陆中46’和‘新陆中67’两个品种,氮肥用量为副区,设置0、90、180、270、360、450 kg/hm^26个施氮水平(纯氮),分析不同品种棉花施氮水平对其农艺性状、棉铃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棉花各项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新陆中67’的结铃性更强,对氮肥用量变化的响应一致,表现为株高、茎粗、果枝数、叶枝数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施氮量超过360 kg/hm^2后,氮肥对各指标无影响,两品种均以伏桃占比最高,伏桃个数、籽棉产量均在施肥量为270 kg/hm^2时达到最大,分别为5.91、6.71个和6201.65、6365.79 kg/hm^2;模拟寻优得出‘新陆中46’和‘新陆中67’籽棉产量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98.18、288.72 kg/hm^2,符合本试验实测结果;‘新陆中46’和‘新陆中67’经济效益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87.11、270.80 kg/hm^2,而180 kg/hm^2施氮水平下,两品种棉花皮棉产量最高为2802.56、2831.36 kg/hm^2,同时也能保证较高籽棉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氮肥用量在270~300 kg/hm^2可获得最高的籽棉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达6300.00 kg/hm^2和25000.00元/hm^2;该地区有很大的减氮潜力,可以180 kg/hm^2氮肥用量作为减氮的最低标准线。
厍润祥田立文娄善伟艾合买提·哈里克古丽夏提李江峰贾嵘李玲张娜徐文修
关键词:氮肥农艺性状
滴灌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为优化滴灌冬小麦灌溉制度,于2012—2013年、2013—2014年连续两年在伊宁县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并运用Logistic方程模拟,研究3 000(处理A),3 750(处理B),4 500(处理C)m3/hm2三个滴灌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试验冬小麦不同处理平均千粒重分别为48.35,50.27,52.17g,不同年份不同处理灌浆各阶段持续时间均为缓增期(T3)〉速增期(T2)〉渐增期(T1),其平均速率分别为1.25,1.92,0.54mg/d,各阶段平均干物质累积贡献率分别为12.68%,60.90%,26.43%。随着滴灌量的增加,灌浆持续时间延长3-7d不等,平均灌浆速率减小2.88%-16.79%。3个处理中,处理B具有较高的平均灌浆速率1.21 mg/d,较处理A仅降低了3.41%,较处理C增加了12.25%,适当延长了灌浆时间,但又不致贪青晚熟,较处理C节水750m3/hm2,可作为大田生产参考。将灌浆参数与粒重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多数参数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尤其是速增期与缓增期的持续时间以及它们期间的灌浆速率都与粒重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张娜张永强仵妮平吴培杰程雪峰张波徐文修
关键词:冬小麦灌浆特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