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冬 作品数:32 被引量:97 H指数:6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nanos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9年 nanos基因在时空上的表达调控对于个体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母源nanos mRNA在卵子中的定位及翻译调控受到严格的控制。果蝇Nanos通过抑制后极hunchback mRNA的翻译建立胚胎后极信号中心,从而建立前后体轴;同时它对果蝇原始生殖细胞的决定及迁移有重要作用;Nanos对于胚后发育中生殖细胞的维持也是必须的。现对nanos基因的mRNA的定位、翻译调控及Nanos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张春冬 潘敏慧 李娜 孙志亚 谈娟 鲁成关键词:NANOS 原始生殖细胞 早期胚胎发育 微课程应用于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2016年 微课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内容广泛,概念抽象复杂,为高校师生的教与学带来了一定压力。笔者结合分子生物学课程自身特点以及对微课的认识,探究将微课引入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掌握度。 张春冬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传统教学 教学改革 建立稳定敲减MAP4K4表达的A549细胞系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敲减MAP4K4表达对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运动的影响,并探究潜在的分子机理。方法构建稳定敲减MAP4K4表达A549细胞,并综合免疫荧光、细胞增殖与迁移运动等实验方法,检测其亚细胞定位,并分析对照组与敲减组细胞增长及迁移运动变化情况。结果A549细胞中MAP4K4定位于黏着斑及细胞边缘部位,稳定敲减MAP4K4表达诱导癌细胞成簇生长,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及细胞迁移运动。进一步分析发现,敲减MAP4K4表达诱导E-cadherin积累而下调N-cadherin,扰乱“钙黏蛋白转换”及上皮-间质转换。最终,对照组与敲减组细胞分别联合顺铂(终浓度为5μmol/L)及紫杉醇(终浓度为20 nmol/L)处理,稳定敲减MAP4K4表达可明显增强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结论A549细胞中MAP4K4可通过调控“钙黏蛋白转换”促上皮-间质转化而调控癌细胞恶性表型及化疗耐药。 王茹 尹讯 张涛 孙雪花 张春冬关键词:肺腺癌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化疗耐药 MOOC背景下生物化学教学的对策与改革 被引量:12 2015年 将MOOC的教学理念引入生物化学教学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对提升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以及建立有效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及改革,以期适应电子信息化时代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 张春冬 张莹 李轶 朱慧芳 雷云龙 卜友泉关键词:生物化学 传统教学 教学改革 siRNA介导的PRR11表达抑制导致肺癌细胞系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Proline rich 11(PRR11)是本课题组鉴定的一个新的肿瘤相关基因。为研究PRR11介导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分析了PRR11表达被抑制后人肺癌细胞系H1299的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首先,采用siRNA抑制H1299细胞中PRR11的表达,提取总RNA,采用基因芯片分析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然后,对呈现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和Pathway富集分析,并对部分重要的候选基因进行定量RT-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表明,采用siRNA有效抑制H1299细胞中PRR11表达后,共有550个基因的mRNA水平出现明显变化,其中139个基因表达上调,411个基因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差异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周期和MAPK通路。定量RT-PCR验证分析结果表明,PRR11表达抑制后确实可导致多个与细胞周期和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因(包括DHRS2、EPB41L3、CCNA1、MAP4K4、RRM1、NFIB)呈现显著的表达变化。这些结果提示,PRR11可能通过上述通路和/或基因的表达变化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龙银江 吉颖 翁华莉 张春冬 谢濛宇 蔡伟 王义涛 朱远远 李轶 李轶 张莹关键词:基因芯片 肺癌 差异表达基因 Ska2/FAM33A:一个参与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发生的新基因 被引量:5 2013年 Ska2(spindle and KT associated 2),也称FAM33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33,member A),是一个最近鉴定的参与细胞周期调控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新基因。现有研究初步证实,Ska2参与组成Ska复合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检验点关闭中起重要作用;Ska2在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中呈现表达上调,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等途径参与细胞增殖调节和肿瘤发生发展;NF-κΒ和CREB等转录因子可能参与Ska2的表达调控。Ska2有望成为一个恶性肿瘤诊断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谢濛宇 张莹 张春冬 卜友泉关键词:细胞周期 肿瘤 基因表达调控 肺腺癌A549细胞中TNIK通过Rho/ROCK/LIMK1调控微丝骨架形态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肺腺癌A549细胞中TNIK调节微丝骨架形态的分子机制及其联合靶向有丝分裂化疗药物处理对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RNA-seq筛选稳定敲减TNIK表达后A549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微丝骨架组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RT-PCR、免疫印迹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分析TNIK调控微丝-微管骨架系统组装的分子机制,并联用靶向有丝分裂化疗药物紫杉醇处理癌细胞后,检测癌细胞的生长及凋亡情况。结果RNA-seq结果显示,敲减TNIK表达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与有丝分裂进程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TNIK表达可在转录水平显著抑制Rho通路相关基因RhoA/B、ROCK1/2和LIMK1表达(P<0.01),但对Rac与CDC42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敲减TNIK表达导致微丝骨架系统形态紊乱及有丝分裂异常。与对照细胞相比,联合紫杉醇处理的TNIK敲减组细胞增殖下调(P<0.01),而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肺腺癌A549细胞中TNIK通过Rho/ROCK/LIMK1调控细胞微丝-微管骨架系统形态,敲减TNIK可增强化疗药物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孙雪花 张莲 张莲 张春冬关键词:肺腺癌细胞 微丝骨架 微管骨架 DEPDC1稳定沉默CNE-1细胞株的构建与分析 2018年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DEPDC1(DEP domain containing 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EPDC1是近年发现的一个肿瘤相关基因,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其在鼻咽癌细胞周期及癌变过程中具有作用。方法:利用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DEPDC1在18例新鲜样品和44例组织芯片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稳定沉默DEPDC1后,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并利用Transwell小室分析侵袭迁移情况。结果:DEPDC1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量(0.699±0.521)明显高于正常组织(0.408±0.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PDC1稳定沉默后,CCK8检测结果表明CNE-1细胞增殖速度减慢。流式细胞检测的结果显示,G1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细胞周期进程受阻。划痕及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DEPDC1稳定沉默明显减弱了CNE-1细胞运动,侵袭及迁移能力(77.033±5.183 vs.20.137±2.828,107.336±5.033 vs.26.326±1.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定量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DEPDC1稳定沉默导致上皮细胞标志分子E-cadherin(0.457±0.022)显著上调、而间质细胞标志分子Vimentin(0.780±0.063)、N-cadherin(0.780±0.063)以及EMT上游关键转录因子Twist1(0.710±0.034)下调(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EPDC1稳定沉默细胞株,与前期si RNA介导的瞬时沉默相似的是,发现DEPDC1稳定沉默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改变EMT关键分子的表达,为进一步探索DEPDC1在鼻咽癌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封雪飞 朱玲 卜友泉 张春冬 朱江关键词:鼻咽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家蚕周期蛋白A基因(BmcyclinA)的克隆和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8 2009年 周期蛋白A(cyclinA)能分别与2种重要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1和cdk2作用,推动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利用家蚕基因组数据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了cyclinA基因在家蚕中的同源物BmcyclinA(GenBank登录号:FJ619105),发现了BmcyclinA基因的另一种错误剪接形式BmcyclinA-1。BmcyclinA基因位于家蚕第13号染色体,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 533 bp,编码511个氨基酸,在248th-450th氨基酸区域存在2个保守的周期蛋白框。BmcyclinA-1仅能编码正常cyclinA蛋白N端的153个氨基酸残基。RT-PCR分析显示BmcyclinA基因在家蚕整个胚胎发育时期及5龄第3天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幼虫精巢中的表达相对较高。 张春冬 谈娟 赵丹红 刘迪 冯业勋 潘敏慧 鲁成关键词:家蚕 周期蛋白A 染色体定位 基于酵母双杂交技术的PRR11相互作用蛋白筛选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PRR11的相互作用蛋白,为深入研究其分子行为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用于酵母双杂交筛选的PRR11诱饵质粒并检测其自激活作用,根据结果进一步构建突变体获得具有较低自激活作用的突变体。对人胎脑cDNA文库进行筛选,获得初始阳性克隆。通过LacZ报告基因检测、回转验证、阳性克隆测序及BLAST序列比对分析,排除假阳性克隆和重复克隆,确定PRR11的候选相互作用蛋白。结果:PRR11具有自激活作用,构建了一个较低自激活作用的PRR11突变体。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获得102个初始阳性克隆转化子。经LacZ报告基因检测,将阳性克隆锁定至39个。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证实这39个克隆属于编码15种不同蛋白的基因。最终有RNF41等4个蛋白通过回转验证。结论:RNF41、SCG5、BCYRN1和PRR13是PRR11的潜在相互作用蛋白。 余淋丽 张莲 张春冬 卜友泉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蛋白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