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科峰
- 作品数:31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对比研究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潜在危险因素、术后主要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本院心脏外科行CABG的超过80岁高龄患者资料41例(A组);SinoSCORE评分大于6分的65~79岁老年患者资料57例(B组)。对两组潜在危险因素及术后主要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男32例,女9例,手术时平均年龄(82.12±1.08)岁;B组男38例,女19例,手术时平均年龄(73.43±2.58)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组较B组二尖瓣反流例数、EF值、术前最后1次肌酐值、术前最后1次血糖值、术前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病例数差异有显著。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二次开胸止血例数三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数上A组却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与一般老年患者相比,在SinoSCORE模型评分无差异的情况下,80岁以上CABG患者可能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且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增高。
- 李洪利徐东尚学斌刘燕辉刘飞张科峰姚青
- 关键词: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发症
- 26例心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总结心脏占位病变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探讨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心脏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16例,黏液瘤18例(69.2%),血栓4例(15.4%),恶性肿瘤4例(15.4%)。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随访22例,随访时间4个月~11年。黏液瘤组复发率5.6%(1/18),无远期死亡。血栓组远期死亡1例,恶性肿瘤组无远期生存。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心脏良性肿物的首选方法,手术效果取决于肿物的病理分型及累及范围。
- 姚青徐东尚学斌刘燕晖李洪利刘飞张科峰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 卵圆孔未闭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发生情况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7例,分为PFO组77例和无PFO组50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声学造影检查,观察PFO的发生情况及缺损大小。结果 PFO组的年龄(34±12)岁低于无PFO组(40±1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FO组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例明显低于无PF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O组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脑血管未见明显病变的病例比例低于无PF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O可能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原因。
- 郭鸿昌高敬王彩荣张科峰高承梅李晓辉徐东
- 关键词:脑卒中卵圆孔未闭房间隔膨胀瘤
-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搭桥术后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搭桥手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2周左室射血分数<50%且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400pg/ml拟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入组,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例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照组10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肾功能、超声心动图、血NT-proBNP、药物使用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术前左室舒张末径、射血分数、术前血清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组均采用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治疗,术后观察血肌酐最大变化[(70.2±30.1)μmol/Lvs.(38.3±20.6)μmol/L,P<0.05]、肾小球滤过率最大变化[(-53.7±12.1)ml/minvs.(-20.2±11.6)ml/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尿量[(2231±769)mlvs.(2869±1082)ml,P<0.05]、多巴胺使用时间[(9.3±3.2)dvs.(5.3±2.8)d,P<0.05]、术后NT-proB-NP最大变化率[(410±168)%vs.(195±132)%,P<0.05]、术后住院时间[(11.3±5.7)dvs.(8.7±3.8)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改善急性心梗病人急性期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后肾功能,缩短正性肌力药使用时间,缩短住院日。
- 张科峰徐东尚学斌刘燕晖李洪利刘飞姚青李雅琼
-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心肌梗死冠脉搭桥术
- 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CT评价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桥血管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导致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2005年5月~2008年1月通过64层螺旋CT共随访到35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并记录一般资料。35位患者共89支桥血管,动脉桥21支,静脉桥68支。根据CABG术后是否复发心绞痛分组,对两组间桥血管的通畅率作X2检验。将患者按照桥血管通畅与否分为两组,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按P〈0.05标准筛选出的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逐步剔除混杂因素得出导致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近端吻合口、桥血管本身、远端吻合口和远端靶向引流血管的可评价率分别为98.5%(65/66)、98.9%(88/89)、93.3%(83/89)、92.1%(82/89)。动脉桥血管的可评价率为85.7%(18/21),静脉桥血管的可评价率为91.2%(62/68),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5〉0.05)。桥血管的总体可评价率为89.9%(80/89)。有心绞痛复发组桥血管的通畅率为66.7%(16/24),无心绞痛复发组桥血管的通畅率为88.7%(47/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LDL-C,Glu相关性明显;其他变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MSCTA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的评价可以很好地满足诊断需要。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是CABG术后心绞痛复发的重要原因。Glu,LDL—C是CABG术后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 徐东任杰张科峰刘飞李洪利刘燕晖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
- 微创静脉桥获取术在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及学习曲线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冠脉搭桥术中应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的可行性,探讨住院医师学习此项技术的学习曲线。方法选取北京宣武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间行择期冠脉搭桥术118例,分为内窥镜大隐静脉获取术(EVH)组40例,全程切开大隐静脉获取术(OVH)组78例。对其高危因素,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并对EVH组所取静脉进行组织学评价。EVH组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分4个亚组(G1~G4),每组10例,比较获取时间、静脉长度、手术结果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下肢切口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上无差别,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有显著差别。两组各有1例死亡,均死于术后循环衰竭。两组静脉获取时间相当,获取的静脉长度比较有差别。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但费用有显著差别。4个亚组在静脉长度上无明显差异,长度-时间指数由G1组的0.41±0.08显著提高到G4组的0.75±0.06,这一变化代表了微创EVH的学习曲线。结论微创EVH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降低术后下肢伤口并发症上有明显优势,尤其适用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但对它的熟练掌握需要一个学习过程。
- 徐东李洪利张科峰尚学斌刘燕晖刘飞姚青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隐静脉内窥镜
- 肺动脉栓塞合并脊髓脱髓鞘病变行右心室切开取栓术一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46岁,因"脊髓脱髓鞘病变"收入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查体:T37.8℃,HR128次/min,BP120/60mmHg,双下肢肌力Ⅳ级,T10以下针刺感觉减退,双髋以下音叉震动感觉减退,双侧病理征阳性。患者入院3d后突感胸闷,心悸,气短,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右心室内约7cm长条状不均匀回声,随心脏舒缩摆动,有时经肺动脉口脱入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扩大,三尖瓣反流,考虑存在肺动脉栓塞并右心室血栓。转入心外科后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
- 姚青徐东尚学斌刘燕晖李洪利刘飞张科峰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脱髓鞘病变右心室脊髓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入院查体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 2010年
- 感染性心内膜炎至今仍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虽然近年来对其诊断与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其死亡率仍维持在16%(11%~26%)左右。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作了综合介绍,尤其是对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进行了讨论。
- 姚青徐东尚学斌刘燕晖李洪利刘飞张科峰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手术时机
- 胸腔镜下Wolf Mini-Maze治疗房颤10例临床经验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回顾性总结胸腔镜辅助及全胸腔镜下微创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本院1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wolf Mini-Maze射频消融,其中8例行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射频消融,2例行全胸腔镜下射频消融。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房颤全部转复,出院前维持窦性心律6例,末次随访时窦性心律8例(80%)。结论胸腔镜辅助或全胸腔镜下Wolf Mini-Maze法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一项安全性高、创伤小的手术技术,术后中期随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飞徐东张科峰尚学斌刘燕晖李洪利姚青李雅琼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胸腔镜心律失常
- 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6例的护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转为窦律。结论: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 赵霞张萍徐艳周春燕张科峰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导管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