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基础用药+养心氏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用药+养心氏片模拟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8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ETT)、动态心电图及西雅图量表积分改善情况。安全性指标包括体格检查、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T的总持续时间(TED)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能得以改善(P<0.01),但试验组治疗4周后即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ETT总持续时间增加到(43.483±28.537)s。在接受4周治疗后,试验组ETT中发生ST段出现下移大于0.1 m V的病例数明显减少(P<0.01),而对照组第8周开始出现明显减少(P<0.05);两组比较在治疗后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动态心电图较用药前有改善。试验组在西雅图积分方面也有改善。结论联合应用养心氏片能较好地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肌缺血的发生,增加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与MI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T波电交替(TWA)的变化,及其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分析单纯MI组(MI组,n=90)、MI合并2型糖尿病组(MI+T2DM组,n=68)及对照组(n=52)患者的动态心电图-TWA值。应用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指标[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频域指标[甚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和低/高频比(LF/HF)]评估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结果 MI组和MI+T2DM组患者TWA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MI+T2DM组TWA较MI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MI组SDNN、SDANN、HF较对照组降低(P<0.05)。MI+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ANN、HF、LF降低,LF/H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T2DM组的SDNN、HF比MI组降低明显(P<0.05);MI患者的TWA值与HRV时域指标SDNN、SDANN具有相关性(r=0.147,r=0.156;P<0.001)。结论 MI患者TWA增大,HRV多项指标普遍降低、LF/HF增大,伴T2DM患者更加明显。TWA可能与自主神经中的交感神经成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