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凝血
  • 3篇凝血因子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血浆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病
  • 1篇性能评价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疫苗
  • 1篇乙肝疫苗接种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疫苗
  • 1篇疫苗
  • 1篇疫苗接种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潍坊市妇幼保...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4篇王丽洁
  • 2篇肖小璞
  • 2篇林方昭
  • 1篇马莉
  • 1篇张益荣
  • 1篇王清图
  • 1篇吴纬
  • 1篇刘自强

传媒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乙肝疫苗接种是根除乙型肝炎的关键措施被引量:5
2009年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全世界至少有3.6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目前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安全的乙肝疫苗免疫所有易感人群,尤其是年幼儿童。通过疫苗接种、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中断传播的联合措施可使乙肝病毒感染得到控制,最终达到根除乙型肝炎的目的。该文综述了乙肝疫苗的研发过程,阐述了其在乙肝病毒暴露前和暴露后处置中的作用,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后保护力持续时间和需要加强剂量等问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减少了乙肝病毒携带者、急性和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肝细胞癌)的发生。同时,该文也讨论了人体清除乙肝病毒和最终根除乙型肝炎的趋向。
王清图张益荣王丽洁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疫苗
缺凝血因子Ⅶ血浆的研制及初步性能评价
2010年
目的制备缺凝血因子Ⅶ血浆(FⅦDP)并初步评价该FⅦDP的性能。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抗人凝血因子Ⅶ单克隆抗体(FⅦMcAb)杂交瘤细胞株,采用小鼠体内诱生腹水法和亲和层析法制备高亲和力的FⅦMcAb,并将其偶联至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上,制成FⅦMcAb免疫亲和层析柱,制备FⅦDP;采用凝血一期法检测自制FⅦDP中各凝血因子促凝活性并考察自制FⅦDP的精密度,对比自制FⅦDP和同类进口FⅦDP制品的测定线性范围、比较二者检测不同FⅦ水平样品的效果。结果所制备的FⅦMcAb亚类均被鉴定为IgG1型,利用该FⅦMcAb制备的FⅦDP中FⅦ促凝活性(FⅦ∶C)<1%,而FⅡ∶C、FⅤ∶C、FⅧ∶C、FⅨ∶C及FⅩ∶C都>70%,均满足正常凝血所需水平;该FⅦDP线性范围在1.625%—200%,3批次自制FⅦDP批内精密度(Sr)分别为3.30、3.36和3.30,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4.12%,4.11%,3.98%;批间精密度(Srr)4.20,批间变异系数4.99%,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0.996和-0.996与同类进口制品(r=-0.998)基本一致;经相关分析,该FⅦDP对于不同FⅦ水平的样品的检测效果与同类进口产品一致,r分别为0.97、0.96和0.97。结论初步评价显示FⅦMcAb免疫亲和层析柱研制出FⅦDP性能良好,可作为FⅦ检测试剂使用。
王丽洁肖小璞吴纬马莉刘自强林方昭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促凝活性
凝血因子Ⅶ的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凝血因子Ⅶ(FⅦ)作为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在凝血机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FⅦ基因的突变又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FⅦ缺乏症。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开始投向FⅦ与冠心病的关联上...
王丽洁林方昭肖小璞
关键词:冠心病发病机制基因多态性
凝血因子Ⅶ检测试剂的研制
目的:优化从Cohn氏法组分Ⅲ(组分Ⅲ)中纯化人凝血因子Ⅶ(FⅦ)的方法;制备和纯化特异性人凝血因子Ⅶ单克隆抗体(FⅦMcAb);利用FⅦMcAb制备FⅦ凝固活性(FⅦ:C)检测主要试剂——FⅦ缺乏血浆(FⅦDP)。 方...
王丽洁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