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琨 作品数:42 被引量:195 H指数:7 供职机构: 泗洪县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T和磁共振成像在髋臼缺血性坏死病因分析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研究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髋臼缺血性坏死病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对髋臼缺血坏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38例多种病因伴发的髋臼缺血性坏死的CT和MRI的影像资料。10例行CT检查,26例行MRI检查,2例行CT及MRI检查。结果 38例患者中,晚期(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8例,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5例,强直性脊柱炎(AS)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髋臼粉碎性骨折术后感染1例。髋臼软骨变性、坏死及髋臼的骨髓水肿为MRI特征性表现,髋臼骨质的囊变坏死的显示MRI优于CT,髋臼骨小梁中断、碎裂、皮质塌陷及骨质疏松改变CT优于MRI。结论 CT和MRI在髋臼缺血性坏死病因分析及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蔡维波 李红 王磊 王琨关键词:髋臼 骨坏死 磁共振成像 症状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CT血管成像及影像表现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症状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CT血管成像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2020年6月的19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64层CT及双源CT血管成像(CTA)的影像表现,采用MPR(多平面重建)、CPR(曲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VR(容积再现)图像后处理技术重建病变图像。结果:19例患者SMA管径均不同程度增粗,9例患者显示撕裂内膜片,5例SMA周围脂肪间隙稍毛糙;根据Yoo分型标准:Ⅰ型3例,均累及分支及真腔狭窄>80%;Ⅱ型4例,均未累及分支,1例真腔狭窄>80%;Ⅲ型6例,均累及分支,1例真腔狭窄>80%;Ⅳ型6例,3例未累及分支,3例真腔狭窄>80%。结论:症状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以急腹症就诊,CT平扫不能诊断,只能提示SMA管径的变化、管腔密度及管周情况,而CTA可以清楚显示夹层撕裂内膜片,范围及真腔大小,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价值及参考意义。 李松 王琨 袁辉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在梗阻性黄疸病因及定位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2021年 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梗阻性黄疸病因多种多样,在多层螺旋CT(MSCT)及磁共振成像(MRI)广泛应用到临床之前梗阻性黄疸的病因的分析诊断及病变定位是较为棘手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及影像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定性、定位诊断已经提高到较高的水平,这样就为临床对本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比较准确的科学依据。现将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4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相关的结果总结如下。 李红 蔡维波 王琨 王磊关键词:梗阻性黄疸 病变定位 影像技术 影像资料 MRI技术综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综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32例怀疑乳腺癌的患者在抑脂条件下观察病灶形态学特征及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变化,制作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在抑脂条件清晰显示下,乳腺癌具有:①恶性肿瘤形态学特征;②强化多呈早期环形强化并逐渐向内填充;③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呈流出型。结论 MRI技术综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较高价值。 孙伟 王琨 周令飞关键词:乳腺癌 MRI CT引导下后入路法臭氧注射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后入路法臭氧注射术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提供选择依据。方法:回顾我科进来经CT引导下后入路法穿刺03注射术对L5/S1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实施盘内注射O35ml~10ml,椎管内O3注射10ml~15ml,浓度为45μg/ml。结果:后入路法O3注射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操作方便、简单,穿刺准确率高,疗效好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后入路法臭氧注射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裴敏 朱杰 王琨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注射术 后入路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磁共振诊断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对随访确诊40例(60髋)成人ANFH的MRI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对成人ANFH的显示及诊断能力。结果 40例患者(60髋)MRI表现为早期ANFH 39髋,中晚期21髋,其中坏死区MRI表现为A型脂肪信号型20髋,B型血液信号型19髋,C型水样信号型10髋,D型纤维组织信号型11髋。线样征19髋其中"单线征"2髋,"双线征"17髋。47髋骨髓水肿,MRI表现为0级7例,1级23例,2级8例,3级9例。关节囊积液,其中0级3髋,1级40髋,2级9髋,3级8髋。结论 MRI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及分期分级中具有重要意义。 裴敏 王琨 裴昌军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被引量:1 2007年 王琨 朱琪 朱杰关键词:动脉栓塞术治疗 脾功能亢进症 肝炎后肝硬化 部分性 部分脾栓塞术 MSCTA在自发性颅内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自发性颅内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9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SCTA检查,36例CTA检查为动脉瘤的患者进行了DSA检查并对责任动脉瘤行栓塞治疗。结果:MSCTA诊断动脉瘤36例,烟雾病13例,动静脉畸形8例;DSA和栓塞手术结果证实:MSCTA诊断动脉瘤正确33例,误诊1例,漏诊2例,其对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准确性为91.7%;不同出血部位出血原因分析表明: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由动脉瘤破裂所致,脑室出血大多由烟雾病引起,脑叶出血主要原因为脑血管畸形,脑深部出血主要原因为烟雾病,混合性出血可由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引起。结论:MSCTA在自发性颅内出血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王磊 裴昌军 王琨 蔡维波关键词:颅内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从平面几何角度探讨长骨骨折的对位 1994年 在临床上习惯把正侧位X线片中骨折线对合情况直接当做骨折对位,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作者根据正侧位X线片上骨折线对合情况应用平面几何方法计算骨折对位率,较准确地反映了骨折对位的真实情况,可为处理骨折提供正确依据。 王培刚 王庆荣 王琨关键词:长骨 骨折 脑卒中MRI检查应用探讨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时间飞越法(time of flight,TOF)MRA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8例临床怀疑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行CT排除脑出血后进行MRI检查,并分析DWI对急性脑梗塞诊断的敏感性及符合率,弥散系数(ADC)的变化、MRA对急性脑梗塞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相关性。结果:4例经CT排查为急性脑出血,剩余34例行MRI检查,DWI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常规MRI敏感性29.4%,20例配合患者行颅脑MRA检查,有颅内大动脉未显影或显影不清者6例。结论:脑卒中患者经CT排除脑出血后进行MRI检查,DWI和MRA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孙伟 王琨 周令飞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DWI M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