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3篇瑞芬太尼
  • 3篇手术
  • 3篇护理
  • 3篇芬太尼
  • 2篇联合麻醉
  • 2篇结肠
  • 2篇结肠镜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2篇MAC技术
  • 2篇肠镜
  • 1篇胆碱
  • 1篇丁胺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力衰竭
  • 1篇性疾病

机构

  • 1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11篇祁燕
  • 8篇金学勇
  • 2篇金娜
  • 2篇李静
  • 1篇卢辉
  • 1篇余叶
  • 1篇张慧
  • 1篇陈琪
  • 1篇梁桂玲
  • 1篇王国毅
  • 1篇李玉石
  • 1篇梁桂玲

传媒

  • 3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监测下麻醉管理技术与静脉全麻在门诊人工流产手术中的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瑞芬太尼辅助宫旁阻滞监测下麻醉管理技术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8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组(E组,40例)和瑞芬太尼辅助宫旁阻滞监测下麻醉管理技术组(R组,40例)。观察患者麻醉用药前、中、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吸抑制时间、苏醒时间、VAS镇痛评分、离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用药前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MAP、心率、呼吸频率、Sp02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麻醉中呼吸频率、Sp02R组低于E组(P均〈0.05);E组注射疼痛、肢体运动的发生例数多于R组(注射疼痛:11例与0例,P=0.0004;肢体肢体运动:4例与0例,P=0.0402);清醒时间、离院时间E组明显长于R组[清醒时间:(5.01±0.75)min与(0.00±0.0)min,t=-42.248,P:0.000;离院时间:(27.78±4.65)min与(18.68±3.80)min,t=-9.584,P=0.000];VAS评分E组优于R组[(0.00±0.0)分与(0.45±0.09)分,t=3.162,P=0.002];两组患者满意度均达100%。结论在门诊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与瑞芬太尼辅助宫旁阻滞监测下麻醉管理技术比较,监测下麻醉管理技术镇痛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并缩短了离院时间,其效果优于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金学勇金娜祁燕侯倩丽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人工流产静脉全身麻醉
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研究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历编号的最后一个数字奇偶,他们被分成46个检查组和45个参照组。由参考组进行常规管理,由视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2个病例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检查组的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参照组,而事故的发生率则较少(P<0.05)。结论显示 风险管理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外科病人的护理质量,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增加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李静祁燕
关键词:风险管理神经内科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MAC技术在老年纤维结肠镜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单独瑞芬太尼监测下麻醉管理(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技术在老年患者结肠镜中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行无痛肠镜老年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30例。B组: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诱导,术中根据患者体动、心率(heart rate, HR)、血压(blood pressure, BP)情况,酌情追加丙泊酚(0.2~0.5)m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ug/kg+B组。R组:静脉泵注瑞芬太尼30ug诱导后,以0.08 ug/kg/min的速度静脉泵注瑞芬太尼,记录三组记录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 R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pO2)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麻醉相关时间及镇痛评分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三组患者MAP均明显降低(P<0.05), T3时HR均明显减慢(P<0.05)。R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F组(P<0.05);VAS镇痛评分高于B组、F组(P<0.05);B组、F组患者体动、注射痛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单独瑞芬太尼MAC技术在老年患者结肠镜的应用,对循环系统影响小,镇痛确切,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时间短,患者意识清楚等优点提高安全性,能满足老年结肠镜镇痛需要,适用于老年无痛结肠镜检查。
金学勇梁桂玲祁燕余叶王渭兵
关键词:结肠镜老年瑞芬太尼
右旋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用于Madelung综合征患者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考察右旋美托咪啶(Dex)联合咪达唑仑(Mid)用于Madelung综合征患者清醒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84例行抢救性气管插管的Madelung综合征患者,Mid组41例和Dex+Mid组43例。检测插管前和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及插管后的并发症。结果插管后,与Dex+Mid比,Mid组插管后收缩压、舒张压与O2分压增高(P<0.05),与Mid组比,Dex+Mid组的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和反流/误吸等插管后并发症较少(P<0.05),Mid组存在较多模糊或不良记忆例数及插管耐受度较差(P<0.05)。结论 Dex+Mid可用于Madelung综合征患者清醒气管插管,达到患者满意的麻醉效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金学勇祁燕王勇唐福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啶咪达唑仑
硬膜外-骶管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阻滞效果
2013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骶管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阻滞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R组(n=30),硬膜外-骶管联合麻醉组,选择T11~12硬膜外穿刺+骶管穿刺。B组(n=30),硬膜外麻醉组,选择L2~3行硬膜外穿。比较两组麻醉效果、ECG、HR、BP、SPO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Apgar评分、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级、Ⅲ级P<0.01;Ⅱ级P<0.05)。ECG、HR、BP、SPO生命体征的变化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pgar评分、低血压、恶心呕吐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硬膜外-骶管联合麻醉,麻醉阻滞完善,镇痛效果好、腹肌松弛、牵拉反应少、对循环、呼吸干扰小。
金学勇金娜祁燕
关键词:硬膜外剖宫产
MAC技术下瑞芬太尼麻醉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MAC技术下单纯药物(瑞芬太尼)麻醉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12月住院的肠镜预约汉族患者80例列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40例/组),其中给予丙泊芬麻醉为对照组,在MAC技术下应用瑞芬太尼麻醉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情况,统计其麻醉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麻醉满意度。结果术中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更为平稳(P<0.05);且观察组镇静Ramsay等级为(2.0±0.5)级明显优于对照组(3.5±0.8)(P<0.05),同时在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C技术下单纯药物(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麻醉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更少而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金学勇祁燕梁桂玲李玉石王国毅
关键词:MAC技术丙泊芬瑞芬太尼
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手术麻醉处理
2008年
金学勇祁燕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麻醉处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外科手术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骼肌细胞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23年
慢性心力衰竭(CHF)病程长,患者生理及心理状况均差,本研究分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时间为2021.10~2022.10,以MLHFQ(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评估作为评估工具,应用科室自拟调查表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在患者性别、主要照顾者、病程、因心衰住院次数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无对比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学历、月经济收入、NYHA分级、焦虑/抑郁、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显著(P<0.05);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月经济收入、NYHA分级、焦虑/抑郁、治疗依从性均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年龄、学历、月经济收入、NYHA分级、焦虑/抑郁、治疗依从性均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考虑上述因素,优化改进护理方案,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祁燕李静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气管炎症,主要是因为变应原的刺激造成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支气管平滑肌出现挛缩致使患者出现胸闷、喘息及气急等临床表现,这种气管炎症性哮喘不能根治,但可控制,减少哮喘的发作。哮喘患者需要充分了解、认识到哮喘的本质,让患者学会有效预防疾病,自我监测病情,因此需对患者进行长期的教育和指导,发作时能够自救,减少诱发因素,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研究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祁燕张慧金学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支气管平滑肌自我监测康复知识沙丁胺醇气雾剂护理干预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躯体化症状及焦虑抑郁的状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躯体化症状、焦虑及抑郁状态。方法: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其中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组120例,作为试验组;非急诊冠脉介入术组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及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评。比较两组患者躯体化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躯体化症状阳性率及焦虑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前三位躯体化症状分别为疲劳乏力、精力减退(65.83%),神经系统症状(63.33%)及睡眠问题(60.00%)。女性、年龄、收缩压是躯体化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的躯体化症状明显高于非急诊PCI,主要原因包括女性、年龄、收缩压,应进行早期筛查并适时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徐凤卢辉祁燕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