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神经外科
  • 6篇外科
  • 3篇教育
  • 2篇学位
  • 2篇研究生教育
  • 2篇医师
  • 2篇医师培训
  • 2篇院士
  • 2篇专科
  • 2篇专科医师
  • 2篇专科医师培训
  • 2篇专业学位
  • 2篇王忠诚院士
  • 2篇显微神经
  • 2篇显微神经外科
  • 2篇领航
  • 2篇领航者
  • 2篇国家最高科学...
  • 2篇高科学技术
  • 2篇2008年度...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8篇程小燕
  • 6篇王灵枢
  • 4篇李蕊
  • 3篇张亚卓
  • 2篇王月庚
  • 2篇张伟
  • 1篇桂松柏
  • 1篇王忠诚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被引量:1
2010年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自1960年成立以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从初始建所的6个研究室发展为目前具有16个基础研究室和9个临床研究室、亚专业齐全的完整神经外科研究体系,各项研究齐头并进,针对临床中的疑难问题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神经外科领域的技术难关,在神经系统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代偿修复的机制和促进修复方法的研究、血管内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研究、内镜神经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重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及人群防止措施的研究、神经影像、功能神经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伽玛刀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研究突破,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神经外科骨干人才,带领我国神经外科迈向国际前沿水平。
张亚卓程小燕桂松柏
关键词:学科建设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2001-2010年在读研究生发表论文统计与分析
2012年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探讨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10年中在读研究生发表医学论文的数量、年度分布、类别、SCI收录隋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读研究生共发表论文182篇,前5年平均每年发表论文10.0篇,后5年26.4篇,数量上呈增长趋势;前5年共发表SCI论文3篇,后5年发表48篇,在质量上有明显提升;博士生发表SCI论文数量远高于硕士生;基础文章多于临床文章,且以优势学科为主。结论科研院所的科研方向、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和科教管理部门的合理激励措施是研究生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力保证。
李蕊程小燕张亚卓
关键词:学术论文研究生教育
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路径及预期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任务是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它是医学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迄今,医学研究生培养已从单一模式过渡到专业学位(即临床型)和科学学位(即科研型)两个方向的培养模式,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侧重其临床技能,更强调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2]。
程小燕李蕊王灵枢张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神经外科
神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专科医师并轨培养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结合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在国内试行了8年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实践,分析我国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的两种途径及特点,结合专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在高校附属医院中把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神外专科医师培训两项工作并轨,率先在神经外科进行试点并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
程小燕王灵枢李蕊王月庚张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科医师培训研究生培养神经外科
中国神经外科的领航者--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忠诚院士介绍
2010年
2009年1月9日上午10时,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一授予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忠诚院士,以表彰他在神经外科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简要介绍王忠诚院士的经历、主要贡献及其意义。
程小燕王灵枢
关键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
医学模式转型后的神经外科研究生如何培养被引量:4
2012年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称之为医学观,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应,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它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医生担当的角色不尽相同。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型,我国神经外科作为发展最快的学科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因此对神经外科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生作为神经外科医生的主要来源和后备力量,培养的是否合格、优秀,是否与现今的医疗模式和医疗需求相匹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程小燕李蕊王灵枢
关键词:外科研究生神经外科外科医生
中国神经外科的领航者——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忠诚院士介绍
2009年
2009年1月9日上午10时,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一授予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忠诚院士,以表彰他在神经外科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简要介绍王忠诚院士的经历、主要贡献及其意义。
程小燕王灵枢
关键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
北京神经外科学院专科医师培训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
2012年
不断提高神经外科的整体水平,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谋求为13亿人健康服务,使神经外科迈向世界先进行列,这是当代神经外科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教育制度,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全面推行该培训体系和制度,但尚未建立统一、规范、完整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和准入标准。
程小燕王灵枢王月庚王忠诚张亚卓
关键词:专科医师培训神经外科教育制度准入制度社会责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