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泽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射频消融双上肺静脉口治疗心房颤动一例
- 2002年
- 采用射频消融电学隔离双上肺静脉口成功治疗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 1例。电学隔离法有如下几个优点 :①以环型肺静脉 (PV)标测电极导管精确地显示整个环型管壁的电活动及靶点位置 ,引导靶肺静脉的电学隔离。②消融终点不仅要求自发或诱发的房性早搏 /房颤消失 ,而且要求消除靶肺静脉口所有的PV电位 ,它在窦性心律下或起搏冠状窦远端下即可消融和判断终点 (靶肺静脉电学隔离 ) ,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而且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③在肺静脉开口部 (或近端 )消融 。
- 陈慧敏Edward Rowland曾欣温红梅董俊泽
- 关键词:射频消融心房颤动
- 福辛普利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被分成2组 :福辛普利组 (2 0例 ,10 mg,1次 /日 ) ,氨氯地平组 (2 0例 ,5 m g,1次 /日 ) ;疗程 2 4周 ,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和肾功能变化。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压及尿蛋白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 ;(2 )福辛普利组尚能显著提高肾小球滤过率 (P<0 .0 5 )。结论 :福辛普利和氨氯地平均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 ;福辛普利还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 陈炳煌王挹青郑剑涛董俊泽潘金水
- 关键词: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肾功能试验福辛普利氨氯地平
- 肺癌并左房及肺静脉转移1例
- 2005年
- 周法光陈江华王挹青董俊泽
- 关键词:肺癌并发症CT
- 老年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老年人二尖瓣狭窄(M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noue法对13例年龄≥60岁的MS患者施行PBMV,其中10人接受5-12年中长期随访,收集术前、术后及随访结束时有关心脏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前、术后及随访5-12年测得参数:(1)二尖瓣瓣口面积(MVA)分别为:0.96±0.15 cm2、1.73±0.27 cm2、1.51±0.32 cm2(P<0.01),后两者与术前比较P<0.01;(2)二尖瓣跨瓣压分别为2.82±1.51 kPa、0.87±0.34 kPa、1.52±0.41 kPa,后两者与术前比较P<0.01;(3)左房平均压分别为3.82±1.73kPa、1.81±0.95 kPa、2.16±0.52 kPa,后两者与术前比较P<0.01。术后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者100%,术后5-12年随访心功能仍维持在Ⅱ级以上者占80%,5-12年后再狭窄发生率20%。结论:PBMV治疗老年人MS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均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陈炳煌王焱王挹青陈慧敏刘文辉郑剑涛董俊泽
- 关键词:老年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外科治疗二尖瓣狭窄
-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被引量:12
- 2004年
-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共 4 91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非选择性或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并对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评价 ,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组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为2 0 % ,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2 .6 % )。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 ,P <0 .0 0 1、P =0 .0 0 3) ,是其早期发现的指标。对怀疑有冠心病的患者 ,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
- 陈水龙王焱王挹青陈炳煌郑剑涛刘文辉董俊泽蔡彬妮
- 关键词:内科学血管造影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 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被引量:3
- 2005年
- 蔡彬妮王焱王挹青刘文辉郑剑涛陈水龙董俊泽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远期疗效PCI
-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41例患者中长期疗效评价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后 5~ 8年的疗效。方法 对 41例PBMV患者进行术后追踪 5~ 8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 (7 1± 1 8)年。结果 PBMV术前二尖瓣口面积 (MVA)(1 0 8± 0 43)cm2 ,术后显著扩大 (2 0 1± 0 39)cm2 ,与术前比较 ,P <0 0 1;随访 5~ 8年 ,MVA逐渐减少至 (1 5 2± 0 2 8)cm2 ,与术后比较 ,P <0 0 1;再狭窄发生率为 2 2 0 %。术后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者10 0 % ,5~ 8年后心功能仍维持在Ⅰ~Ⅱ级者占 87 6 %。结论 PBMV术后 5~ 8年以上临床中远期疗效令人满意 ,未见严重并发症。
- 陈炳煌张振清王挹青董俊泽刘文辉吴荣张世科王珏
-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成形术瓣膜
- 静滴硫酸镁预防急性心肌梗塞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 1993年
- 46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随机分为镁(Mg^(2+))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3)。治疗组入院后加用2.08mmol/L(25%)硫酸镁30ml和0.56mmol/L(10%)葡萄糖500ml缓慢静滴,维持24h。以带有微机存贮心电信号的监护仪进行监护,给药前后测定血清Mg^(2+)及其它电解质含量。结果:治疗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引起患者血压明显波动及ECG间期异常,也未见其它副作用;治疗前后血清Mg^(2+)及其它电解质平均含量均在正常范围。
- 温建新陈子威董俊泽
- 关键词:心肌梗塞硫酸镁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