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宁

作品数:9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4篇食管癌
  • 4篇肿瘤
  • 3篇手术
  • 3篇肺肿瘤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外科
  • 1篇性病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肺叶切...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病例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肺癌
  • 1篇支气管残端
  • 1篇支气管扩张

机构

  • 9篇重庆市第三人...
  • 1篇重庆市中山医...

作者

  • 9篇袁宁
  • 3篇吴端青
  • 3篇李斌
  • 3篇张劲
  • 2篇施子夏
  • 1篇李劲松
  • 1篇熊焰
  • 1篇李继军
  • 1篇王惠珍
  • 1篇谭雪梅
  • 1篇林朗

传媒

  • 7篇重庆医学
  • 1篇浙江肿瘤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肺癌切除后支气管残端阳性病例的随访结果
1994年
自1971年~1992年因患支气管肺癌而行肺切除术共275例,我们对切除标本的支气管切端进行了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癌浸润者[以下简称切端(+)]44例,为同期切除病例的16%,文献报导切端(+)介于2.6~14.7%之间。为了解切端(+)病例的长期生存情况我们进行了随访。
吴端青袁宁张劲林朗张弘谋
关键词:肺肿瘤切除术
11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治和预防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1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中保守治疗3例,2例治愈,1例中转手术。手术治疗9例均治愈。结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灵活应用,多能取得较好疗效。
袁宁张劲施子夏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乳糜胸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89例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2008年手术治疗8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术后64例单叶或双叶支气管扩张患者症状消失,25例双侧或广泛性支气管扩张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和肺切除的范围,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肺切除对治疗单叶或双叶支气管扩张疗效显著,尽可能完全切除病灶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
袁宁吴端青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
老年性食管癌手术治疗3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性食管癌手术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科收治的316例60岁以上老年性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16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53例,死亡5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手术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严格掌握围手术期的治疗是提高手术治疗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袁宁张劲施子夏
关键词:老年食管癌手术治疗
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探讨被引量:7
1998年
袁宁吴端青
关键词:肺肿瘤外科手术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放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4
2011年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4例,按其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n=32,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OT组(n=32,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明显少于OT组(P<0.05)。术后第1、3天OT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VAT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5天血清CR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VATS组于术后第1、5天时间点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OT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肺癌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法。
李斌谭雪梅袁宁
关键词:胸腔镜肺切除术肺肿瘤C反应蛋白
78例食管癌患者CK20 mRNA、CD44v6、NF-κB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血和组织中的CK20 mRNA、CD44v6、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78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血液CK20 mRNA测定,并对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CD44v6、NF-κB。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液CK20 mRNA检查阳性率为72%(49/78),TNMⅠ、Ⅱ、Ⅲ、Ⅳ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7%、55%、92%、100%。食管癌组织CD44v6阳性表达率为59%,NF-κB表达阳性,阳性率76.9%,与淋巴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K20 mRNA阳性表达与对照组存在显著相关,与癌组织中CD44v6存在显著相关,而NF-κB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结合,有利于对远处血行转移和淋巴结转移作出判断。
李斌李劲松袁宁
关键词:食管肿瘤核因子-ΚBCD44V6CK20
广安地区浓溪镇乡村小学2751名小学生龋病调查被引量:2
2001年
李继军王惠珍熊焰袁宁
关键词:龋病儿童小学生
错配修复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食管癌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性同位素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96例食管癌中错配修复基因和4个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进行了检测。结果 96例食管癌中hmsh3、hmsh6基因突变率分别为10.4%和25%,4个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阳性率分别为D2S123(12.5%)、BAT-26(18.8%)、D17S261(10.4%)、D17S799(8.3%),hmsh3、hmsh6基因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多为分化不良的癌,而与患者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错配修复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是食管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是除LOH致癌途径以外的又一新的致癌途径。
李斌袁宁
关键词:食管癌微卫星不稳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