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奇能 作品数:8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感染家蚕中肠上皮细胞的免疫电镜观察 被引量:2 2007年 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Bombyxmori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BmIFV)专一地侵染家蚕中肠上皮组织,造成中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病变,在染毒家蚕的中肠杯形细胞内形成特异性小泡体和电子稠密体等特异性结构。电镜观察显示,在感染早期,微绒毛膜、线粒体附近及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和内质网中较易发现胶体金颗粒(10 nm)的吸附;其后在微绒毛中间和细胞质中,以及内质网和特异性小泡体的界限膜附近出现或较多存在,但线粒体和特异性小泡体的内部未见金颗粒的吸附。因此可以认为: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主要在染毒细胞的各细胞器膜附近出现。 苘娜娜 陆奇能 洪健 金伟 鲁兴萌关键词:家蚕 超微结构 免疫电镜 一种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瘤,杂交瘤细胞BmIFV-4E12 CCTCC NO:C20063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BmIFV-4E12 CCTCC NO:C200630分泌的单... 鲁兴萌 朱宏杰 张凡 陈正贤 陆奇能文献传递 一株传染性软化病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9 2007年 病毒性软化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蚕业生产的流行病,其病原为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Bombyx mori infectiousflacherie virus,BmIFV)。本实验室在浙江省收集到具有软化病症状的家蚕幼虫,并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病毒。电镜观察到病毒粒子为直径26nm左右、无包涵体的球状颗粒。病毒添食四龄起蚕和五龄起蚕,分别在3~4d和5~7d出现明显症状和病变。纯化病毒SDS-PAGE条带与BmIFV蛋白相仿。病毒核酸鉴定为RNA,并可用套式RT-PCR扩增出特异性片段,测序发现片段序列和BmIFV日本坂城株的同源性为99.5%。由此可确定该病毒为BmIFV,这是我国首次分离到该病毒,暂命名为BmIFV-CHN001。 陆奇能 朱宏杰 洪健 金伟 张凡 鲁兴萌关键词:家蚕 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桐乡株)的nested RT-PCR检测及其RNA聚合酶的克隆和表达 病毒性软化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蚕业生产的流行病,其病原为传染性软化病病毒(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 IFV)。虽然类似软化病的情况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但确切分离到IFV毒株的只有日本。作为世界上... 陆奇能关键词:RNA聚合酶 病毒分类 结构蛋白 序列同源性 重组杆状病毒 BACMID 文献传递 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桐乡株)VP1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007年 以首株在中国分离到的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Bombyx mori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BmIFV)BmIFV-CHN001基因组为模板,扩增了编码主要结构蛋白的VP1基因。克隆测序后得到VP1基因片段906bp。该序列与已发表的日本毒株相比,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9.3%,编码氨基酸的相似性为100%,证明该毒株与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日本株的同源性较高。把BmIFV-CHN001的VP1序列与同属的另外6个昆虫小RNA病毒的结构蛋白进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化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这7种病毒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而BmIFV-CHN001与蜜蜂囊雏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 苘娜娜 陆奇能 金伟 张凡 鲁兴萌关键词:家蚕 结构蛋白 克隆 家蚕病毒性软化病病毒抗血清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3 2006年 从蚕区农户分离了一株家蚕病毒性软化病病毒,暂命名为BmIFV-CHN001。利用蔗糖密度梯度及差速离心法提纯该病毒,将提纯病毒免疫家兔3次,得到BmIFV抗血清。所制备的抗血清采用琼脂双扩散法检测养蚕农户家蚕样本,调查该病毒病在浙江蚕区的感染现状,调查显示农村饲养家蚕具有较高的感染率。 朱宏杰 赵新华 戴建一 吴纯清 王瀛 陆奇能 鲁兴萌关键词:家蚕 病毒 软化病 抗血清 家蚕病毒性软化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6年 就家蚕病毒性软化病的病原发现、病毒的蛋白构成、病毒基因组的基本结构、结构蛋白的编码域、多元蛋白序列、翻译起始中相关的RNA元件和细胞因子、蛋白质的加工处理、复制机制,以及流行病学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BmFV与其它小RNA病毒(或类似小RNA病毒)的比较,认为开展病毒侵染相关的细胞因子研究、病毒基因的功能和病害流行机制等的研究将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鲁兴萌 陆奇能关键词:家蚕 病毒性软化病 病毒 一种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瘤,杂交瘤细胞BmIFV-4E12 CCTCC NO:C20063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BmIFV-4E12 CCTCC NO:C200630分泌的单... 鲁兴萌 朱宏杰 张凡 陈正贤 陆奇能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