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艳成

作品数:17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红树
  • 7篇红树林
  • 5篇钦江流域
  • 4篇遥感监测
  • 4篇互花米草
  • 3篇遥感
  • 3篇土壤
  • 3篇土壤侵蚀
  • 3篇RS
  • 2篇入侵
  • 2篇土壤侵蚀强度
  • 2篇卫星影像
  • 2篇高分辨率卫星
  • 2篇高分辨率卫星...
  • 2篇GOOGLE...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形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悬浮物

机构

  • 12篇广西科学院
  • 7篇广西师范学院
  • 3篇厦门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7篇陶艳成
  • 7篇潘良浩
  • 7篇刘文爱
  • 6篇高峰
  • 5篇卢远
  • 5篇范航清
  • 5篇史小芳
  • 4篇葛文标
  • 4篇华璀
  • 2篇苏文静
  • 2篇孙仁杰
  • 1篇曾聪
  • 1篇苏治南
  • 1篇何文
  • 1篇邱广龙
  • 1篇王欣
  • 1篇李卫宁
  • 1篇莫竹承
  • 1篇李斌
  • 1篇张悦

传媒

  • 3篇广西科学
  • 3篇广西科学院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湿地科学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DEM的钦江流域水文特征提取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以广西钦江作为研究实例,提取了流域水流方向、汇流累积量、河网、子流域分割等水文信息,将结果与实测水文信息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出的水文特征与钦江流域实际基本相符,同时也受到数据源精度、研究区地形、软件算法等的影响,特别是在地形平坦或人为干扰大的地区,提取的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从提取的效率和精度来看,在GIS环境下基于DEM数据自动提取流域水文特征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法。发展趋势上,如何提高平坦地区水文特征提取的精度问题仍然是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方向之一。
陶艳成华璀卢远高峰苏文静
关键词:DEM河网
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特征研究——以钦江流域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地形因素是影响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钦州流域为例,应用DEM数据,在ArcGIS10.1空间统计分析模块下,采用高程梯度、坡度梯度和地形位梯度三种方法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土壤侵蚀强度存三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指数,揭示研究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的模式及其与地形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在高程和坡度梯度上,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主要分布在1~2地形梯度上;在地形位梯度上,微度侵蚀在1级区域上占据了优势地位,分布面积最大,这与在高程和坡度梯度上的分布恰恰相反。(2)对三种方法的比较表明,地形位综合了高程和坡度的信息,可以反映土壤侵蚀强度随地形变化的分布趋势以及土壤侵蚀强度的分布特征。(3)研究可为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和水土保持规划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定量分析方法。
高峰华璀卢远陶艳成李卫宁
关键词:土壤侵蚀强度坡度
广西铁山港围填海导致的高岭土快速沉积致红树林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查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榄根村龙港新区铁山港东港产业园范围内红树林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对调查区域外源淤积物进行来源分析,并监测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同时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进行溯源。结果表明,在红树林死亡区域和严重退化区域存在大量的白色外源淤积物,越靠近死亡区域中心位置,外源淤积物厚度越大;外源淤积物层平均厚度为7.5-11.1 cm,判定受损红树林区沉积速率高达4.84-6.22 cm/a,外源淤积物以高岭土为主要成分;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滩涂高程提高10.9-14.0 cm,并由上而下形成“悬浮物+高岭土沉积层→高岭土痕迹层→正常底质层”的土壤垂直结构,该剖面结构表明,沉积过程早期为高岭土主导,后期为吹填悬浮物主导。尽管围填海工程未直接掩埋红树林,但工程导致高岭土及后期悬浮物的快速沉积,改变了红树林受损斑块的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推测是引发项目区红树林死亡的主要触因。
潘良浩史小芳史小芳李斌范航清李斌陶艳成谭星儒
关键词:红树林高岭土悬浮物
钦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结合基于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流域水文、气象资料,应用SCS水文模型,在GIS环境下模拟了广西钦江流域2000—201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表径流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工矿及居民点、道路交通用地、水域面积的增加,耕地、草地面积的减少。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使得地表径流深度也会发生变化,在假设降水量一致的情况下,10年间钦江流域平均地表径流深度增加了0.703 mm。
陶艳成华璀卢远苏文静高峰何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变化SCS模型钦江流域
基于GF1卫星的红树林病虫害遥感识别被引量:2
2023年
定量化红树林病虫害监测评估可为红树林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以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一号(GF1)卫星数据建立模型识别受虫害红树林,结果表明:GF1数据的红光和近红外波段是判识红树林健康与否的优选波段;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DVI)是区分健康和虫害红树林的优选植被指数,通过训练样本可划定不同群落虫害红树林DVI阈值区间;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绿光波段可有效去除水体和裸露滩涂等背景干扰信息,综合DVI、NDVI和绿光波段,构建虫害红树林识别决策树模型,模型识别精度良好。木榄-白骨壤、秋茄-白骨壤、木榄-桐花树、木榄-白骨壤+桐花树群落的综合指标F(F-measure)大于0.89,且准确率A(accuracy)、精确率P(precision)、召回率R(recall)大于0.85,但白骨壤分类精度较低,综合指标仅0.76。
陈燕丽孙明陈诚陶艳成刘文爱
关键词:红树林病虫害决策树模型
基于GIS和USLE的钦江流域土壤侵蚀评估被引量:28
2014年
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基于USLE模型对钦江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不同海拔、不同坡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侵蚀强度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钦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608.87t/(km2·a),属中度侵蚀,远大于水利部规定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允许流失量500t/(km2·a)的标准;(2)随高程升高,土壤侵蚀强度呈递减趋势。0~240m高程带是土壤侵蚀防治的重点区域。(3)随坡度增大,土壤侵蚀强度呈递减趋势。15。以下坡度带是钦江流域土壤侵蚀重点预防和治理区域。(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差异显著,旱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大部分处于强度侵蚀以上,是控制流域整体土壤侵蚀状况的关键土地利用类型。
高峰华璀卢远陶艳成
关键词:土壤侵蚀强度RSUSLE钦江流域
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入侵时空动态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全面了解和分析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广西海岸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扩散趋势,应用遥感与GIS技术手段,基于多源多时序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进行时空动态监测,并结合历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8、2010、2013、2016、2019年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面积分别为46.90、204.05、331.23、608.75、776.99、1320.79 hm 2;2001-2019年,互花米草面积增加了1273.89 hm 2,年均增长率为20.38%。2019年,北海市海岸带互花米草总面积为1317.06 hm 2,占广西互花米草总面积的99.72%;钦州市互花米草面积为3.68 hm 2;互花米草已入侵防城港市,面积约为0.05 hm 2。丹兜海、铁山港湾、廉州湾及北海银滩至营盘镇近岸滩涂是互花米草集中扩张区,且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防城港市企沙半岛东侧近岸滩涂及北海市涠洲岛均已出现互花米草零星斑块;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互花米草扩散有所减缓,而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仍处于增长阶段。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入侵仍处于快速扩张状态,且呈由东往西扩散的趋势。本研究可为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陶艳成潘良浩潘良浩刘文爱孙仁杰
关键词:互花米草生物入侵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西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县级行政单元为评价单位,对广西农用地集约利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处于高度集约利用状态的区(县)主要分布在合浦县、港北区、宾阳县、港南区、玉州区、柳江县、覃塘区、兴宾区等地区;农用地处于中度集约利用的区(县)主要分布在灵山县、钦北区、北流市、浦北县、钟山县、钦南区、桂平市、平南县、博白县等地区;一般集约和不集约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地区、梧州市、八步区等区(县)。研究结果基本符合区域农用地利用实际,对广西农用地高效集约利用和广西农用地资源利用区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峰卢远陶艳成
关键词:农用地农用地集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
遥感技术在受损红树林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红树林目前还受到不可持续利用方式的严重威胁。为快速掌握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铁山港白沙镇榄根村近岸海域监测范围内红树林受损及其周边景观演变情况,采用无人机(UAV)技术和多时期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结合野外地面群落调查,利用目视解译方法,对榄根村近岸海域红树林及周边景观进行遥感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红树林2017年12月、2018年10月、2019年6月、2020年4月受损面积分别为0.55,4.77,9.42,17.18 hm^(2),4年间红树林受损面积增长约30.23倍。将2020年4月红树林受损区按照受损程度不同分为死亡区和严重受损区,面积分别为7.81,9.37 hm^(2),斑块数分别为35,106个。研究期内榄根村红树林受损面积呈迅速增加趋势,主要位于潮沟两侧;死亡及严重退化区红树林群落形态上呈灰白色不规则斑块状;红树林受损斑块呈“多点开花”特点,有从斑块林缘向内部蔓延的趋势。遥感技术可有效提高红树林生态监测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应用前景广阔。
陶艳成刘文爱刘文爱潘良浩孙仁杰葛文标史小芳
关键词:遥感监测无人机技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基于Google Earth高分影像的北海榄根村红海榄种群数量和分布的研究
2021年
本研究建立一种基于Google Earth高分影像的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单株精准识别的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开展红海榄的资源调查和生态研究。研究以广西北海铁山港东岸榄根村外围天然红树林中的红海榄种群为对象,利用高分辨率Google Earth影像精准识别红海榄的个体,进而获取种群数量、冠幅、高程等重要数据,并在影像上设置89个100 m×100 m的样方,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红海榄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影像中可识别红海榄植株数量共有848株;在高程1-2 m滩涂有红海榄615株,占全部数量的72.5%,在适生滩涂高程下呈现一定的正态分布特征;冠层直径大小在1.00-1.99 m的红海榄494株,占全部数量的58.3%,研究范围内红海榄种群密度南向大于北向,向海方向大于向陆方向,斑块中心区域大于边缘区域;各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该天然红海榄种群呈聚集分布。以上结果说明,利用Google Earth高分影像可有效识别冠层直径1 m以上的红海榄单株;北海榄根村红海榄种群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并且红海榄幼树较多,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区域的红海榄种群数量将会增多。
刘文爱李丽凤薛云红陶艳成
关键词:红海榄遥感监测红树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