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彤艳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安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风
  • 3篇中风后
  • 3篇手综合征
  • 3篇肩手综合征
  • 2篇动法治疗
  • 2篇循经
  • 2篇循经取穴
  • 2篇循经远取
  • 2篇中风后肩手综...
  • 2篇中风后遗症
  • 2篇取穴
  • 2篇综合征
  • 1篇心绞痛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性交
  • 1篇胸痹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穴位贴敷法

机构

  • 2篇淮安市中医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4篇马彤艳
  • 1篇孙远征
  • 1篇王兵

传媒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循经远取动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法治疗中风后1期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循经远取动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肩三针治疗,两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和VAS及FMA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及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远取动法治疗中风后1期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肩三针治疗。
孙远征马彤艳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循经取穴中风后遗症
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上肢功能,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FM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蒋同伯马彤艳王兵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浮刺薰洗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循经远取动法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法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drome,SHS)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中风后SHS作用机制,为临床上治疗肩手综合征提供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1、选取60...
马彤艳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循经取穴中风后遗症
文献传递
胸痹贴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胸痹贴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和治疗组(西医基础治疗加胸痹贴穴位贴敷),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两星期后记录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心电图,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心绞痛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痹贴穴位贴敷法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安全有效,方法简便。
鲍克剑马彤艳
关键词:穴位贴敷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