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兵

作品数:6 被引量:86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安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硬化斑块
  • 2篇针刺
  • 2篇中风
  • 2篇中风后
  • 2篇粥样硬化斑块
  • 2篇卒中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粥样硬...
  • 2篇颈动脉粥样硬...
  • 2篇颈动脉粥样硬...
  • 2篇斑块
  • 1篇蛋白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中层...
  • 1篇性交

机构

  • 6篇淮安市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王兵
  • 3篇杨道海
  • 2篇舒兆瑞
  • 2篇张克飞
  • 1篇马彤艳
  • 1篇沈梅红

传媒

  • 2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自由基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分析针刺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浆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风-中经络)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刺干预组,每组30例,治疗3 w。针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石学敏教授的醒脑开窍针法的选穴及手法,两组均在治疗过程中按时间节点观察患者外周血浆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同步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相关量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 w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改善,但针刺干预组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Hcy水平降低,但针刺干预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SOD水平均有提高,但针刺干预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针刺配合常规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在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自由基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中医症候等方面尤为明显,这可能与针刺结合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升高SOD活性有关。
舒兆瑞王兵杨道海沈梅红
关键词:针刺缺血性脑卒中
消斑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Hs-CRP、MMP-8、TIMP-1表达的影响
2016年
目的:观察消斑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hs-CRP、MMP-8、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消斑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MMP-8、TIMP-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MMP-8、TIM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MMP-8水平均较前降低、TIMP-1水平均较前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斑胶囊可显著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Hs-CRP、MMP-8水平,增高血清TIMP-1水平,表明消斑胶囊具有稳定斑块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杨道海王兵蒋同伯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MMP-8TIMP-1
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上肢功能,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FM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针浮刺配合中药外洗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蒋同伯马彤艳王兵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浮刺薰洗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消斑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0例
2016年
目的 :观察消斑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变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O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消斑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观察组减少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斑胶囊可显著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缩小的趋势,表明消斑胶囊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杨道海王兵蒋同伯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期疗效观察被引量:63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总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32±1.25)分低于对照组患者(10.22±1.90)分(P<0.05)。治疗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75.43±12.31)分高于对照组(64.62±13.92)分(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38/40)优于对照组(29/40)(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临床有效率(37/40)优于对照组患者(28/40)(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刺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张克飞王旋旋王兵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益气养阴法治疗卒中相关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法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卒中相关性肺炎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益气养阴组各30例,分别在治疗1周和2周时给予患者的CPIS评分以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onpr0-tein,CRP)主要指标的监测。结果:益气养阴组愈显率为66.7%,常规治疗组为43.3%。治疗前后两组PCT组间、组内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RP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法对卒中相关肺炎的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耐受性良好。
王兵张克飞孙凡龙舒兆瑞
关键词:益气养阴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