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绍甫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盆地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6篇生物气
  • 6篇浅层
  • 5篇浅层生物气
  • 5篇百色盆地
  • 4篇浅层气
  • 3篇地球化学背景
  • 3篇碳同位素
  • 3篇同位素
  • 3篇热成因
  • 2篇地化
  • 2篇地化特征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油气
  • 2篇碳同位素组成
  • 2篇同位素组成
  • 2篇勘探
  • 2篇化学特征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9篇黄绍甫
  • 5篇朱扬明
  • 4篇蔡勋育
  • 4篇邹华耀
  • 3篇翁焕新
  • 3篇罗毅
  • 1篇王青春

传媒

  • 3篇地质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南方国土资源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南方百色盆地浅层生物气组成与成因
2005年
朱扬明翁焕新邹华耀蔡勋育黄绍甫罗毅
关键词:碳同位素组成浅层生物气百色盆地热成因地球化学背景浅层气藏
中国南方百色盆地浅层生物气组成与成因
2005年
本文据30余个气样分析资料,结合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对百色古近系一新近系残留型盆地浅层生物气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成因和形成机制。这些浅层气主要以烃类气体为主,一般占90%以上。甲烷和C2+烷烃含量有较大变化,分别在50%~100%和0~50%,取决于热成因气混入生物气的比例。所研究浅层气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碳同位素很轻,甲烷的δ^13C值主要变化在-55‰~-75‰范围。
朱扬明翁焕新邹华耀蔡勋育黄绍甫罗毅
关键词:浅层生物气百色盆地热成因地球化学背景烃类气体碳同位素
层序地层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层序地层有机地球化学是由有机地球化学与层序地层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文章综述了油气勘探中烃源岩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不同体系域烃源岩的基本球地化学特征及变化规律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黄绍甫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有机地球化学油气勘探烃源岩沉积环境
中国南方第三系小盆地浅层生物气地化特征及应用潜力被引量:3
2005年
中国南方第三系小型盆地众多,一般为单旋回的陆相沉积,沉积厚度相对较薄,后期遭受不同程度的抬升剥蚀;盆地烃源岩通常较为发育,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但普遍热演化程度低,大部分处于未成熟阶段,部分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其地温梯度、沉积速率及沉积环境都有利于浅层生物气的形成。目前已有多个盆地获浅层气勘探发现,气藏埋深浅于1000m,属于生物成因气。作为绿色环保能源,浅层生物气的综合开发利用将极大的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效减少当地工农业生产对煤碳、木材的需求,达到保护当地环境的目的。
黄绍甫吕立勇
关键词:浅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勘探应用
百色盆地浅层气成藏机制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百色盆地是一个典型的陆相第三系残留型盆地。浅层气的分布,在盆地东部坳陷围绕生烃中心呈环带状分布,区带上沿主干断裂呈珠状出现;在盆地西部主要分布在南斜坡的江泽地区并沿断层呈带状分布。含气层位主要是始新统百岗组和渐新统伏平组,次为始新统那读组,埋深一般小于1500 m,大部分气层埋深在300-700 m之间。浅层气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大多数呈现为甲烷含量高(超过95%,干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轻(-55‰^-70‰)典型的生物气特征,其成因类型可划分为生物气、生物气-热解气及油层菌解气三类。其成藏机制与烃源岩的早、晚两期生物气的形成作用有关(成岩作用早期和构造运动抬升后的晚期),并以晚期复合成藏为主。
黄绍甫朱扬明
关键词:百色盆地浅层气成藏机制生物气生烃区带
百色盆地原油成因类型及聚集特征被引量:5
2006年
根据原油样品生物标志物和碳同位素组成的系统分析资料,揭示了指示其生源和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参数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将百色盆地已发现的原油划分成4种成因类型。各类原油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曲线、甾烷碳数分布、Pr/Ph值和碳同位素组成等指标有明显差异,在盆地内呈区域性分布。盆地东部坳陷原油成熟度总体分布格局是:东高西低,坳陷内部低边缘高。这主要是受控于生油层成烃演化与断裂活动期的时空配置关系。原油与生油层的地球化学参数在区域上分布相一致,表明原油成藏具有近源聚集的特点。这可能与盆地缺乏广覆性的疏导层和断层的切割、封堵作用有关。同时,也正是这种因素使得生油层平面上的非均质性表现为区域上原油类型的多样性。
朱扬明王青春邹华耀黄绍甫蔡勋育
关键词:百色盆地生物标志物成熟度油气聚集
中国南方百色盆地浅层生物气组成与成因被引量:3
2006年
朱扬明翁焕新邹华耀蔡勋育黄绍甫罗毅
关键词:碳同位素组成浅层生物气百色盆地热成因地球化学背景浅层气
广西合浦、宁明盆地第三系可能生油岩中甾、萜烷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1991年
应用生物标记物分析技术,结合其他地化分析资料,对广西的合浦和宁明盆地的第三系可能生油岩,进行了有机质生源构成与沉积环境、成熟度及成油潜力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盆地第三系暗色泥岩的有机母质利于成油,丰度高,保存条件好,具备了形成低熟油和成熟油的条件。地质条件与已发现油气的百色盆地类似,因此是两个很有希望找到油气的接替盆地,值得继续深入地进行勘探。
黄绍甫
关键词:第三纪盆地生油岩甾烷萜烷
中国南方第三系小盆地浅层生物气地化特征及应用潜力
中国南方第三系小型盆地众多,一般为单旋回的陆相沉积,沉积厚度相对较薄,后期遭受不同程度的抬升剥蚀,盆地烃源岩通常较为发育,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但普遍热演化程度低,大部分处于未成熟阶段,部分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其地温梯度...
黄绍甫吕立勇
关键词:浅层生物气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