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秋红

作品数:45 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高压氧
  • 15篇高压氧治疗
  • 12篇细胞
  • 12篇梗死
  • 11篇脑梗
  • 11篇脑梗死
  • 7篇凋亡
  • 7篇大剂量
  • 6篇缺血
  • 6篇线粒体
  • 5篇疗效
  • 5篇脑梗死大鼠
  • 4篇蛋白
  • 4篇中动脉
  • 4篇神经功能
  • 4篇神经功能评分
  • 4篇体膜
  • 4篇评分
  • 4篇卒中
  • 4篇线粒体膜

机构

  • 4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5篇于秋红
  • 41篇薛连璧
  • 35篇刘亚玲
  • 18篇张红霞
  • 10篇郁军超
  • 4篇李婕
  • 4篇王拥军
  • 4篇吉康祥
  • 2篇李冬果
  • 2篇吴雅丽
  • 2篇王春娟
  • 2篇陈昭燃
  • 2篇邱彩霞
  • 1篇夏成清
  • 1篇史敬东
  • 1篇庞宝森
  • 1篇邓亚仙
  • 1篇高春锦
  • 1篇刘影
  • 1篇何健

传媒

  • 8篇中国卒中杂志
  • 5篇中国康复理论...
  • 5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亚太潜水与高...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气压环境下注射泵安全性及准确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高气压环境对注射泵使用安全性及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输液精度实时监测系统,分别设定注射泵流速为20 ml/h及5 ml/h,实时监测高压、常压环境下相应瞬时及平均流速变化。每个方案观察时间为120 min,采集每间隔10 min共13个时间点的流速数据,两个方案均重复检测10次。结果在高压及常压环境下使用注射泵均未出现安全事故。当设定注射泵流速为20 ml/h时,在高压环境或常压环境下瞬时流速及平均流速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瞬时流速、平均流速在高压、常压环境下亦无显著差异(P>0.05)。当设定注射泵流速为5 ml/h时,相同时间点瞬时流速在高压、常压环境下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高压环境下0 min瞬时流速显著快于120 min瞬时流速(P<0.05),其它时间点瞬时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压环境下各时间点瞬时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20 min至100 min共9个时间点,发现高压环境下平均流速显著快于常压环境下平均流速(P<0.05),其余4个时间点高压、常压环境下平均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或常压环境下各时间点平均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泵在高压及常压环境下120 min时间点平均流速(设定流速为20 ml/h及5 ml/h)误差率均在±2%范围内。结论高气压环境下使用注射泵相对安全;当注射泵设定流速较高(如20 ml/h)时,高气压环境对注射泵流速无明显影响;当注射泵设定流速较低(如5 ml/h)时,尽管高气压环境对瞬时流速及平均流速有部分影响,但注射泵最终平均流速仍在要求精度范围内。
刘亚玲张蕾任梓齐于秋红王丛薛连璧
关键词:注射泵平均流速
早期高压氧治疗婴幼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死疗效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婴幼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婴幼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将93例患儿分为两组:高压氧组60例和对照组33例。结果高压氧组有效率100%,治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81.82%,治愈率75.76%(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婴幼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死的方法。
张红霞于秋红刘亚玲薛连璧
关键词:脑外伤脑梗死婴幼儿高压氧
线粒体对缺血性神经细胞死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刘亚玲于秋红薛连璧
关键词:线粒体神经元细胞凋亡脑血管意外
大剂量HBO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评估2种大剂量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超早期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阻塞模型为对象,以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容积测定为疗效评估指标,以缺血脑组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和NO(一氧化氮)水平变化为氧化应激观察指标,对持续9h和18h2种HBO方案超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4h至5d的疗效及18h至5d不同时间点对氧化应激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①HBO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5d时梗死容积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②9hHBO组疗效优于18hHBO组疗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18hHBO组18h和48h时SOD水平较对照组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④HBO组各时间点缺血脑组织MDA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水平,尤以18h为著(P<0.05);⑤HBO组缺血脑组织18h和48h时N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P<0.01),其中,18h组18h时缺血脑组织NO含量显著高于9h组(P<0.05),5d时3组NO含量基本持平。结论①持续9h和18hHBO超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梗死容积,改善神经功能预后;②HBO超早期治疗急性脑卒中的剂量不是越大越好,过大剂量可能会加重过氧化损伤。
薛连璧王拥军于秋红张红霞
关键词:高压氧脑梗死氧化应激
高压氧与中枢型氧中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中枢型氧中毒,常见于高压氧的环境下。中枢型氧中毒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严重制约了高压氧医学的发展,因此一直是此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中枢型氧中毒的发病机制、易感部位、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等方面,介绍了高压氧与中枢型氧中毒的研究进展。
刘亚玲于秋红王丛薛连璧
关键词:高压氧中枢型氧中毒氧化应激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缺血性卒中(综述)
简单的语言概括乎没有证据表明卒中患者从HBOT中受益。作为一种治疗方法,高压氧治疗(HBOT)增加损伤脑组织的氧供,降低不可逆脑损伤的范围。 HBOT就是在密闭的高压舱中(例如深海潜水者用的潜舱)吸纯氧。我们的综述发现只...
于秋红薛连璧
文献传递
高压氧联合亚硒酸钠通过上调c-Jun/自噬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
2023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Na_(2)SeO_(3))对肝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单独Na_(2)SeO_(3)处理组、HBO单独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相应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MTT法测定不同分组下的细胞活性;采用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测定相应分组下的转录本表达差异;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实验测定不同分子的表达情况及自噬水平。结果:联合处理组可通过触发自噬发生,显著增强Na_(2)SeO_(3)对肝癌细胞系的抑制活性(P<0.05);联合处理组的c-Jun表达量、c-Jun与LC3启动子区的结合均显著强于单独Na_(2)SeO_(3)处理组(均P<0.05);c-Jun的siRNA可以回调联合处理组触发自噬发生的能力以及抗肿瘤活性(P<0.05)。结论:HBO和Na_(2)SeO_(3)联合处理可通过上调c-Jun/自噬信号通路来抑制肝癌细胞系增殖活性。
史敬东刘亚玲于秋红段斌炜
关键词:肝癌高压氧亚硒酸钠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疗效.方法 选取DEACMP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压氧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微循环及康复治疗,高压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治疗前、治疗35 d、治疗70 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BI评分(BI)、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量表(ARWMC)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脑白质损伤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高压氧组和对照组MMSE、BI、ARWMC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高压氧组治疗35 d及70 d后MMSE、BI评分均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治疗70 d后ARWM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 d后,高压氧组MMSE评分[(10.78±4.41)分]高于对照组[(2.54±1.50)分](P< 0.05),BI评分[(48.75±11.85)分]高于对照组BI评分[(9.46±6.43)分](P<0.05),其ARWMC评分与对照组ARWMC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0 d后,高压氧组MMSE评分[(23.69±3.79)分]高于对照组[(2.89±1.64)分](P<0.05),BI评分[(75.78 ±16.37)分]高于对照组BI评分[(12.14±8.65)分](P<0.05),其ARWMC评分[(7.13±3.22)分]低于对照组[(15.79±4.70)分](P<0.05).结论 在改善微循环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高压氧能够改善DEACMP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治疗70 d后可显著减轻患者脑白质的损伤程度.
刘亚玲张红霞于秋红薛连璧
关键词:高压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高压氧治疗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单次9 h高压氧(hyp 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o)的影响,探讨HBO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08只SD大鼠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组,每组各54只。造模成功3 h后,HBO组实行HBO干预,压力0.2 MPa持续9 h,对照组呼吸常压空气。采用Garcia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比较两组造模后13 h、24 h和72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在各时间点检测大鼠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凋亡细胞数、线粒体和细胞核AIF表达及MMPo水平。结果①神经功能评分:HBO组13 h(P<0.001)、24 h(P=0.04)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②凋亡细胞数:HBO组13 h、24 h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更少(均P<0.001)。③AIF在线粒体和细胞核的表达:13 h、24 h、72 h各时间点HBO组AIF在线粒体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多(均P<0.001);各时间点HBO组AIF在细胞核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少(均P<0.001)。④MMPo:各时间点HBO组MMPo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HBO治疗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稳定MMPo,抑制AIF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移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于秋红李婕刘亚玲王丛任梓齐薛连璧
关键词:高压氧脑梗死凋亡凋亡诱导因子线粒体膜电位
高压氧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梗死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梗死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进行高压氧治疗(压力0.2 Mpa,稳压60 min,每日1次)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应用NIHSS评分评估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高压氧治疗是否有效。将出院NIHSS评分较脑梗死发病24 h内评分下降≥4分作为治疗显效的标准,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脑梗死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6例患者,平均年龄53.63±11.02岁,其中男性24例(42.9%)。高压氧组41例,对照组15例。高压氧组出院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6(4~8)分vs 12(7~15)分,P=0.001]。纳入患者中治疗显效22例(3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发病24 h内NIHSS评分高(OR 1.411,95%CI 1.134~1.756,P=0.002)是未破裂动脉瘤术后脑梗死治疗显效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未行高压氧治疗对比,高压氧治疗1~5次(OR 16.454,95%CI 1.326~204.191,P=0.029),高压氧治疗6~9次(OR 20.966,95%CI 1.996~220.253,P=0.011),高压氧治疗≥10次(OR 47.026,95%CI 3.651~605.774,P=0.003)与术后脑梗死治疗显效呈独立正相关。结论高压氧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梗死有效,脑梗死发病24 h内NIHSS评分及高压氧治疗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术后脑梗死治疗显效独立影响因素。
刘亚玲于秋红王丛薛连璧
关键词:高压氧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脑梗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