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玲
- 作品数:40 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高气压环境下注射泵安全性及准确性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高气压环境对注射泵使用安全性及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输液精度实时监测系统,分别设定注射泵流速为20 ml/h及5 ml/h,实时监测高压、常压环境下相应瞬时及平均流速变化。每个方案观察时间为120 min,采集每间隔10 min共13个时间点的流速数据,两个方案均重复检测10次。结果在高压及常压环境下使用注射泵均未出现安全事故。当设定注射泵流速为20 ml/h时,在高压环境或常压环境下瞬时流速及平均流速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瞬时流速、平均流速在高压、常压环境下亦无显著差异(P>0.05)。当设定注射泵流速为5 ml/h时,相同时间点瞬时流速在高压、常压环境下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高压环境下0 min瞬时流速显著快于120 min瞬时流速(P<0.05),其它时间点瞬时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压环境下各时间点瞬时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20 min至100 min共9个时间点,发现高压环境下平均流速显著快于常压环境下平均流速(P<0.05),其余4个时间点高压、常压环境下平均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或常压环境下各时间点平均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泵在高压及常压环境下120 min时间点平均流速(设定流速为20 ml/h及5 ml/h)误差率均在±2%范围内。结论高气压环境下使用注射泵相对安全;当注射泵设定流速较高(如20 ml/h)时,高气压环境对注射泵流速无明显影响;当注射泵设定流速较低(如5 ml/h)时,尽管高气压环境对瞬时流速及平均流速有部分影响,但注射泵最终平均流速仍在要求精度范围内。
- 刘亚玲张蕾任梓齐于秋红王丛薛连璧
- 关键词:注射泵平均流速
- 大剂量高压氧超早期治疗对局部脑梗死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大剂量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超早期治疗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作SD大鼠永久性MCA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HBO组(n=36),HBO组大鼠于模型制备成功后3 h予单次9 h HBO治疗,压力0.2 MPa。于模型成功后3 h、13 h、72 h,行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于13 h、72 h分别将大鼠脑组织进行2,3,5苯四氮唑(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定梗死容积百分比,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1两组大鼠在MCAO 13 h时(P均=0.007)和72 h时(P均<0.001)均较同组MCAO 3 h时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但各时间点两组间神经功能无显著差异。213 h时,两组大鼠脑梗死容积比无显著差异;72 h时,对照组大鼠脑梗死容积比较13 h时增大(P=0.02),而HBO组无显著变化,HBO组较对照组脑梗死容积比小(P=0.02)。3HBO组及对照组在13 h、72 h均可见凋亡细胞,13 h时HBO组凋亡细胞数少于对照组(P=0.04)。4大鼠MCAO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HBO组在13 h、72 h的线粒体膜电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结论大剂量HBO超早期治疗可缩小大鼠脑梗死容积,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进而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 于秋红李婕刘亚玲郁军超薛连璧
- 关键词:高压氧脑梗死神经功能评分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
- 高压氧治疗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1例
- 2024年
- 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ANE)是感染后出现的罕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之一,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严重持续性意识障碍, 常伴有癫痫, 病理生理特点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像学典型表现为双侧丘脑病变, 中心性出血坏死灶及病灶周围血管源性脑水肿[1,2]。1995年由日本学者Mizuguchi等首次在儿童患者中对ANE进行了详细描述[3]。由于ANE病情进展迅速且尚无特效药物, 儿童ANE死亡率在28%, 且约56%的ANE患儿会遗留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状, 仅13%患儿可完全康复[1], 高死亡率和高神经系统后遗症率是其预后特点。目前, 高压氧已应用于神经康复治疗领域并显示出诸多优势, 但目前国内外鲜见将高压氧应用于ANE的治疗[4]。本研究通过1例儿童坏死性脑病患儿从亚急性期开始进行高压氧治疗, 由临床评分、影像学、脑电监测对患儿恢复进行了客观评价, 旨在为ANE患儿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提供临床思路和理论依据。
- 王丛罗丽王雅洁刘亚玲任梓齐刘影张蕾何健王青沙英于秋红
- 关键词:神经系统后遗症病理生理特点后遗症状脑电监测高压氧治疗特效药物
- 高压氧对脑膜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膜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脑膜瘤手术切除患者,术后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价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及颅脑影像学检查脑水肿体积变化。结果:脑膜瘤切除术后,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患者间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t=0.631,P=0.530),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高压氧组患者NIHSS减少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34);治疗前,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P=0.714),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均明显减小,但高压氧组患者脑水肿体积减少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P=0.02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减轻脑膜瘤术后患者的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郁军超于秋红刘亚玲薛连璧
- 关键词:脑膜瘤脑水肿高压氧
- 高压氧舱内应用容量型输液泵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高压氧舱内气压变化对容量型输液泵使用安全性和泵速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在高气压(表压0~0.10 MPa)和常压(北京地区大气压力)环境下,使用容量型输液泵泵速实时监测系统,测定输液泵设定流量为50、100 ml/h时的瞬时流量和平均流量,每种流量重复测定7次。观察容量型输液泵在高气压环境下(表压0~0.10 MPa)的使用情况,并比较在2种环境下输液泵的瞬时流量和平均流量。结果高压氧舱内匀速加、减压及高压稳压过程中,容量型输液泵可正常使用,未出现电器安全事故及使用故障。设定输液泵流量为50、100 ml/h时,输液泵的瞬时流量和平均流量在高气压(表压0~0.1 MPa)和常压环境下,测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量相对示值误差均在±2%之内。结论容量型输液泵可在高压氧舱内安全使用,且泵速准确。
- 张蕾沙英何健王青刘亚玲
- 关键词:高压氧舱安全性
- 不同供氧方式高压氧治疗对手术治疗后卒中患者经皮氧分压影响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估不同供氧方式的高压氧治疗下,发病30 d内卒中术后患者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imetry,TcPO_(2))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1月1日—2024年6月20日在高压氧科接受治疗的发病30 d内卒中术后患者,根据气道情况分为正常气道面罩加储气囊供氧(面罩组)和人工气道头罩供氧(头罩组)。高压氧治疗期间实时监测TcPO_(2),比较两种供氧方式下TcPO_(2)变化。结果本研究共入选26例患者,面罩组和头罩组各13例。面罩组升压开始时TcPO_(2)为(55.92±9.58)mmHg(1 mmHg=0.133 kPa),稳压吸氧阶段TcP O_(2)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679.30±186.80)mmHg和(881.40±208.20)mmHg,减压结束TcPO_(2)为(83.71±21.54)mmHg。头罩组升压开始时TcPO_(2)为(62.92±14.84)mmHg,稳压吸氧阶段TcPO_(2)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369.50±163.00)mmHg和(487.90±212.10)mmHg,减压结束TcPO_(2)为(84.25±19.95)mmHg。面罩组稳压吸氧阶段TcPO_(2)的平均值和最大值高于头罩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罩组和头罩组稳压吸氧10 min TcPO_(2)开始升高,面罩组吸氧30 min TcPO_(2)达到饱和,头罩组随吸氧时间延长TcPO_(2)动态上升直至吸氧结束。结论高压氧治疗期间,面罩供氧和头罩供氧均能提升卒中术后患者的TcPO_(2)水平,面罩吸氧效果应该优于头罩。
- 任梓齐王勤芳刘亚玲王丛于秋红
- 关键词:高压氧经皮氧分压卒中面罩吸氧头罩吸氧
- 脑损伤后继发脑水肿的分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1年
- 脑水肿是脑损伤后最常见的病理表现之一。最新研究认为脑损伤后不同类型的脑水肿可能具有相似的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将脑水肿分为细胞性水肿、离子性水肿、血管源性水肿和出血转换。各种不同离子通道、转运体及水通道蛋白在不同类型脑水肿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本文对上述不同类型脑水肿形成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阐述,深刻理解上述机制对于指导脑水肿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刘亚玲于秋红王丛薛连璧
- 关键词:脑水肿分子机制
- 超早期大剂量高压氧对急性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2
- 2009年
- 以大鼠Feeney中度局灶性颅脑损伤模型为对象,以神经功能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为指标,对单次9 h超早期高压氧(HBO)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进行评估,并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发现HBO治疗后神经功能预后和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治疗组脑组织损伤和细胞肿胀明显减轻。提示HBO单次9 h超早期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减轻脑水肿,初步显示了疗效。
- 吴雅丽于秋红刘亚玲薛连璧
-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压氧神经功能评分
- 高压氧与中枢型氧中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中枢型氧中毒,常见于高压氧的环境下。中枢型氧中毒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严重制约了高压氧医学的发展,因此一直是此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中枢型氧中毒的发病机制、易感部位、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等方面,介绍了高压氧与中枢型氧中毒的研究进展。
- 刘亚玲于秋红王丛薛连璧
- 关键词:高压氧中枢型氧中毒氧化应激
- 高压氧联合亚硒酸钠通过上调c-Jun/自噬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Na_(2)SeO_(3))对肝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单独Na_(2)SeO_(3)处理组、HBO单独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相应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MTT法测定不同分组下的细胞活性;采用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测定相应分组下的转录本表达差异;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实验测定不同分子的表达情况及自噬水平。结果:联合处理组可通过触发自噬发生,显著增强Na_(2)SeO_(3)对肝癌细胞系的抑制活性(P<0.05);联合处理组的c-Jun表达量、c-Jun与LC3启动子区的结合均显著强于单独Na_(2)SeO_(3)处理组(均P<0.05);c-Jun的siRNA可以回调联合处理组触发自噬发生的能力以及抗肿瘤活性(P<0.05)。结论:HBO和Na_(2)SeO_(3)联合处理可通过上调c-Jun/自噬信号通路来抑制肝癌细胞系增殖活性。
- 史敬东刘亚玲于秋红段斌炜
- 关键词:肝癌高压氧亚硒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