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涛 作品数:6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SEER数据库的Luminal型乳腺癌骨转移预后因素分析及构建预测模型 2025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评估模型在临床实践中的适用性。方法使用SEER数据库数据,纳入Luminal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婚姻状况、种族、肿瘤位置、组织学分级、偏侧、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手术情况、放化疗情况、分子分型和其他器官转移情况等。将患者数据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采用R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S)、特异性生存期(CS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最后对模型使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DCA曲线进行检验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Luminal型乳腺癌骨转移O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种族、组织分级、偏侧、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手术情况、化疗情况、分子分型、其他器官转移情况(P<0.05)。影响Luminal型乳腺癌骨转移CS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种族、肿瘤位置、组织分级、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手术情况、化疗情况、分子分型、其他器官转移情况(P<0.05)。纳入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构建Luminal型乳腺癌骨转移OS、CSS的预测模型,经ROC曲线、校准曲线和DCA曲线检验有较好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内部验证组得到相同结果。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Luminal型乳腺癌骨转移OS和CSS的独立危险因素;(2)发现手术、化疗可以改善骨转移患者的预后;(3)本研究构建的预后模型能够有效预测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OS和CSS,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白子尧 王玮韬 贾伟 何涛关键词:骨转移 全反式维A酸联合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诱导和促使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式,目前临床上诱导分化药物多应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因此开展实体肿瘤方面的体外研究势在必行。本实验将全反式维A酸(ATRA)和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联合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探讨两药联合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联合用药是否具备协同增效的作用。方法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待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加入一定浓度的ATRA和(或)SAHA,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比色法检测增殖抑制作用。吸光度值及抑制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采用LSD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加药组形态发生改变,两药联合组较单药组明显,且随时间延长作用更加显著;24 h时间点A1、B1组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48 h时间点B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243)。72 h、96 h、120 h时间点各实验组吸光度均值均小于对照组(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648,P=0.000;不同时间点吸光度值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219.245,P=0.000;分组与时间具有交互作用,F=117.962,P=0.000)。单药组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升高,两药联合组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组:F=462.792,P=0.000;不同时间点:F=315.024,P=0.000;交互作用:F=179.682,P=0.000);两药联合作用q值在A1+B1组、A2+B1组24 h、48 h时间点均大于1.15,表现为协同作用,其余q值均大于0.85小于1.15,表现为相加作用。结论 ATRA和SAHA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均可抑制其增殖,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薛文潮 李光 张妮娜 何涛关键词:乳腺肿瘤 全反式维A酸 诱导分化疗法 幼儿阑尾黏液腺囊肿伴肠套叠1例诊治 2016年 阑尾疾病在临床上常以急慢性炎症为主,是普通外科常见病,而阑尾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目前恶性阑尾肿瘤以阑尾类癌、阑尾腺癌等为主,而良性阑尾肿瘤则以阑尾黏液腺囊肿为主。本文以1例幼儿阑尾黏液腺囊肿为临床表现伴有肠套叠的病例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一些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何涛 王辉坡 赵呈祥关键词:黏液腺囊肿 阑尾疾病 肠套叠 幼儿 诊治 急慢性炎症 甲亢术前甲状腺危象4例报告 1996年 甲亢术前甲状腺危象4例报告何涛,高岩在临床上把防治甲状腺危象发生的重点放在手术后,而对非术后发生的甲状腺危象作不到早期诊断,使抢救不利造成恶果。现将近十年来我院收治的甲亢术前甲状腺危象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2例,年龄范围在25~40岁... 何涛 高岩关键词:甲亢 术前 甲状腺危象 磷酸甘油酸激酶1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 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1)通过TCGA、GEO数据库下载乳腺癌与乳腺正常组织中PGK 1 mRNA表达量的矩阵数据和临床数据,分析乳腺癌组织PGK 1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s回归评估PGK 1 mRNA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PGK 1 mRNA表达水平和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关系。(2)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50例乳腺癌及乳腺正常组织标本,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PGK 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乳腺癌组织PGK 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Logistics回归评估与PGK 1表达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PGK 1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2)ER,PR,HER-2是影响PGK 1 mRNA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3)PGK 1mRNA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降低呈正相关;(4)PGK 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5)ER,PR,HER-2是影响PGK 1表达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1)PGK 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2)ER,PR,HER-2与PGK 1表达呈正相关。(3)PGK 1高表达可能是提示乳腺癌不良预后的潜在预测因子。 贾伟 何涛 王玮韬 白子尧关键词:乳腺癌 糖酵解 单孔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在女性急性单纯阑尾炎病人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单孔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sLA)在女性单纯急性阑尾炎病人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女性急性单纯阑尾炎病人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sLA手术,对照组采取开腹阑尾炎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比较2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手术所需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长短、切口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美容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进食及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病人术后6小时切口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刀口疼痛消失平均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及腹腔粘连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单纯急性阑尾炎病人经sLA治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受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减少了手术瘢痕,女性患者美容度高,满意度高,病人术后恢复快. 孟楠峰 何涛 孙岩 王迪 孙林茂 徐家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