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毅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沉默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大鼠肝纤维化及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小干扰RNA(siRNA)在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皮下注射CCl4及经门静脉注射等渗盐水,3d1次,连续6周;预防组:皮下注射CCh及经门静脉注射CTGFsiRNA,连续6周;治疗组:皮下注射CCl4 2周,随后给予CTGFsiRNA及CCl4 4周;对照siRNA干预组:皮下注射CCla及经门静脉注射对照siRNA,连续6周;空白对照组:经门静脉注射等渗盐水6周。用HE和SiNusred染色评估大鼠肝组织学变化,RTPCR或(和)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CTGF、Ⅰ与Ⅲ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Ⅲ型前胶原及透明质酸含量。结果模型组及对照siRNA组大鼠肝组织CTGF、Ⅰ与Ⅲ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与模型组相比,预防组及治疗组由CCl4诱导的CTGFmRNA和蛋白表达及Ⅰ与Ⅲ型胶原、层黏连蛋白mRNA表达分别下调76%±8%、95%±2%、74%±8%、78%±8%、31%±7%和80%±3%、93%±3%、57%±6%、59%±10%、43%±9%(F值分别为68.630,21.234,24.219,16.315和9.716,P值均〈0.01),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大鼠外周血Ⅲ型前胶原和透明质酸含量也显著降低。结论经门静脉注射CTGF siRNA能显著抑制实验大鼠肝CTGF基因表达,由此通过阻止细胞外基质积聚而缓解肝纤维化。
- 李光明李定国谢青史毅姜山周慧娟陆汉明金由辛
- 关键词:肝纤维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小干扰RNA细胞外基质
- EphA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凋亡﹑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为了研究EphA2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在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方面所起的作用,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脑组织标本与两种恶性胶质瘤细胞系中EphA2 mRNA表达水平,然后用化学合成的针对EphA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下调该基因的表达,以检测其在U251中的生物学功能.证实了EphA2基因在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远低于两种恶性胶质瘤细胞系.把体外化学合成针对EphA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EphA2)转染入U251细胞后,Western blot,实时定量RT-PCR检测到U251细胞中EphA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都明显降低,并且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凋亡.伤口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均表明,下调EphA2的表达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弱.上述结果表明,在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中,EphA2与其恶性增殖及高度侵染性相关,可作为分子治疗的有效靶点.
- 柏燕燕史毅惠国桢张艳荣董万利胡锦金由辛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小干扰RNAEPHA2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英文)被引量:1
- 2008年
- 背景:目前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筛选分离法。目的:联合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分离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的细胞学实验,于2007-10/2008-03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2月龄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6只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与原代培养,1.073kg/L的Percoll分离液。方法:实验采用Percol分离液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结合贴壁分离筛选法来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经贴壁培养及反复换液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取第3,5,7,9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采用CD44及CD34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鉴定培养的干细胞。CD44染色呈阳性,CD34染色呈阴性,说明所提取、纯化的细胞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增殖传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均匀分布生长,形态比原代培养的细胞更均匀,细胞生长旺盛、增殖迅速,胞核明显,核仁清晰,核浆比例大,细胞形态均匀,平行排列呈螺旋状或漩涡状,传代至第5代时无明显变化。随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逐渐下降,第3~5代细胞增殖能力强。所分离培养的细胞均表达CD44,不表达CD34。结论:在体外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培养法可获得高纯度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刘庆阳史毅王惠东邓辰亮
- 关键词:细胞培养
- 抑制SARS病毒基因表达的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能够有效抑制SARS病毒RNA和蛋白表达的靶序列和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siRNA)、其载体、哺乳动物细胞及其应用,所述siRNA可以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SARS病毒所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及相关疾病的药物。
- 金由辛史毅罗海峰李林陆长德
- 文献传递
- 抑制癌细胞侵袭性的方法和试剂
- 本发明涉及抑制癌细胞侵袭性的方法和试剂。公开了一种miR-320a的抑制剂的用途,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的组合物;还公开了一种Pfn1抑制剂的用途,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的组合物;还公开了一种筛选抑制肿瘤的潜在物质的方法。本...
- 金由辛史毅赵波涛
- 抗小鼠 Caspase—12小干扰 RNA 对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 2005年
- 目的 观察抗小鼠 Caspase-12小干扰 RNA(siRNA)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 法 原位二步灌流法分离并培养 Balb/c 小鼠原代肝细胞,化学合成制备三种抗 Caspase-12不同位点(130, 214,521)的 siRNA,脂质体包裹转染小鼠原代肝细胞。毒胡萝卜素4μmol/L 诱导肝细胞凋亡。逆转录聚 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 检测抑制效果;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在浓度为 100 nmol/L 时,siRNA(130)对小鼠原代肝细胞 Caspase-12 mRNA 的抑制率为0,siRNA(214)为52.08%, siRNA(521)为30.73%(t=4.30,P<0.05);在浓度为200 nmol/L 时,三种 siRNA 的抑制率分别为88.07%、 86.22%,89.41%。200 nmol/L 的 siRNA(214)对凋亡细胞 procaspase-12的抑制率为51.43%(t=4.30, P<0.01);MTT 比色实验发现,凋亡细胞活力增高48.76%(t=2.23,P<0.01)。结论 抗 Caspase-12 siRNA 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刘海防谢青姜山李光明周霞秋史毅俞红金由辛
- 关键词:肝细胞小鼠CASPASE-12小干扰RNA
- siRNA对HSC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研究化学合成的小分子干扰RNA (siRNA)对鼠肝星状细胞 (HSC)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大鼠CTGFmRNA 4 83、885和 94 6位点化学合成 3对 2 1核苷酸 (nt)siRNA ,分别以 5 0、10 0、2 0 0nmol/L浓度转染HSCT6 ,以空白及转染非特异siRNA作为对照 ,应用RT PCR检测CTGFmRNA表达 ,筛选出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及其浓度 ;再转染HSCT6 ,抽提孵育 2 4、4 8、72h细胞总RNA及蛋白质 ,应用RT PCR和Westernblot检测CTGF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相比 ,转染siRNA的HSCT6细胞CTGF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siRNA抑制效率在 5 0 ~2 0 0nmol/L范围呈浓度依赖性增高 ,以 4 83siRNA 2 0 0nmol/L最显著 ,转染非特异siRNA的HSCT6细胞CTGF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转染 4 83siRNA的HSCT6细胞 2 4 4 8、72hCTGFmRNA分别下调 (91± 2 ) %、(6 5± 3) % (P均 <0 .0 1)和 (10± 7) % (P =0 .0 6 34) ,蛋白分别下调 (86± 5 ) %、(94± 4 ) %和 (4 2± 9) % (P均 <0 .0 1)。结论化学合成 4 83siRNA能高效抑制HSC的CTGF基因表达 ,有效阻抑时间达 72h。
- 李光明谢青史毅李定国金由辛
- 关键词:CTGFHSCT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阻抑总RNA
- 针对SP1的圈套寡脱氧核苷酸抑制NIH_3T_3细胞活力和Ⅲα_1胶原基因表达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究针对转录因子SP1的圈套寡脱氧核苷酸(Decoy-Oligodeoxynucleotide,Decoy-ODN)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活力和Ⅲα1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圈套寡脱氧核苷酸用于病理性瘢痕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及机理。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P1的特异性哑铃形Decoy-ODN。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ODN转染效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ODN在细胞中的分布,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验证ODN与SP1的特异性结合。用WST-8检测OD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RT-PCR检测ODN对细胞胶原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分别转染25nM、50nM、100nM、150nM SP1 Decoy-ODN,48h后,细胞活力依次为0.9331±0.0203、0.7479±0.0868、0.577±0.0347、0.4703±0.0147;转染100nMSP1Decoy-ODN可明显抑制Ⅲα1胶原mRNA的表达(P<0.01),抑制效果达60%。结论:Decoy-ODN可以通过拮抗核转录因子SP1的活性而抑制NIH3T3细胞的活力和Ⅲα1胶原基因的表达。
- 张世新杨松林万伟东史毅邓辰亮金由辛
- 关键词:转录因子SP1细胞活力
- 用siRNA沉默人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降低胆红素水平
- 2007年
- 拟通过RNA干扰技术特异下调人血红素加氧酶-1(human heme oxygenase-1,hHO-1)基因的表达,减少hHO-1的产量从而降低胆红素的产生,探讨在胆红素产生前就阻断其产生,为临床早期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中毒性脑病探索一种新的有效手段。针对hHO-1基因设计并化学合成三对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转染入人肝脏细胞株HL-7702;荧光显微镜检测siRNA转染细胞的效率;转染siRNA1-2天后经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hHO-1表达水平和蛋白质量;并采用HO-1诱导剂血红素诱导或hHO—1表达质粒转染细胞以上调hHO—1表达,检测siRNA干扰后hHO-1产量和酶活性。结果显示:设计的三对siRNA能不同程度的特异下调hHO-1表达,筛选获得抑制效果最佳的siRNA-3。siRNA-3抑制hHO—1呈现浓度与时间依赖性。与非特异对照siRNA及未处理组比较,血红素诱导和hHO-1表达质粒转染均能上调HL-7702细胞内hHO-1表达,提高hHO-1产量,但转染siRNA-3后hHO-1表达明显抑制,同时hHO-1活性随着基因表达下调而下降。实验表明设计合成的siRNA-3抑制效果明显。siRNA-3通过降解hHO—1,减少hHO-1产量,降低酶活性,最终减少胆红素产生,从而使RNA干扰技术成为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中毒性脑病发生的一种候选方法。
- 李春娥金由辛史毅须丽清钟文伟申庆祥李云珠俞善昌夏振炜
-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酶活力胆红素高胆红素血症
- 抑制癌细胞侵袭性的方法和试剂
- 本发明涉及抑制癌细胞侵袭性的方法和试剂。公开了一种miR-320a的抑制剂的用途,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的组合物;还公开了一种Pfn1抑制剂的用途,用于制备抑制肿瘤细胞的组合物;还公开了一种筛选抑制肿瘤的潜在物质的方法。本...
- 金由辛史毅赵波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