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文萍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病理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血管
  • 2篇影像
  • 2篇肉瘤
  • 2篇随访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微小动脉瘤
  • 2篇小动脉
  • 2篇颈内
  • 2篇颈内动脉
  • 2篇骨肿瘤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CT
  • 2篇病理学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孙文萍
  • 3篇李梅
  • 3篇李明华
  • 3篇孙贞魁
  • 2篇朱悦琦
  • 2篇谭华桥
  • 2篇郗艳
  • 2篇王珏
  • 1篇赵培荣
  • 1篇刘传森
  • 1篇刘传森
  • 1篇张蓓蕾
  • 1篇张惠箴
  • 1篇李里香
  • 1篇胡丁君
  • 1篇刘晓晟
  • 1篇蒋智铭
  • 1篇肖亚平
  • 1篇苏晓燕
  • 1篇方淳

传媒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及中长期随访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VSCAs)的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 19例患者(20枚VSCAs)接受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对其中9枚动脉瘤使用单纯弹簧圈栓塞,9枚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枚使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根据DSA表现,将栓塞程度分为完全栓塞、次全栓塞和部分栓塞。术后进行中长期随访并收集DSA及临床结果。结果所有VSCAs均获成功栓塞。术后即刻DSA显示,20枚VSCAs中5枚为完全栓塞,9枚为次全栓塞,6枚为部分栓塞。1~2年随访DSA示20枚VSCAs均完全栓塞,未发现动脉瘤复发及弹簧圈脱出、移位。临床随访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及神经系统缺血症状。结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VSCAs有效、稳定;中长期随访证实次全及部分栓塞的患者可发展为完全栓塞。
孙文萍方淳李明华朱悦琦谭华桥王珏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颈内动脉弹簧圈
CT预估老年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CT特征在预测老年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NENs,且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完整的34例患者。分析肿瘤的CT表现,包括肿瘤部位、长径、生长方式、边缘、密度、强化特点、坏死或溃疡、邻近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参照WHO 2010版消化系统肿瘤分级系统标准,将肿瘤的病理分级分为G1、G2、G3级。3组间定量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指标采用卡方检验。年龄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G1、G2与G3这3组肿瘤发病年龄、部位、长径、坏死或溃疡、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方式、边缘、强化程度及均匀度、邻近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发病部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预估GI-NEN的病理分级是可行的,可作为治疗的分级依据。
孙文萍李梅孙贞魁袁俊清赵培荣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原发性骨淋巴瘤影像特点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PLB)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PLB患者的X线、CT、MⅪ表现。结果23例PLB单发,分别位于股骨6例、髂骨9例、眩骨2例、胫骨2例、颞骨1例,耻骨支1例,椎体2例;3例PLB多发,1例同时累及双侧髂骨、一侧骶骨;l例股骨、胸椎及附件、肋骨同时累及;另外1例同时累及双侧股骨远端。26例患者中溶骨型17例,混合型6例,硬化型3例,病变M对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脂肪抑脂序列呈等高信号,肿瘤可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PLB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可单骨、多骨发生且具备一定的影像学特点,综合影像方法在PLB诊断和预后评估上有着重要价值。
孙贞魁孙文萍郗艳李梅李明华
关键词:骨肿瘤淋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首发和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磁共振成像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比较首发和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方法 2009年8月—2010年11月对89例近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高分辨MRI黑血成像,其中51例为首发,38例为复发。对脑卒中同侧的责任颈动脉进行分析,对比初发及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斑块负荷及成分的差别。结果与初发患者相比,复发患者的平均壁面积(WA)、壁厚度(WT)及平均壁体积(PWV)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比例高(44.7%比23.5%,P=0.035),脂质坏死核心(LRNC)更丰富[(179.14±254.81)mm3比(71.65±111.15)mm3,P=0.027]。在复发患者与首发患者中,斑块内出血(IPH)、纤维帽破裂或者两者都发生的比例分别为15.8%和3.9%。结论复发患者颈动脉斑块较初发患者有显著进展,利用MRI监测初发患者的斑块情况有利于防治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方淳刘晓晟孙文萍刘传森肖亚平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成像
纤维结构不良肉瘤变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纤维结构不良肉瘤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纤维结构不良肉瘤变病例18例, 回顾性分析发病的特点及组织学类型。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纤维结构不良肉瘤变, 男性11例, 女性7例, 男女比为1.57∶1.00, 发病年龄24~87岁, 平均年龄49岁, 股骨为好发部位。其中9例恶性成分为骨肉瘤, 3例为高级别肉瘤, 6例为低级别肉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与多骨型纤维结构不良、复发性纤维结构不良病例相比, 年龄是肉瘤变独立的危险因素, Wals值为13.61(P<0.05), 比值比为12.82, 95%置信区间为3.31~49.70。结论纤维结构不良肉瘤变的临床表现不特异, 发病年龄超过40岁, 肉瘤变的风险增加约12倍。
苏晓燕孙文萍孙文萍李里香李里香蒋智铭
关键词:骨肿瘤纤维结构不良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和长期随访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宽颈微小动脉瘤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至2008年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枚动脉瘤)。根据血管造影表现,分为完全栓塞、次全栓塞和部分栓塞。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并搜集造影和临床结果。结果所有动脉瘤使用弹簧圈均成功填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2例共14枚动脉瘤中,次全栓塞8枚,部分栓塞6枚。3例弹簧圈部分残留于载瘤动脉,未出现弹簧圈移位及血栓形成。12例均经1~2年随访。随访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临床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未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及神经系统缺血症状。结论初步结果显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栓塞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宽颈微小动脉瘤稳定、有效。长期随访证明次全栓塞者也可发展为完全栓塞。
孙文萍方淳李明华朱悦琦谭华桥王珏刘传森张蓓蕾
关键词:颈内动脉微小动脉瘤
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改变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与其相关的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骨旁骨肉瘤的影像及病理学资料。结果:女性21例,男性15例,年龄15~56岁,平均36岁。最常见部位为股骨远端(21例),其次为胫骨近端(4例)及肱骨近端(4例)。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紧贴骨皮质的宽基底软组织肿块(27例),肿块包绕骨皮质生长(平均值50%-55%),皮质增厚和/或破坏,骨膜反应仅1例,23例可见髓腔浸润。X线摄片(27例)和CT(27例)上肿块呈高密度为主伴局部低密度,MRI(27例).上呈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MR增强扫描(19例)肿块呈中度至明显强化。6例术前误诊为普通型骨肉瘤。病理提示肿瘤主要由高分化肿瘤性骨和低细胞性纤维间质组成(34例),其中4例有去分化成分。结论:骨旁骨肉瘤影像.上主要表现为起源于长骨干骺端宽基底,包绕骨皮质生长的富肿瘤骨的软组织肿块,镜下主要以纤维骨性成分为主,具有一定特征性。不典型骨旁骨肉瘤需与高级别骨肉瘤鉴别。
孙文萍李梅孙贞魁郗艳胡丁君袁俊清
关键词:骨旁骨肉瘤CTMRI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