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珊爱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4篇基因
  • 3篇晚期
  • 3篇晚期胃癌
  • 3篇交叉互补基因
  • 3篇奥沙利铂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切除
  • 2篇切除修复
  • 2篇切除修复交叉...
  • 2篇肿瘤
  • 2篇胃肿瘤
  • 2篇化疗
  • 2篇X线
  • 2篇X线修复交叉...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血清
  • 1篇药物

机构

  • 4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孙莹莹
  • 4篇梁军
  • 4篇宋珊爱
  • 3篇姜健
  • 3篇李青芳
  • 2篇姜韬
  • 1篇李清芳
  • 1篇姜建
  • 1篇姚如永
  • 1篇张迎
  • 1篇吕红英
  • 1篇袁胜利

传媒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胃癌病人外周血XPD751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中DNA修复基因XPD751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癌128例,所有病例化疗前取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用Taq 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检测XPD751基因型。比较其基因型与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病人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在128例胃癌病人中,XPD751 A/A、A/C和C/C基因型分别为104(81.3%)、23(17.9%)和1例(0.8%)。经化疗后,63例病人有效,总有效率为49.2%。XPD751 A/A、A/C+C/C基因型有效率分别为53.3%(56/105)、30.4%(7/2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8,P<0.05)。携带A/A基因型病人的腹泻程度高于A/C+C/C基因型病人(χ2=7.212,P<0.05)。结论XPD75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胃癌对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敏感性相关。
孙莹莹梁军袁胜利张迎姜健宋珊爱李青芳
关键词:胃肿瘤XPD基因单核苷酸奥沙利铂
晚期胃癌病人血清XRCC1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化疗效果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XRCCIArg399Gln(G→A)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胃癌对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晚期胃癌病人94例(Ⅲ期34例,Ⅳ期60例),应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化疗,对60例Ⅳ期病人化疗2~3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全部病人统计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应用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4.26%病人基因型为G/G,8.50%为A/A,37.24%为G/A。Ⅳ期60例病人化疗后临床获益率(CR+PR+SD)为70%,G/G、G/A+A/A在化疗敏感组(CR+PR+SD)与不敏感组(PD)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6.747,P〈0.05;OR=4.680,95%CI=1.397~15.682,P=0.009)。94例病人中位TTP为9.0个月,G/O基因型为10.5个月,G/A+A/A基因型为7.o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113,P〈0.01)。结论XRCCI Arg399Gln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晚期胃癌病人对奥沙利铂化疗的敏感性及生存时间相关。
姜健梁军李青芳宋珊爱孙莹莹
关键词:基因奥沙利铂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ERCC1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Asn118Asn(C→T,rs11615)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晚期胃癌患者对奥沙利铂一线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71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抽静脉血提取DNA,以real-time PCR法对ERCC1基因进行SNP分型。患者接受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疾病控制率(CR+PR+SD)及至肿瘤进展时间(TTP),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47例Ⅳ期胃癌患者可以评价化疗疗效,疾病控制率为55.3%,C/C与C/T+T/T基因型在疾病控制组和无效组之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χ2=2.755,P=0.097)。71例晚期胃癌患者中位TTP为6个月,C/T+T/T基因型患者其中位TTP为5个月,与纯合基因型C/C中位TTP 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15,P=0.071)。其中24例Ⅲ期胃癌患者中位TTP为8个月,C/T+T/T型患者中位TTP为7个月,与纯合基因型C/C中位TTP 8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397,P=0.111)。结论:ERCC1 Asn118As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一线化疗后的临床效果有相关趋势,需要进一步观察论证。
姜韬梁军宋珊爱孙莹莹李清芳姜建
关键词:胃癌基因多态性药物遗传学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奥沙利铂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及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 1多态性与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1(GSTP1)多态性与中国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一线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85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化疗,并在化疗前抽取患者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85例患者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为5.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0个月.ERCC1-118 C/C、XRCC1-399 G/G和GSTP1-105 A/G+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携带3个、2个、1个、0个优势基因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5、10.0,6.5和4.5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4,P〈0.01).结论 ERCC1-118、XRCC1-399和GSTP1-105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一线化疗后的生存期相关,可预测患者的预后.
梁军李青芳姚如永吕红英姜健孙莹莹宋珊爱姜韬
关键词:胃肿瘤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