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肿瘤
  • 5篇预后
  • 4篇腺癌
  • 3篇乳腺
  • 3篇肿瘤免疫
  • 3篇免疫
  • 2篇胸腔
  • 2篇胸腔积液
  • 2篇预后价值
  • 2篇直肠
  • 2篇乳腺癌
  • 2篇数据库
  • 2篇肿瘤学
  • 2篇抗肿瘤
  • 2篇积液
  • 2篇教学
  • 2篇IL-17
  • 1篇带教
  • 1篇多西他赛
  • 1篇胸水

机构

  • 8篇滨州医学院附...
  • 8篇滨州市人民医...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张鲁燕
  • 8篇菅金波
  • 5篇宁方玲
  • 2篇董宁霞
  • 2篇王峰
  • 2篇朱丽萍
  • 2篇成植温
  • 2篇于泽顺
  • 2篇赵倩
  • 1篇倪娜
  • 1篇陈绍水
  • 1篇刘书斌
  • 1篇李绵利
  • 1篇吴涛
  • 1篇张玲玲
  • 1篇郝延璋
  • 1篇倪多
  • 1篇李保松
  • 1篇赵靓
  • 1篇王斌

传媒

  • 6篇滨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库挖掘分析USH2A在结直肠腺癌中潜在的预后价值及其与肿瘤突变负荷和抗肿瘤免疫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利用TCGA和ICGC数据库,分析USH2A突变在结直肠腺癌患者中潜在的预后价值及其与肿瘤突变负荷(TMB)和抗肿瘤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通过R语言软件筛选出TCGA和ICGC数据库中结直肠腺癌高频突变基因,分析其与TMB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高频突变基因的生存差异,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结直肠腺癌患者临床特征、TMB、USH2A突变与预后的关系;利用GSEA软件对USH2A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探究与USH2A相关的信号通路;利用CIBERSORT法评估肿瘤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的占比差异,并分析USH2A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筛选出20个与TMB突变相关的基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证实,USH2A突变与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有关,且突变组预后更差(P=0.0009);Cox回归分析显示,USH2A突变可作为影响结直肠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GSEA富集分析显示朊病毒病、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途径、免疫球蛋白肠道免疫网络、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抗原提呈和处理途径在USH2A突变中出现富集;CIBERSORT结果表明,USH2A突变组中CD8^(+)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激活NK细胞浸润比例更高;矩阵分析显示,CD8^(+)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激活NK细胞之间呈正相关。结论USH2A突变可用于预测结直肠腺癌的预后,且与TMB和抗肿瘤免疫浸润相关,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菅金波张鲁燕于泽顺李保松宁方玲王峰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TMB预后
探讨反思性教学在肿瘤学放化疗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反思性教学对肿瘤学放化疗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采取自2016年7月—2019年7月在医院接受教育的肿瘤科医学生120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反思性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带教老师对教学能力的自评情况及医学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带教老师自评临床实践教学基本素质、临床实践教学技能和内容、临床实践教学风格和方法、临床实践教学态度评分均升高,医学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反思性教学应用于肿瘤学放化疗教育工作中能够明显的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效果评分及满意度。
成植温董宁霞张鲁燕菅金波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肿瘤学放化疗教育临床带教常规教学
PBL教学法在肿瘤学靶向治疗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改良式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在肿瘤学靶向治疗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2016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教育的肿瘤科医学生100名分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给与PBL教学法,对比两组医学生考试成绩及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主观题及客观题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教学满意度、激发学习兴趣、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理论水平评分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式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应用于肿瘤学靶向治疗的课堂教学工作中能够明显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提高考试成绩及医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菅金波张鲁燕董宁霞成植温
关键词:教学法肿瘤学靶向治疗课堂教学
基于数据库分析ANLN在宫颈癌中预后价值及其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分析ANL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中潜在预后及免疫浸润中的作用价值。方法通过R语言软件利用TCGA、GEO数据库分析ANL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HPA数据库进一步验证;利用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NLN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ssGSEA法评估肿瘤样本中免疫细胞浸润的占比差异,并分析ANLN与肿瘤免疫浸润的相关性;ESTIMATE法计算宫颈癌中的基质和免疫评分,分析其在ANLN表达之间的差异;利用TISIDB数据库分析了ANLN的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刺激剂的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NLN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ANLN水平升高的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ANLN表达水平与T helper cells、Tcm、Tgd、Th2成正相关。ANLN的表达与趋化因子CCL14、趋化因子受体CXCR4显著负相关,与趋化因子CXCL8显著正相关。ANLN表达与免疫抑制剂LGALS9、TGFB1、TGFBR1、VTCN1显著相关,与免疫刺激剂CXCR4、RAET1E、TNFRSF14显著相关。结论ANLN可作为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和免疫浸润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张鲁燕菅金波张玲玲赵靓刘书斌巩方
关键词:宫颈癌预后
胸水乳酸脱氢酶在肺腺癌并发胸腔积液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测定胸水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探讨胸水LDH对肺腺癌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肺腺癌并发胸腔积液患者,以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尽积液后给予顺铂胸腔灌注化疗,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阳性者接受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无EGFR突变者行常规方案化疗。治疗前采用乳酸底物法检测患者胸腔积液LDH水平,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胸水LDH=436.7U/L作为cut-off值,对肺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预后判断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59.3%;低含量(≤436.7U/L)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较高含量(>436.7U/L)组显著延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与EGFR-TKI治疗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胸水LDH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检测胸水LDH对判断肺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菅金波张鲁燕于泽顺宁方玲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肺腺癌胸腔积液预后
老年乳腺纤维腺瘤12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0年
乳腺纤维腺瘤为乳腺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此病主要见于青春期至绝经期女性,以20~35岁最为多见^[1],绝经后发病者少见,老年人患乳腺纤维腺瘤者更少见。本院于2004年~2009年间共收治12例老年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现将其诊断治疗报道如下。
朱丽萍祁星海王斌吴涛赵倩张鲁燕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老年人
乳腺癌家族史对乳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腺癌家族史对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了解国内家族性乳腺癌特征。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新疆肿瘤医院收治的可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164例乳腺癌患者,依据家族中一级或二级亲属至少有一例...
张鲁燕
关键词:家族性生物学行为预后
希罗达联合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以卡培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对蒽环类或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共有38例复发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入组,分别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吉西他滨(GX方案)或长春瑞滨(NX方案)化疗。卡培他滨2.0g/(m^2/d),早晚各1次,餐后30min口服,d1~14;长春瑞滨25mg/m^2,d1,8,静滴;吉西他滨1 000mg/m^2,d1,8,静滴;21天为1个周期。结果 38例患者共完成133个周期化疗,中位化疗周期为4个周期。本组总有效率(RR=CR+PR)为18.4%,临床获益率(CR+PR+SD)为44.7%。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7.6个月,中位总生存(OS)为12.5个月。两组化疗方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症。结论以卡培他滨为主的两药联合方案,对晚期TNBC患者疗效有限,提示含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可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但能否作为首选方案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菅金波张鲁燕宁方玲李绵利王峰郝延璋陈绍水
关键词:乳腺癌耐药卡培他滨
乳腺癌多西他赛化疗致胸腔及肾被膜下积液1例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朱丽萍赵倩倪多张鲁燕
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IL-17和IL-23的表达及意义
2021年
目的检测放射治疗前后直肠癌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液标本,通过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水平,所有患者术后接受50 Gy的放射治疗。结果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血清IL-23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放射治疗后,直肠癌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较放射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和IL-23水平可判断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血清IL-23水平可以作为直肠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直肠癌患者血清IL-17和IL-23水平升高,与放射治疗有相关性,对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菅金波刘鹏张鲁燕倪娜王晓乐宁方玲
关键词:直肠癌IL-17IL-23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