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珊珊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婴幼
  • 5篇婴幼儿
  • 4篇心内直视
  • 4篇直视
  • 3篇动力学变化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血流动力学变...
  • 2篇心排血量
  • 2篇血量
  • 2篇术后
  • 2篇替加环素
  • 2篇排血量
  • 2篇重症感染
  • 2篇危重
  • 2篇围术期
  • 2篇连续心排血量
  • 2篇脉搏指示连续...
  • 2篇儿童
  • 2篇儿童患者
  • 2篇PICCO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施珊珊
  • 8篇谈林华
  • 5篇张彩云
  • 4篇朱雄凯
  • 4篇舒强
  • 4篇朱力行
  • 3篇范佳杰
  • 3篇杜立中
  • 3篇张泽伟
  • 3篇李建华
  • 2篇林茹
  • 2篇胡蕾
  • 1篇高海红

传媒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SICU的143例心内直视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8h的先心病婴幼儿的病历资料。将143例婴幼儿分为两组:发生VAP的59例为VAP组,未发生VAP的84例为对照组。以性别、疾病类型、生长发育情况、贫血、血清球蛋白水平、术前抗生素应用情况、生长发育、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H2受体抑制剂或制酸剂应用等为预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明确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与VAP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VAP的发生率为41.3%。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抗生素使用、体外循环(CPB)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H2受体抑制剂或制酸剂应用、术后低心排、术后合并败血症这7个因素与VAP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H2受体抑制剂或制酸剂应用是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VAP发生率高,术前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H2受体抑制剂或制酸剂应用是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术后VAP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VAP的最佳策略。
高海红谈林华张彩云施珊珊朱力行舒强
关键词: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炎呼吸机相关性高危因素
经肺热稀释技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经肺热稀释(Transpulmonary Thermodilution TPTD)技术进行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①观察和评估其安全性②验证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和法洛氏四联症术后应用...
范佳杰谈林华杜立中舒强张泽伟李建华朱雄凯俞建根林茹张彩云朱力行施珊珊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监护
文献传递
替加环素在危重ICU儿童患者重症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在危重ICU儿童患者重症感染中的应用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ICU科室收治的20例应用替加环素的重症感染患儿.描述其应用的适应症,并从临床...
宋莹谈林华吴秀静叶璟施珊珊
替加环素在危重ICU儿童患者重症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在危重ICU儿童患者重症感染中的应用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ICU科室收治的20例应用替加环素的重症感染患儿。描述其应用的适应症,并从临床...
宋莹谈林华吴秀静叶璟施珊珊
文献传递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法测定婴幼儿心内直视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临床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法(PiCCO),初步研究和探索婴幼儿三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SD)、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PH)、法洛四联症(TOF)]患者围手术期心排血量、血管内容量、血管外肺水、肺血管通透性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为进一步提高危重先心病的手术成功率提供更为客观、直接的依据。方法前瞻性连续选取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根治手术的0~3岁先心病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TOF10例,VSD10例,VSD+PH10例。连续测定和记录所有患儿术后0h、4h、8h、12h、24h、48h、72h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心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抽血检测术前、术后4h、24h、48h、72h的血浆CK-MB活性、CK-MB质量、肌钙蛋白水平,同时监测和记录左心房压(L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血管活性药评分、血乳酸和PaO2/FiO2。结果 (1)30例患儿中男18例,女12例,VSD、VSD+PH、TOF患者各10例,均顺利出院。(2)三组患者围手术期CK-MB活性、CK-MB质量、肌钙蛋白均于CPB术后4h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恢复。(3)三组患者术后8~12hCI相对最低,但与术后0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VSD+PH组和TOF组术后48hCI值均较术后0h显著上升(P<0.05)。TOF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的CI均低于VSD组(P<0.05)和VSD+PH组(P<0.05)。(4)所有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mPAP和PVRI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显示VSD+PH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mPAP和PVRI均显著高于VSD组和TOF组同时点的水平(P<0.05)。(5)TOF组、VSD+PH组患者术后早期GEDVI均显著低于VSD组(P<0.05)。与术后0h相比,VSD组患者术后12h的GEDVI显著增加恢复(P<0.05),TOF组术后24h的GEDVI开始显著增加(P<0.05),VSD+PH组患者GEDVI于术后48h显著增加恢复(P<0.05)
范佳杰谈林华舒强杜立中施珊珊胡蕾张彩云朱力行张泽伟李建华朱雄凯俞建根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5kg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呼吸管理
目的总结5kg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手术后呼吸管理经验。方法分析2002 年7月-2003年6月我院体重低于5kg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共30 例:年龄(3.3±2.0)月,体重(4....
施珊珊谈林华张彩云朱雄凯
文献传递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法(PiCCO)测定婴幼儿心内直视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临床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法(PiCCO)研究和探索婴幼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VSD、VSD+PH、TOF患者)围术期心排血量、血管内容量、血管外肺水、肺血管通透性指数等血流动力学特点,为指导临床正确判断和有效治疗提...
谈林华施珊珊胡蕾范佳杰张彩云朱力行杜立中舒强张泽伟李建华雄凯俞建根
文献传递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法(PiCCO)测定婴幼儿心内直视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1.临床应用PiCCO方法研究和探索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2.明确VSD、VSD+PH、TOF患者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围术期各自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指导临床正确判断和有效治疗提供更为客观、直接的理论...
谈林华杜立中舒强张泽伟李建华朱雄凯俞建根林茹张彩云朱力行范佳杰施珊珊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