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妍涵

作品数:33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血管
  • 11篇肿瘤
  • 10篇基因
  • 8篇血管新生
  • 8篇细胞
  • 6篇抗血管新生
  • 6篇基因治疗
  • 6篇干细胞
  • 4篇血小板
  • 4篇病毒载体
  • 3篇蛋白
  • 3篇实体肿瘤
  • 3篇胚胎
  • 3篇胚胎干细胞
  • 3篇小鼠
  • 3篇抗肿瘤
  • 3篇老年
  • 3篇剪接
  • 3篇剪接体
  • 2篇单核

机构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哈佛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第...
  • 2篇天津市脐带血...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装甲兵工程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2篇李妍涵
  • 17篇韩忠朝
  • 8篇骆雷鸣
  • 5篇吴红梅
  • 5篇郑以州
  • 5篇卢士红
  • 5篇叶平
  • 5篇刘拥军
  • 5篇曾强
  • 4篇朱兵
  • 4篇徐斌
  • 4篇杨仁池
  • 4篇杨雪
  • 3篇张灵
  • 3篇刘澎
  • 3篇顾洁
  • 3篇刘斌
  • 3篇李宗金
  • 3篇薛浩
  • 3篇钱冠清

传媒

  • 4篇药物不良反应...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 1篇天津市生物医...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1篇199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染PF4及其相关多肽cDNAs抑制实体肿瘤体内生长
为了研究PF4及其相关多肽(p17-70)在实体肿瘤中抗血管新生的基因治疗作用,笔者构建了PF4及p17-70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PF4和pLXSNp17-70),建立了稳定的生产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包装细...
李妍涵韩忠朝
关键词:PF4抗血管新生实体肿瘤逆转录病毒载体
文献传递
钠氢交换蛋白基本活性亚单位相关的癌基因诊断研究
庞天翔李庆华李克李妍涵刘斌张磊马丽李彬
证明钠氢交换蛋白影响癌细胞生长、分化、移动、凋亡,它的基本活性亚单位(CHP)是生理活性的必要部分,其中亚型2被特异性表达在一些癌细胞,表达量与爱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诊断钠氢交换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结构和功能被引量:3
1998年
李妍涵
关键词:单核细胞MCP-1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
茂原链轮丝菌转谷氨酰胺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被引量:13
2005年
利用PCR方法从茂原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mobaraense)基因组DNA扩增出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icrobialTransglutaminase,MTG)的基因片段,并构建表达质粒pET_MTG。后者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得到高效表达,但表达的MTG存在于包涵体中。经洗涤、变性和复性,并以强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了SDS_PAGE纯的MTG,并具有与天然酶几乎相同的比活性。此项工作为工业化生产MTG打下了基础。
徐斌韩之波杨萍刘拥军李妍涵韩忠朝
关键词: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大肠杆菌包涵体
SARS冠状病毒棘突蛋白的S1蛋白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抗体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SARS冠状病毒棘突蛋白受体结合部位S1的免疫原性 ,为SARS的实验诊断和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用克隆有哺乳动物细胞密码子优化的SARS CoVS1基因的质粒pcDNA3 1 S1或P S1Ig转染 2 93T细胞 ,用细胞的上清液纯化S1蛋白。以pcDNA3 1 S1质粒对BALB c小鼠进行 2次基因免疫 ,以纯化的S1蛋白进行加强免疫。用ELISA法检测小鼠抗SARS CoV的特异性IgG抗体 ,并在VeroE6细胞上做体外中和实验 ,检测中和抗体。结果 S1蛋白诱导小鼠产生抗SARS CoV的特异性抗体 ;1∶14 99 6 8稀释的S1蛋白免疫的小鼠血清可保护 5 0 %的细胞对 10 0 0TCID50 的病毒攻击 ,而阴性对照血清不能保护细胞对病毒的感染。结论 SARS冠状病毒棘突蛋白受体结合部位S1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具有高效保护作用的中和抗体免疫反应 ,可望发展成为理想的SARS棘突蛋白亚单位疫苗。
张云杨帆李妍涵李文辉涂新明魏强朱桦刘力王恒秦川袁国勇何维王树惠
关键词:蛋白小鼠中和抗体SARS冠状病毒S1基因新型疫苗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循环血单核细胞产生明胶酶A、B的变化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循环血单核细胞产生明胶酶A、B(MMP2、MMP9)的变化,探讨其在斑块稳定性心绞痛(SA)和UA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2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25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及18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循环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MMP9含量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心肌缺血发作前后MMP2、MMP9的变化。 结果: UA组 MMP2、 MMP9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001)。 PTCA术后, UA组MMP2、MMP9较术前增加(P<0.01~0.00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结论:UA患者循环血单核细胞产生MMP2、MMP9增加,并可能直接参与UA的发病过程。
骆雷鸣刘国树李妍涵刘文玲石岩齐薇薇孙治军盖鲁粤杨庭树鲁倩
关键词:明胶酶B
孕激素对在位内膜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裸鼠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比较雌激素(E组)与雌孕激素(E+P组)两种体外培养条件对在位内膜构建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的影响。方法:将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碎片加入到含10%小牛血清的去酚红DMEM/Ham’sF-12培养液中,同时E组加入雌激素(10nmol/L),E+P组加入孕激素(100nmol/L)及雌激素(10nmol/L)分别培养24h后接种于裸鼠腹腔。结果:E+P组种植成功率高于E组,与E组比较病灶数目有增多趋势(Z=2.21,P=0.05),病灶直径减小(Z=2.24,P<0.05)。免疫组化显示E+P组培养后在位内膜腺体的表达无显著性改变,但PR、Ki-67表达有减弱趋势;成模的裸鼠异位灶腺体中Ki-67的表达也降低(Z=2.27,P<0.05),PR有降低趋势。异位灶间质中微血管密度显著减低(Z=2.73,P<0.05)。雌孕激素培养后获得的异位灶间质细胞增生,异位灶与周围组织接合更为紧密。结论:加入孕激素的体外培养条件不影响在位内膜成模,但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并未加强。
张秀兰李妍涵糜若然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孕激素类雌激素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剪接体在胚胎干细胞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的剪接体在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形成胚胎样小体(EB);然后将EB种植到胶原中,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诱导出芽性血管新生。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胚胎干细胞及其分化过程中PECAM1、Oct4及胚胎阶段特异性抗原(SSEA)1的表达。应用克隆分析的方法检测不同的PECAM1剪接体在EB形成和出芽性血管新生过程中的表达分布。结果PECAM1主要表达在胚胎干细胞细胞连结部位。随着胚胎干细胞的分化,Oct4及SSEA1表达下降。胚胎干细胞表达8种PECAM1的剪接体,包括全长、Δ12、Δ14、Δ15、Δ12&14、Δ12&15、Δ14&15、Δ12&14&15,其中Δ15和Δ14&15表达水平最高。在胚胎干细胞形成EB和出芽性血管新生过程中,剪接体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其中Δ12&14&15的表达明显上升,Δ15表达下降。结论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表达PECAM1,剪接体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胚胎干细胞的血管形成。
李宗金徐斌李妍涵卢士红郑以州杨仁池王征宇钱冠清韩忠朝
关键词:剪接体胚胎干细胞血管形成细胞培养
小鼠骨髓腔内输注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植活水平的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腔内输注能否增强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HS/PC)异种移植的植活能力。方法将不同数量(1×10^3、1×10^4、0.5×10^5、1×10^5、5×10^5)的人脐血CD34^+细胞经尾静脉和骨髓腔途径移植入经亚致死剂量照射的NOD/SCID小鼠。于指定时间点处死小鼠,用PCR法检测人17号染色体α-微卫星特异性片段及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源CD45^+细胞,观察脐血CD34^+细胞在移植小鼠左、右两侧胫骨和股骨及脾脏等部位的归巢及其长期植活能力。结果异种移植后24h,经骨髓腔移植5×10^5 CD34^+细胞的小鼠肝、脾、肺组织,外周血,左右两侧胫骨和股骨、骨髓细胞均表达人17号染色体α-卫星特异性片段。不同数量的人脐血CD34^+细胞经骨髓腔途径移植入NOD/SCID小鼠后,8周时其植活良好(检测部位包括输注部位右侧胫骨,以及非输注部位右侧股骨、左侧胫骨、左侧股骨、脾脏及外周血)。分别经尾静脉和骨髓腔两种途径输注同一来源的人脐血CD34^+细胞1.0×10^5,8周时两组间人造血细胞植活水平分别为(44.063±20.095)%和(45.881±22.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将移植CD34^+细胞数降至1.0×10^4时,则经骨髓腔途径输注的人脐血CD34^+细胞小鼠植活水平(54.019±31.338)%显著优于尾静脉输注途径[(12.197±10.350)%,P〈0.01)];当CD34^+细胞输注量降至1.0×10^3时,仅有骨髓腔内输注组小鼠能见到人脐血CD34^+细胞植活,且植活部位通常为非输注部位骨骼。结论小鼠骨髓腔内移植能够增强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植活水平。
高静韬卢士红李妍涵杨舟许静郑以州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NOD/SCID造血重建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血小板第4因子p17-70 cDNA对荷瘤裸鼠抗血管新生的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以腺病毒做载体研究血小板第 4因子 (PF4)氨基末端改构体cDNA(p1 7 70cDNA)的荷瘤裸鼠体内、外抗血管新生作用。方法 将p1 7 70cDNA克隆至AdEasyTM系统 ,转染 2 93细胞包装成含p1 7 70cDNA的腺病毒载体。用RT PCR方法证明有p1 7 70cDNA外源基因插入 ,Western印迹分析KB细胞 (人上皮细胞癌 )表达的目的蛋白P1 7 70肽。用此病毒直接转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并将此病毒注射到负有KB细胞的荷瘤裸鼠体内。以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及瘤块体积、质量、瘤体内微血管数分析P1 7 70肽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结果 转导p1 7 70cDNA病毒后的HUVEC增殖较含空载体病毒对照减低 58% ,注射病毒 2周后的实验组、空载体组及PBS对照组瘤块质量分别为 (0 0 86± 0 .0 54)g ,(0 .1 71± 0 .0 76)g和 (0 .1 95± 0 .0 67)g ,体积分别为 (1 6 .7± 5 .2 )mm3 、(36 .5± 2 3 .7)mm3 和 (41 .5± 1 2 .2 )mm3 ,免疫组化示微血管计数分别为 9.5± 1 .2 ,30 .6± 2 .6 ,31 .3± 2 .5 ,实验组、空载体病毒组及PBS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而空载体病毒与PBS两个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1 7 70肽体外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活性 ,裸鼠体内具有抑制血管新生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吴立华宋国丽刁世勇蔡英林李妍涵李尚珠杨仁池韩忠朝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血小板第4因子血管新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