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洁琪

作品数:63 被引量:248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脂肪
  • 17篇脂联素
  • 15篇心病
  • 14篇动脉
  • 14篇冠心病
  • 10篇纤溶
  • 10篇纤溶酶
  • 10篇纤溶酶原
  • 10篇纤溶酶原激活
  • 10篇纤溶酶原激活...
  • 10篇激活物
  • 9篇血压
  • 9篇脂蛋白
  • 9篇纤溶酶原激活...
  • 9篇高血压
  • 9篇非诺贝特
  • 8篇原发性
  • 8篇原发性高血压
  • 7篇胆固醇
  • 7篇脂肪细胞

机构

  • 45篇贵阳医学院附...
  • 13篇中南大学湘雅...
  • 10篇贵州省人民医...
  • 6篇贵州医科大学
  • 5篇海南省第三人...
  • 3篇贵阳医学院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作者

  • 62篇李洁琪
  • 16篇吴立荣
  • 15篇何成毓
  • 14篇赵水平
  • 13篇方颖
  • 12篇李屏
  • 9篇蔡运昌
  • 7篇吴洁
  • 6篇李晓翔
  • 4篇李全忠
  • 4篇唐晓明
  • 4篇杨红萍
  • 4篇杨天和
  • 4篇赵宁
  • 4篇姜美娜
  • 4篇林玲
  • 4篇张荣先
  • 4篇张陈匀
  • 4篇彭虹
  • 3篇柳桂娥

传媒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天津医药
  • 2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心电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房颤动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脂联素的变化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方法 144例房颤患者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所有患者均由专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采用生化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 BNP)和APN水平。结果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的房颤患者APN、NT-pro BNP、LVEDD、LAD与心功能Ⅰ级的房颤患者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而LVEF明显下降(P<0.05),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显示,NT-pro BNP与LAD(r=0.33,P=0.036)、LVEDD(r=0.512,P=0.006)存在明显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0.41,P=0.001)。APN与NT-pro BNP(r=0.49,P=0.0002)、LVEDD(r=0.39,P=0.001)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0.55,P=0.001),与LAD无关(r=0.12,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APN、NT-pro BNP、LVEDD、LAD、LVEF均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逐级变化,提示APN水平升高可能与心肌重构及房颤患者的预后有关。
李洁琪彭红杨红萍张荣先李屏周开碧赵全敏雷天琼
关键词:脂联素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超声心动图
血清载脂蛋白A5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5的变化及其与血脂和脂蛋白的关系。方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TC、TG、HDL-C、LDL-C、apoA1、apoB和尿酸的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poA5水平。按TG水平将冠心病患者又分为高TG亚组和正常TG亚组,分析比较组间apoA5的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apoA5、HDL-C和apoA1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TG和尿酸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apo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高TG亚组和正常TG亚组apoA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高TG亚组apoA5又低于正常TG亚组,且高TG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apoA5水平与T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59,P=0.001);与HDL-C(r=0.18,P=0.01)呈正相关。结论:apoA5水平降低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清apoA5水平与TG水平呈负相关,apoA5可能是TG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
何成毓李洁琪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载脂蛋白A5三酰甘油血脂代谢
超声心动图食道心房调搏负荷试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2年
李洁琪蔡运昌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冠心病安全性可行性
阿托伐他汀对培养的兔脂肪细胞凝血和纤溶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培养的兔脂肪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凝血因子Ⅲ)、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正常兔(n=4)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细胞,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和甲羟戊酸加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后两组分别设有不同浓度,以阿托伐他汀或甲羟戊酸孵育兔脂肪细胞24小时后收集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TF和PAI1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F和PAI1蛋白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随着阿托伐他汀浓度的增加,TF和PAI1蛋白水平逐渐下降,在阿托伐他汀浓度为10μmol/L时,其抑制作用最大,脂肪细胞TF、PAI1蛋白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甲羟戊酸加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加入1μmol/L甲羟戊酸后阿托伐他汀对脂肪细胞TF、PAI1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可以被甲羟戊酸逆转,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加入100μmol/L的甲羟戊酸几乎完全逆转了阿托伐他汀对脂肪细胞TF、PAI1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兔脂肪细胞TF、PAI1mRNA和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甲羟戊酸代谢途径实现的。
李洁琪赵水平方颖吴立荣李屏
关键词:脂肪细胞阿托伐他汀甲羟戊酸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V与脂蛋白(a)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V(ApoAV)与脂蛋白(a)[LP(a)]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20例住院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TC、TG、HDL-C、LDL-C、载脂蛋白A1(ApoAI)、载脂蛋白B(ApoB)与LP(a);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poAV。所有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冠心病组血清ApoAV、ApoAI、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206.76±135.95)μg/L∶(265.33±122.35)μg/L],[(1.09±0.26)g/L∶(1.23±0.25)g/L],[(1.22±0.29)mmol/L∶(1.31±0.21)mmol/L],P<0.01;TG、LP(a)高于对照组[(1.64±1.15)mmol/L∶(1.10±0.37)mmol/L],[(393.03±280.08)mg/L∶(218.37±60.58)mg/L],P<0.01。ApoAV与TG、LP(a)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ApoAV降低、LP(a)增高。ApoAV与LP(a)对冠心病的发展影响不同。
何成毓林玲李洁琪
关键词:冠心病载脂蛋白
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跟腱厚度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跟腱厚度(ATT)之间的关系。方法标准实验室检测所有入选者的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IMT,数字化X线摄影术测量ATT。根据LDL-C水平分为对照组和高脂血症组。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清HDL-C低于对照组[(0.91±0.26)mmol/L vs(1.13±0.25)mmol/L,P<0.01];TC、LDL-C高于对照组[(6.64±2.15)mmol/L vs(4.90±1.97)mmol/L,(5.04±1.32)mmol/L vs(3.10±1.06)mmol/L,P<0.05];IMT高于对照组[(1.19±0.70)mm vs(0.61±0.59)mm,P<0.01];ATT高于对照组[(10.23±1.82)mm vs(6.37±1.58)mm,P<0.01]。相关分析显示IMT与ATT呈正相关。结论高脂血症患者IMT与ATT均增厚,两者呈正相关改变,可能由血脂异常引起。
何成毓李洁琪
关键词:高脂血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开放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和P300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TCD联合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研究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TCD评估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后患者185例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并根据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将研究对象分成单支组、多支组和无侧支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单支组患者再根据侧支循环分为前交通动脉(AcoA)组,眼动脉(OA)组和后交通动脉(PcoA)组。对各组进行蒙特利尔评估表(MoCA)评分和事件相关诱发电位P300检测,并分析MoCA评分与P300潜伏期、P300波幅间的相关性。结果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185例中,有侧支循环开放162例,单支开放83例,多支开放79例,无侧支开放23例。经检测,单支组、多支组、无侧支组的MoCA评分和P300波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组和无侧支组的MoCA评分和P300波幅均明显低于多支组,而P300潜伏期则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侧支组的MoCA评分和P300波幅均明显低于单支组(P〈0.05),P300潜伏期较单支组则明显延长(P〈0.05)。单支组中,AcoA组的MoCA评分高于OA组和PcoA组,其P300潜伏期则低于OA组和Pc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coA组的P300波幅高于Pc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与P300潜伏期显著负相关(r=-0.74,P〈0.05,)与P300波幅显著正相关(r=0.66,P〈0.05)。结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开放对认知功能有保护作用,多支侧支循环保护作用高于单支;单支侧支循环中,AcoA对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高于OA和PcoA;MoCA评分与P300潜伏期有显著相关性。
方俐李晓裔邵西仓何颖李玉琢王盼李洁琪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P300颈内动脉侧支循环
脂联素基因+45T/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脂联素基因+45T/G多态性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分布,探讨该多态性与血浆脂联素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脂联素基因+45T/G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脂联素浓度。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组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等位基因频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G/G+T/G基因型的血浆脂联素浓度与T/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脂联素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联素基因+45T/G多态性、血浆脂联素浓度与高血压有相关性,提示脂联素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新易感基因。
唐晓明李洁琪吴立荣庄梅吕贞
关键词:脂联素多态现象高血压
莫西沙星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伴阿斯综合征一例被引量:5
2013年
患者女性,72岁,因劳力性胸闷、气促2年余,加重半月于2011年8月20日住入我院呼吸内科。平时无心悸、乏力、四肢厥冷、黑嚎、晕厥等不适。家族中无长QT间期综合征病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0年,
程林方颖李洁琪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阿斯综合征莫西沙星长QT间期综合征劳力性胸闷病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与B型利钠肽前体及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房颤患者脂联素(APN)的变化及其与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146例研究对象中有COPD患者114例,分为窦性心律组(A组)30例、阵发性房颤组(B组)29例、持续性房颤组(C组)29例和永久性房颤组(D组)26例,另32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浆APN、NT-proBNP,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COPD患者血浆APN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D组血浆APN显著高于A组、B组和C组(均P<0.05)。D组NT-proBNP显著升高,LVEF显著下降,与对照组、A组、B组、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浆APN与NT-proBNP正相关(r=0.29,P<0.05),与LVEF负相关(r=-0.28,P<0.05),NT-proBNP与LVEF负相关(r=-0.32,P<0.05)。结论:COPD患者血浆APN水平升高可能与肺组织纤维化有关,房颤患者APN水平变化可能与房颤的持续状态有关,APN与NT-proBNP和LVEF一样,可能在心衰的诊断及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价值。
蔡静李洁琪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B型利钠肽前体脂联素左室射血分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