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梅

作品数:48 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细胞
  • 8篇综合征
  • 8篇骨髓
  • 7篇淋巴
  • 6篇血细胞
  • 6篇噬血细胞
  • 6篇噬血细胞综合...
  • 6篇文献复习
  • 6篇淋巴瘤
  • 6篇复习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急性
  • 4篇多发
  • 4篇多发性
  • 4篇多发性骨髓瘤
  • 4篇血液
  • 4篇髓系
  • 4篇粒细胞
  • 4篇免疫

机构

  • 4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涿州市医院
  • 2篇北京垂杨柳医...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隆福医...

作者

  • 48篇熊梅
  • 28篇王昭
  • 16篇付丽
  • 16篇杨凌志
  • 13篇王欢
  • 10篇黄达永
  • 9篇王晶石
  • 8篇崔华
  • 7篇魏娜
  • 7篇张滔
  • 6篇王婷婷
  • 5篇吴林
  • 5篇王旖旎
  • 4篇常瑛
  • 4篇沈晶
  • 2篇谢来燕
  • 2篇段婷
  • 2篇孙颖
  • 2篇赖斌
  • 2篇周小鸽

传媒

  • 14篇临床和实验医...
  • 6篇白血病.淋巴...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首都医药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19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原发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原发结内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反应以及预后因素。结果19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4岁,男女比例2.17:1,其中94.7%(18/19)为Ⅲ。Ⅳ期,84.2%(16/19)有B症状,84-2%(16/19)有结外器官受累,57.9%(11/19)有骨髓浸润。化疗完全缓解(CR)率36.8%(7/19),2年总生存(OS)率47.4%,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25%。预后分析显示,结外侵犯数量(EN)≥2个、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2分、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为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原发结内PTCL是一类高度侵袭的异质性T细胞淋巴瘤,化疗效果差,多项因素提示不良预后。
付丽熊梅杨凌志王昭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外周预后因素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LCH患者的诊疗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均为成年发病,2例患者以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其中1例伴有肺、甲状腺和皮肤受累,另1例伴有颅骨受累;1例患者以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3例患者均经过病理学诊断为LCH。结论 LCH是一种综合征,症状随受累器官多少和部位而不同。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皮疹、肝脾肿大、反复肝功能异常、突眼、尿崩、颅骨缺损和骨质破坏等表现时,应考虑LCH可能。治疗选择及预后与受累器官数目和功能受损情况有密切联系。
王晶石王昭熊梅杨凌志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改良Hyper—CVAD/MA方案治疗侵袭性淋巴瘤42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估改良的Hyper-CVAD/MA强化方案治疗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2例用改良Hyper-CVAD/MA方案治疗的初治或复治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9例(45.3%)患者达完全缓解(CR),13例(31.0%)达部分缓解(PR),有效率为76.2%(32/42)。1年无病生存(DFS)率和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79.2%和83.7%,3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65.3%和64.2%。CR率与有无B症状、结外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AnnArbor分期、既往治疗有相关性。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造血功能受抑、感染、黏膜炎、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毒性等。结论改良Hyper—CVAD/MA方案治疗侵袭性淋巴瘤近期疗效满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可以控制。
王婷婷王昭付丽魏娜黄达永王晶石沈晶杨凌志崔华熊梅
关键词:淋巴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安全性
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35例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观察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5例初治及难治复发MM患者,硼替佐米1.1mg/m2,第0、3、7、10天,静脉注射;沙利度胺从50mg/d开始逐渐加量至150mg/d或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化疗方案根据每疗程患者情况选择MP、VAD或AD方案。28d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个疗程以上治疗。达到部分缓解(PR)及以上疗效的患者应用沙利度胺150mg/d或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维持治疗。采用2006年MM国际统一疗效标准观察疗效,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不良事件通用命名标准评估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20个月,35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8%,其中完全缓解(CR)率48.6%,良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17.1%,PR率17.1%。3年预计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0.92%和72.41%。达PR以上疗效患者的OS率高于未达P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初治及难治复发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及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度非血液学毒性主要包括乏力(3/35)、恶心、呕吐(8/35)、便秘(4/35)和周围神经病变(3/35)。Ⅲ~Ⅳ度血液学毒性为粒细胞缺乏(10/35)和血小板减少(8/35)。结论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化疗治疗MM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可延长患者PFS时间.
熊梅王昭魏娜杨凌志付丽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铁蛋白在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在评价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将12例确诊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按照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水平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铁蛋白在治疗前后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存活组为P=0.025,死亡组P=0.037。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提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活动度,是评价其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熊梅吴林王旖旎王晶石杨凌志王昭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铁蛋白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均给予静脉滴注维生素K110~40mg/d,部分临床出血症状严重患者辅以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维持治疗1~3个月。采用Stago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部分有条件者检测治疗前后Ⅱ、Ⅶ、Ⅸ、X因子活性变化。结果45例患者中未发现明显病因19例(42.2%,19/45),常见原因为抗凝血灭鼠剂中毒11例(42.3%,11/26)。临床以多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出血部位依次为黏膜出血(77.8%,35/45)和肉眼血尿(46.7%,21/45),应用维生素K1治疗后,PT、APTT显著缩短[PT:(110.35±35.36)、(13.48±2.17)s,t=19.10,P〈0.01;APTT:(98.91±48.98)、(33.25±6.95)s,t=6.19,P〈0.01],凝血因子Ⅱ、Ⅶ、Ⅸ、X活性显著增高[II:C(17.48±10.93)%、(70.12±21.31)%,t=12.13,P〈0.01;VII:C:(10.23±5.68)%、(92.76±29.15)%,t=14.43,P〈0.01;IX:C:(11.98±4.69)%、(88.64±40.21)%,t=13.27,P〈0.0l;X:C:(12.93±7.48)%、(63.97±20.11)%,t=9.74,P〈0.01]。结论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病史隐匿、容易误诊,检测PT、APTT对其诊断及疗效监测具有一定价值。应用维生素K1 10~40mg/d静脉滴注治疗安全有效。
王婷婷王昭崔华熊梅杨凌志
关键词: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灭鼠剂维生素K1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接受体检的T2DM患者312例,行碳十三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Hp,完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AS)情况。根据13C-UBT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p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颈动脉AS指标的差异。进一步将Hp感染组分为轻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比较三组颈动脉AS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颈动脉斑块(CP)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Hp感染组CP检出率大于非感染组(P<0.05);左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右侧CIMT、平均CIMT大于未感染组(P<0.05)。Hp轻度感染组CP检出率54.0%,中度感染组69.3%,重度感染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右侧CIMT分别为(1.08±0.27)mm、(1.21±0.31)mm和(1.32±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组中肥胖率、TC、LDL-C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是T2DM发生CP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T2DM患者感染Hp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且与Hp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p感染是T2DM患者发生CP的危险因素。
王欢熊梅付丽张滔
关键词:2型糖尿病幽门螺旋杆菌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典型MDS/MPD病例的诊疗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诊断MDS/MPD明确后进行积极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结论:MDS/MPD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具有骨髓增生异常(MD)和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双重特点,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
王晶石王昭熊梅
CAG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CAG(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以CAG方案作为诱导缓解方案治疗18例AML,18例AML中包括初治12例(其中>70岁7例,<70岁5例),难治4例,复发2例。结果 18例AML患者中8例(44.4%)获完全缓解,3例(16.6%)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1.0%,中位生存期9个月。结论 CAG方案对初发老年AML和原发耐药AML有较高缓解率,并可为部分患者赢得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机会。
熊梅杨凌志王昭付丽王婷婷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CAG方案
朗格汉斯细胞肿瘤4例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肿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描述一组成人朗格汉斯细胞肿瘤[包括3例朗格汉斯细胞增多症(LCH)和1例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CS)]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治疗情况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LCH患者分别为29岁女性、20岁男性以及35岁男性,临床受累脏器包括骨(2/3)、肝(2/3)、下丘脑-垂体(尿崩症)(2/3)、皮肤(1/3),淋巴结(1/3),甲状腺(1/3)、肺(1/3)。免疫组化为CD1 a(+)、S-100(+),2例患者经4个疗程化疗,1例达到部分缓解,另1例无效。1例LCS患者为77岁女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起病,淋巴结病理诊断为LCS,病情进展迅速,多脏器受累,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成人LCH少见,临床表现不特异,容易误诊、漏诊,治疗需个体化。LCS临床罕见,侵袭性强,进展快,预后差。
王婷婷王昭熊梅崔华周小鸽杨凌志
关键词:病理预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