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临惠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 2篇室性
  • 2篇室性心律
  • 2篇室性心律失常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疗法
  • 1篇血府
  • 1篇血府逐瘀
  • 1篇血府逐瘀汤
  • 1篇血瘀
  • 1篇血瘀气滞
  • 1篇医林改错
  • 1篇医宗金鉴
  • 1篇治疗室性心律...
  • 1篇升脉

机构

  • 5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王临惠
  • 4篇李海聪
  • 4篇吕晋萍
  • 4篇史载祥
  • 4篇张铁忠
  • 2篇杜金行
  • 2篇杨毅玲
  • 2篇胡继玲
  • 2篇毛建生
  • 2篇黄力
  • 1篇陈观定
  • 1篇曹启富
  • 1篇陈淑华
  • 1篇贾海忠
  • 1篇许树强
  • 1篇刘鑫
  • 1篇施雪筠
  • 1篇马金莲
  • 1篇李格
  • 1篇龙致贤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谈血府逐瘀汤
1989年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清·王清任),主治血瘀气滞诸症,疗效卓著,至今仍广泛应用。王氏运用本方治疗了头痛、胸痛、胸不任物、天亮出汗、瞀闷、呃逆等19个病证。本文将其方义、应用体会分述于下:一、方剂的组成及配伍(一)组成: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水煎服。(二)配伍特点:①本方以《医宗金鉴》之桃红四物方以生地易热地,赤芍易白芍,增强了攻逐血府瘀血之力。
王临惠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配伍特点血瘀气滞《医宗金鉴》《医林改错》王清任
大蒜素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被引量:22
1991年
本文报道将大蒜素应用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1.25%,统计学处理,p<0.05。实验研究证实大蒜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扩血管作用与已知钙拮抗剂维拉帕米相似。
史载祥杜金行武泽民王临惠陈观定张铁忠黄力李海聪吕晋萍陈淑华尹钟诛马彬彬
关键词:脑栓塞中医药疗法大蒜素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治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1996年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治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李海聪,史载祥,张铁忠,杨毅玲,吕晋萍,王临惠,胡继玲,毛建生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治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11例,同时采用慢心律治疗9例作为对照观察,发现本中药治疗...
李海聪史载祥张铁忠杨毅玲吕晋萍王临惠胡继玲毛建生
关键词: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
参仙升脉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1993年
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制了中药参仙升脉液,并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对其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进行了多变量、多指标、多途径的综合性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资料治疗40例均为1988~1990年住院及部分门诊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2~77岁,平均51.2±11.4岁。原发病分类:冠心病18例,心肌炎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原因未明者1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国内普遍采用的北京地区病窦诊断参考标准,其中37例加作食道心房调搏(TEAP)(SNRT>1600ms,SACT>
许树强武泽民史载祥张铁忠王临惠李海聪黄力吕晋萍杜金行曹启富龙致贤刘爱挛杨树芳马金莲施雪筠
关键词:参仙升脉液病窦综合征
补益气阴除痰消瘀法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初步观察
1996年
补益气阴除痰消瘀法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初步观察李海聪,史载祥,张铁忠,杨毅玲,吕晋萍,胡继玲,毛建生,王临惠,李格,贾海忠,刘鑫(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心肾科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补益气阴;除...
李海聪史载祥张铁忠杨毅玲吕晋萍胡继玲毛建生王临惠李格贾海忠刘鑫
关键词:心律失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