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丽

作品数:24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风湿
  • 12篇类风湿
  • 12篇关节炎
  • 11篇类风湿关节炎
  • 11篇风湿关节炎
  • 6篇强直
  • 6篇强直性
  • 6篇强直性脊柱炎
  • 6篇疗效
  • 6篇脊柱
  • 6篇脊柱炎
  • 5篇关节
  • 4篇疗效观察
  • 4篇甲氨蝶呤
  • 3篇治疗类风湿关...
  • 3篇细胞
  • 2篇单抗
  • 2篇独活
  • 2篇独活寄生汤
  • 2篇独活寄生汤加...

机构

  • 24篇新乡市第一人...

作者

  • 24篇王俊丽
  • 18篇冯艳广
  • 15篇王慧娟
  • 13篇魏琴
  • 11篇孟凡涛
  • 9篇刘小军
  • 3篇李坤
  • 2篇崔小灿
  • 1篇路东云
  • 1篇裴济民
  • 1篇吴树君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新中医
  • 1篇云南医药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执业药师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15例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5例,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mg,每周2次注射;甲氨蝶呤,每次7.5mg,每周1次,口服。用药8周,观察患者晨僵时间、患者评估的疼痛VAS评分、患者评估的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医生评估的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健康状况问卷(HAQ)、患者DAS28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5例患者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
刘小军冯艳广王俊丽孟凡涛王慧娟魏琴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甲氨蝶呤
中药薰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所致跟腱炎疗效观察
王俊丽
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针10mg皮下注射,1次/周,连续用药24周;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10mg,1次/周,连续用药24周。两组同时给予口服美洛昔康片15mg/d,连续用药1月。观察患者疼痛VAS评分、晨僵、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关节功能简明健康问卷调查表、患者对疾病状况的评估,医生对疾病总体状况评估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双手关节(包括腕关节)X线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种治疗方法都取得了显著疗效,甲氨蝶呤针皮下注射优于口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治疗组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
冯艳广魏琴刘小军王俊丽孟凡涛王慧娟
关键词:甲氨蝶呤皮下注射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关节腔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髋关节腔注射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在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益赛普,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益赛普,比较治疗前后BASRI、Harris髋关节评分、BASFI、BASDAI、ESR、CRP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arris髋关节评分、BASFI、BASDAI、ESR和CRP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BASRI未见显著改善。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安全有效。
冯艳广王俊丽王慧娟孟凡涛邵改魏琴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益赛普
防己黄芪汤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分析防己黄芪汤与独活寄生汤联合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行独活寄生汤联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74%,45/47)高于对照组(76.09%,35/46),P<0.05。治疗后,两组类风湿因子、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β、CD8^(+)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骨保护素、CD3^(+)、CD4^(+)、CD4^(+)/CD8^(+)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RA,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冯艳广王慧娟张玉飞王俊丽陈晓鸣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防己黄芪汤独活寄生汤骨保护素白细胞介素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分析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活动性RA老年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10 m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20 mg,tid)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及C反应蛋白(CRP)、风湿因子(RF)、血沉(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症状,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好。
冯艳广王俊丽李坤
关键词: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雷公藤多苷片来氟米特疗效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试验组:第1、2、3个月分别静脉输注第4~6代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细胞数为1×10~8,口服甲氨蝶呤片12.5 mg,1次/周;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2.5 mg,1次/周。观察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S评分、ESR、CR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b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MSCs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中度贫血,应用方便、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
冯艳广魏琴刘小军孟凡涛王俊丽王慧娟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带类风湿关节炎中度贫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瘀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应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联合四物四藤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瘀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将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疼痛情况、晨僵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四物四藤汤在瘀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有明显改善。
王慧娟冯艳广王俊丽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塞来昔布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AS评估标准的20%(ASAS 20)、AS评估标准的50%(ASAS 50)、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50(BASDAI 50)]、体征(胸廓活动度、指地面、枕墙距、Schober试验)、中医证候积分、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ASAS 50、BASDAI 50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均高于对照组,指地面和枕墙距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BASDAI和BASFI低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冯艳广王慧娟王俊丽张玉飞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加减柳氮磺吡啶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
托珠单抗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托珠单抗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和方法 选择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0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RA1987年分类标准,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托珠单抗注射液8mg/Kg,每4周静脉注射1...
王俊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