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勇

作品数:68 被引量:32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9篇厚板
  • 26篇中厚板
  • 9篇渗碳
  • 8篇韧性
  • 8篇快冷
  • 8篇厚板轧制
  • 8篇超快冷
  • 7篇真空
  • 7篇中厚板轧制
  • 6篇轧机
  • 6篇热轧
  • 6篇显微组织
  • 5篇低温韧性
  • 5篇真空渗
  • 5篇真空渗碳
  • 5篇回火
  • 4篇轧制力
  • 4篇中厚板轧制过...
  • 4篇渗碳工艺
  • 4篇速冷

机构

  • 68篇东北大学
  • 3篇首钢集团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江苏省(沙钢...
  • 1篇湖南华菱湘潭...
  • 1篇秦皇岛首秦金...
  • 1篇敬业钢铁有限...
  • 1篇山东钢铁集团...

作者

  • 68篇田勇
  • 47篇王昭东
  • 37篇王国栋
  • 14篇赵忠
  • 13篇王丙兴
  • 11篇叶其斌
  • 11篇胡贤磊
  • 7篇袁国
  • 7篇邱红雷
  • 6篇付天亮
  • 5篇李家栋
  • 5篇王昊杰
  • 5篇张田
  • 4篇李勇
  • 3篇刘振宇
  • 3篇王斌
  • 2篇张庆春
  • 2篇韩毅
  • 2篇郭艳辉
  • 2篇张功焰

传媒

  • 20篇轧钢
  • 10篇东北大学学报...
  • 8篇钢铁
  • 5篇钢铁研究学报
  • 4篇金属热处理
  • 3篇中国冶金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金属学报
  • 1篇上海金属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钢铁研究
  • 1篇宽厚板
  • 1篇中国金属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强高韧特厚齿条钢板工业化生产及应用
2022年
通过电渣重熔-辊式淬火工艺工业化生产了全厚度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均匀性优异的210 mm厚齿条钢,钢板全厚度马氏体分布均匀,心部马氏体体积分数为39%,比模铸-浸入式淬火工艺生产的178 mm齿条钢板提高了34%,心部650℃回火后的-60℃冲击功和600℃回火后的屈服强度比178 mm齿条钢板分别提高了150 J(278%)和137 MPa(18%)。电渣重熔-辊式淬火工艺显著提高钢板全厚度奥氏体晶粒均匀性,细化有效晶粒尺寸,降低心部元素偏析,提高齿条钢心部强韧性匹配。该210 mm厚高强高韧齿条钢板通过船级社认证并实现示范性应用。
叶其斌王庆海王红涛阚立烨田勇王昭东
关键词:显微组织电渣重熔
航空齿轮钢16Cr3NiWMoVNbE的真空低压渗碳被引量:7
2020年
对航空齿轮钢16Cr3NiWMoVNbE进行真空低压渗碳热处理,研究了真空渗碳、淬火、冰冷处理以及回火工艺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经渗碳淬火处理后,从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可分为碳化物区、碳化物与针状马氏体混合区、针状马氏体区和心部板条马氏体区。在碳化物区的晶界有大量的块状Cr碳化物析出,在析出位置Ni元素较少。在针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基体中细小的析出物为Nb、V、Mo微合金元素的碳化物。从渗碳钢表面到心部,随着碳浓度的降低硬度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渗层深度为0.95 mm。冰冷处理使残余奥氏体进一步转化为马氏体,使实验钢的硬度大幅度提高。
王斌何燕萍王昊杰田勇贾涛王丙兴王昭东
关键词:金属材料真空渗碳残余奥氏体碳化物
中厚板厚度控制模型的自学习被引量:10
2006年
结合南钢2 500 mm精轧机组改造项目,根据中厚板生产工艺特点,确定合理的弹跳模型和轧制力模型.考虑到弹跳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以及其自学习不依赖于轧制力模型精度的特点,首先进行弹跳模型的自学习,再利用修正后的弹跳模型计算轧件出口厚度,将其用于轧制力模型的自学习.轧制力模型的自学习主要是修正钢种硬度系数,分短期自学习和长期自学习两部分,分别用于修正本批次钢和本规格钢的硬度系数,短期自学习结果是长期自学习的数据来源,长期自学习结果保存进数据库供以后计算使用.研究结果应用于南钢中板厂后,厚度控制命中率提高了13.3%.
王昭东田勇赵忠王国栋
关键词:中厚板厚度控制轧制力模型自学习算法
预渗氮处理对20CrMnTi钢真空渗碳层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在真空渗碳前预先对20CrMnTi钢进行真空渗氮处理,采用OM、SEM和XRD研究了预渗氮处理对渗碳层显微组织及腐蚀形貌的影响,通过电化学测试和浸泡腐蚀质量损失来评价其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预渗氮处理的渗碳试样的渗层马氏体更加细小并且有大量渗碳体析出,耐腐蚀性明显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从1.3608×10^(-5)mA·cm^(-2)下降到2.9817×10^(-5)mA·cm^(-2),自腐蚀电位由-0.7741 V提高到了-0.6672 V,其腐蚀速率和发生腐蚀的倾向大大降低,并且由质量损失得出的腐蚀速率仅为渗碳试样的一半。这主要是由于预渗氮+渗碳处理试样渗层细小的马氏体组织和渗碳体在腐蚀时会阻碍孔蚀的扩展从而降低腐蚀速率,并且渗层的氮原子会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H~+及NO~-或NO~-,降低Cl~-对材料的腐蚀作用。
李卓程田勇王斌王昊杰
关键词:20CRMNTI钢真空渗碳孔蚀
中厚板轧后超快速冷却系统流量调节技术被引量:1
2012年
中厚板轧后超快速冷却水流量的控制速度直接影响轧机的轧制节奏,水流量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钢板冷却过程的控制精度。以应用于多家中厚板厂的一种新型超快速冷却设备为例,分析其电动调节阀的调节特性,给出提高流量调节速度和流量调节精度的有效方法,为超快速冷却设备和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胡啸苑达王丙兴田勇王昭东王国栋
关键词:中厚板超快速冷却流量调节调节速度
航空轴承钢的真空低压渗碳工艺被引量:5
2020年
利用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及光学显微镜等研究了真空低压渗碳工艺对航空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渗碳后产生了大量连续的粗大网状碳化物,但在渗碳后热处理工艺中碳化物形貌逐渐变为非连续的网状;有效硬化层由渗碳后的0. 45 mm逐步增加到设定值附近(0. 77 mm);渗层硬度梯度中的"低头"现象也逐步消除,从渗层到心部硬度平缓降低;相较于原始硬度,试验钢的表面硬度经渗碳后增加了11 HRC,经过全工序真空低压渗碳后提高了16~18 HRC。
王会王昊杰贾涛田勇王昭东
关键词:网状碳化物残留奥氏体
基于机器视觉的钢板物料跟踪系统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在流程复杂的钢板生产过程中,将板号串入信息流并实现物料跟踪,依赖于大规模的板号识别。自然场景下的文本识别技术较为成熟,但受制于稳定性和适用性,难以应用于工业生产。针对复杂工业环境,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3段式板号识别算法:首先采用残差卷积神经网络(ResNet)提取图像的特征,然后使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生成序列的关系,最后利用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对输入特征序列进行解码预测。该算法在某钢铁企业热处理车间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可以对钢板实现准确定位,并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在实现高效准确物料跟踪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钢板表面手写笔迹难以识别的问题。
田勇王丙兴张田黄铮迪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文本识别
基于贝叶斯优化XGBoost模型的热轧中厚板终冷温度预测被引量:4
2022年
轧后冷却是影响钢板组织性能的重要工序之一,其中终冷温度是冷却过程的关键控制参数。由于传统的温控数学模型与自学习模型精度较差,因此为了提高终冷温度预测的精度,采用贝叶斯优化XGBoost模型对终冷温度进行回归预测,以冷却速率、总流量、开启集管数和化学成分等15个变量作为模型的输入,终冷温度作为模型输出,通过BO-XGBoost模型预报终冷温度。同时,对比了BP神经网络模型、默认超参数XGBoost模型和BO-GBDT模型的回归效果。结果表明:BO-XGBoost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和较低的误差,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泛化性、鲁棒性和非线性拟合能力,相较于经典数学模型提高了终冷温度预测精度。
杜岩王义铭张田田勇王丙兴
关键词:中厚板轧后冷却
Ti-IF钢铁素体区热轧退火板的织构特征和成形性能被引量:7
2006年
研究了铁素体区热轧压下率和润滑条件对一种Ti-IF钢的热轧后退火钢板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润滑条件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铁素体区压下率的增加,采用润滑轧制时Ti-IF钢的成形性能提高;另一方面,随润滑条件的改善,成形性能得到提高,而其他力学性能变化不大。织构分析表明,采用润滑轧制,可以减少试样沿厚度方向的<110>∥ND剪切织构,有利于<111>∥ND织构的生成,使有利织构的强度大大增加,因此提高了IF钢的成形性能。
王昭东郭艳辉田勇赵忠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TI-IF钢铁素体区热轧再结晶织构
多补偿复合型超快冷水压控制策略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以某厂新建的轧后超快冷设备为研究对象,针对常规PID控制水压时存在开水调整时间长、头尾遮蔽时水压偏差大及关水水压过高的问题,建立了多补偿复合型水压控制策略,并应用于轧后超快冷生产。实践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提高了冷却规程的实现精度、缩短了开水提前时间,间接减少了冷却水消耗量和供水泵用电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李家栋付天亮李勇田勇王昭东王国栋
关键词:超快速冷却水压控制前馈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