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燕
- 作品数:10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血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方法用北京博晖BH5100型和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别检测557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血中铜、锌、钙、镁、铁及铅的含量,并与557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血中锌、铁、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6岁观察组患儿血铅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大于3~≤6岁观察组患儿血中镁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RRTI与血中锌、铁、钙的缺乏及铅暴露的水平密切相关。及时、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维持体内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降低儿童RRTI的患病率。
- 申燕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微量元素儿童
- 枸橼酸钠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刚果红培养基筛选肺炎克雷伯菌BF阳性菌株;筛选后的阳性菌株体外培养构建BF模型;于实验初期添加15%枸橼酸钠,采用结晶紫法连续4天检测BF的吸光度变化。并于第4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镜下形态。未添加枸橼酸钠的肺炎克雷伯菌同步实验作为对照组。结果肺炎克雷伯菌BF阳性菌株在刚果红培养基中呈黑色菌落。与未添加枸橼酸钠的阴性对照组相比,添加枸橼酸钠后其BF的吸光度值在570 nm处明显受到抑制,至第4天依然无明显升高第1天:枸橼酸钠组吸光值为(0.168±0.006),阴性对照组为(0.166±0.007);第4天:枸橼酸钠组为(0.183±0.011),阴性对照组为(0.667±0.030)。第4天两组吸光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可见添加枸橼酸钠后BF逐天解聚,至第4天BF完全消散。结论枸橼酸钠可以抑制肺炎克雷伯菌BF的形成。
- 周兴燕申燕楚丽娟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枸橼酸钠
- 表皮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的分离与鉴定
- 2020年
- 目的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株疑似表皮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SCVs)进行鉴定和相关特征研究,为SCVs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临床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培养出1株疑似表皮葡萄球菌SCVs,通过菌落形态、生长曲线、生化鉴定、药敏实验、16S rRNA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测序鉴定、化学限定培养基补偿实验等方面来分析其特征。结果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该株SCVs为表皮葡萄球菌。与野生株比较,该菌株在血平板上生长缓慢、菌落细小;在液体培养中生长速度缓慢。胸腺嘧啶、盐酸硫胺素、血红素、甲奈醌及CO 2环境对其都有补偿作用。结论已成功分离并鉴定1株表皮葡萄球菌SCVs,可为进一步开展表皮葡萄球菌SCVs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生物学材料。
- 申燕周波罗婷婷熊元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
- 儿童感染者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与耐药趋势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感染者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BDPhoenixTM100 System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儿童感染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12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125株鲍曼不动杆菌以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为84.9%,其他各病区的分布以呼吸科(28.4%)、新生儿科(24.5%)及重症监护病房(ICU)(10.5%)为主。4年间耐药率上升幅度最大的为氨曲南和哌拉西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鲍曼不动杆菌保持有较高抗菌活性的抗生素为碳青霉烯类和多黏菌素,其耐药率均小于6.0%。而第3、4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变化不大,保持在20.0%~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儿童感染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的动态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控制和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 申燕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儿童抗药性细菌
- 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分析新生儿社区获得性感染性肺炎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 502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年度新生儿肺炎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共检出311株,其中G+菌89株,G-菌211株;2009~2010年共检出191株,其中G+菌37株,G-菌141株.G-菌对头孢一代、二代及三代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较少.G+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23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40株,产酶率32.5%.结论 新生儿肺炎咽试子培养病原菌仍以G-菌为主,对头孢类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
- 章晓婷申燕钟晓云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病原菌耐药性抗生素
- 2014至2018年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感染分离的病原菌1329株,采用BD phoenixl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或纸片扩散法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观察新生儿感染病原菌情况,分析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29株病原菌中,主要标本来源为咽拭子(36.64%,487/1329)、血液(15.35%,204/1329)和气管导管尖端(12.42%,165/1329)。其中革兰阴性菌为60.27%(801/1329),以肺炎克雷伯菌(20.54%,273/1329)和大肠埃希菌(14.00%,186/1329)为主;革兰阳性菌为36.34%(483/132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0.84%,277/1329)和表皮葡萄球菌(5.42%,72/1329)为主;真菌为3.39%(45/1329),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1.73%,23/1329)。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2014年最高(27.82%),2016年最低(11.71%),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高,均>50.00%;大肠埃希菌2014至2017年分离率相差不大,2018年最高(19.59%),2018年大肠埃希菌开始出现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2.08%),其他药物耐药率各年变化不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13.47%比3.61%)。结论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加强耐药防控措施。
- 李春莉申燕李秋红
-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
- 2014—2019年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新生儿血流感染患儿分离的病原菌208株,采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或纸片扩散法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观察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离情况,分析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08株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05株(50.4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1.25%)和肺炎克雷伯菌(15.38%);革兰阳性菌98株(47.12%),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16.83%)、金黄色葡萄球菌(6.73%)和B族链球菌(5.77%);真菌5株(2.40%)。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而足月儿和正常出生体质量儿以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早发型血流感染患儿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57.8%,而晚发型血流感染患儿以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构成比分别为22.2%、21.5%、19.4%;阴道分娩的患儿以大肠埃希菌(31.0%)和表皮葡萄球菌(24.1%)为主,剖宫产患儿则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70.0%),2019年开始出现对头孢他啶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比(75.0%)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29.2%);早产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足月儿(P<0.05)。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90.0%),而B族链球菌对青霉素均敏感。结论新生儿血流感染患儿分离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和血流感染类型患儿其病原菌分布存在一定差异,2019年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出现耐药,早产儿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足月儿,临床医师应根据新生儿血流感染相关因素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加强耐药性防控监测。
- 曲嘉琳申燕易四维
- 关键词:血流感染新生儿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分离自该院新生儿科患儿呼吸道的产ESBLs菌和非产ESBLs菌,采用肉汤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产ESBLs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72.73%,大肠埃希菌占27.27%,二者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48.24%和28.12%。产ESBLs菌对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而言,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9.17%、90.63%和57.29%;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分别为8.33%、38.89%和2.78%。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耐药率分别为97.92%和88.89%。结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中产ESBLs菌检出率较高,且新生儿呼吸道产ESBLs菌的多重耐药率高于成人。体外抗菌试验结果显示对导致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产ESBLs菌,不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耐药率有差别,将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意义。
- 贺潇申燕钟文谢茜李秋红
- 关键词:Β内酰胺酶类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不同浓度柠檬酸钠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柠檬酸钠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构建肺炎克雷伯菌BF模型;分别添加15%和7.5%的柠檬酸钠溶液,运用结晶紫法连续4d检测肺炎克雷伯菌BF的吸光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对BF的抑制情况。结果肺炎克雷伯菌BF体外培养后其570nm吸光度值由0.2逐天升高,至第4天达到高峰0.6以上;而在添加柠檬酸后肺炎克雷伯菌BF的吸光度显著下降。其中15%的柠檬酸钠对肺炎克雷伯菌BF的抑制效果优于7.5%的柠檬酸钠溶液。结论7.5%和15%的柠檬酸钠溶液均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BF的形成,且随柠檬酸钠浓度增高,抑制效果增强。
- 楚丽娟周兴燕申燕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柠檬酸钠
- 重庆市2873例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被引量:23
- 2009年
-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BH2100型和BH5100plu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873例儿童末梢血铜、锌、钙、镁、铁、铅等元素进行检测。结果在男女儿童间锌、镁、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铜、钙、铅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锌、铁的缺乏率最高,分别为22.35%和17.44%,钙的缺乏率次之,为5.19%。结论应加强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含量地监测,科学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铅中毒,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 申燕谢建渝李秋红
- 关键词:微量元素儿童末梢血铅中毒